目录
一、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感器发展方向
三、现代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四、自己开发高端仪器接收系统简介
一、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1. 信息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人与机器的机能对应关系:
2. 信息流是客观世界的一个主流
信息获取是信息流的一环
获取信息是仪器科学的基本任务
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器仪表是信息工业的源头
3 检测仪器仪表的作用
工业生产提升器
检测技术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领域
在美国:检测技术占4%,拉动经济增长66%
4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
离线检测:零件参数、 尺寸与形位公差、 品质参数
作 用:现代工程装备中,检测环节的成本约占50~70%
例子:检测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日新月异
汽车传感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内容
普通轿车:约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 豪华轿车:传感器数量可多达二百余只。
发动机: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信息,
对发动机工作状况进行精确控制
温度、压力、位置、转速、流量、气体浓度和爆震传感器等
底 盘:控制变速器系统、悬架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 车速、踏板、加速度、节气门、发动机转速、水温、油温
车 身: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 。温度、湿度、风量、 日照、加速度、车速、测距、图象等
5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家用电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自动对焦---红外测距传感器
自动感应灯:亮度检测---光敏电阻
空调、冰箱、电饭煲: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热电偶
电话、麦克风:话音转换---驻极电容传感器
遥控接收: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
可视对讲、可视电话:图像获取---面阵CCD
办公商务:扫描仪:文档扫描---线阵CCD
红外传输数据: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
医疗卫生:数字体温计:接触式---热敏电阻,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
电子血压计:血压检测 --- 压力传感器
血糖测试仪、胆固醇检测仪 --- 离子传感器
6科学研究的先行官
诺贝尔奖获得者R. R. Ernst说“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指出“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
近80年来,与科学仪器密切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达38人
7军事战斗力
1991年海湾战争 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占8%
2003年伊拉克战争 90%
1994年美国防部建立自动测试系统执行局立体作战
8检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美军研制的未来单兵作战武器---OICW
夜视瞄准机系统:非冷却红外传感器技术
激光测距仪:可精确的定位目标。在发射20毫米高爆弹时,激光测距仪可将目标的距离信息自动传输至高爆弹的爆炸引信,以便精确的设定引爆时间。
9检测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
1.地基拦截器 2.早期预警系统 3.前沿部署(如雷达) 4.管理与控制系统 5. 卫星红外线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 探测和发现敌人导弹的发射并追踪导弹的飞行轨道;
拦截器:能识别真假弹头,敌友方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
10检测技术在航天领域举足轻重
火箭测控 --- 检测火箭状况、姿态、轨迹
飞行器测控 --- 检测飞行器姿态、发电机工况,控制与操纵
“阿波罗10”: 火箭部分---2077个传感器
飞船部分---1218个传感器
神州飞船:185台(套)仪器装置
检测参数---加速度、温度、压力、 振动、流量、应变、 声学
11“物化法官”
检查产品质量
交易计量
监测环境污染
查服违禁药物
识别指纹假钞
侦破刑事案件
二 、传感器发展方向
1、发现新现象
2、开发新材料
3、采用微细加工技术
4、研究多功能传感器
5、智能化
6、仿生传感器
三、现代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虚拟化 网络化 微型化 软测量技术
四、自己开发高端仪器接收系统简介
太阳射电观测系统频谱接收机介绍
空间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空间科学研究院与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
在槎山南侧建成太阳射电观测站,已经试运行。 接收到数据。
1、实时采集离线分析接收系统
采用高速ADC采集卡(1GHz采样率)采集,离散数据分析。
存储数据量1%左右,虽然能高时间分辨率和高频率分辨进行分析数据,但高分辨率时数据不清晰。
能发现高亮度爆发时的精细结构解析。
利用6m抛物面天线,对150-500MHz频段太阳水平和垂直射电信号接收,由该接收机检测到爆发事件。
看到的高频率分辨率时的精细结构(2016.7.19)
看到高时间分辨率精细结构
正在研究一种高速AD卡+GPU处理器方案的接收机。
为了提高记录采集数据量,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将采集到的高速数据,由GPU实时处理,提高太阳射电高分辨时的分辨率。
数据利用率可以是上述方案10倍左右。
2、全数据高时间高频率太阳射电频谱仪
方案:高速AD+FPGA
将高速AD采集的数据由FPGA高速处理,FFT运算后在频域内按照1ms进行平均运算,降低噪声,上传计算机进行处理。
6m天线接收系统 (150-500MHz)
天线信号经放大滤波后,先变频再送给接收机。
接收机处理过程如下:
高时间、频率分辨率实现方法
采用32K点的FFT运算,保证频率分辨率为16KHz分辨率(500Msps采样率)。
在FPGA内将数据压缩,最小时间分辨率1ms输出460GB/H。
为了减小数据量,采用不同分辨率方案,也就是爆发时,按照1ms分辨率,不爆发时,按照200ms时间分辨率,数据量压缩为2.3GB/H(不爆发)。
在计算机底层做算法,判断太阳暴是否爆发,并进行数据压缩算法。
爆发时,高分辨率存储数据;不爆发,低分辨存储数据。
不爆发时,数据小,爆发时,高分辨率数据得以保存。能看到爆发的精细结构。
2017年9月26日观测到数据
3、低频天线阵接收机
针对30M-180MHz频段太阳射电,由于信号弱,为了增加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采用阵列天线接收信号(3*1阵)。
接收机采集6路天线信号,滤波与放大后直接送至ADC进行转换成数字信号,由FPGA进行FFT运算、数字极化合成、波束形成。
资料仅供学习使用
如有错误欢迎留言交流
高等教育教材课件库周导师的其他专栏:
关注高等教育教材课件库周导师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