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论文指南|如何利用ChatGPT革新量化研究?揭秘AI技术在实验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建议收藏】

46 篇文章 2 订阅
26 篇文章 0 订阅

 点击下方链接直达AIPaperPass !

AIPaperPass - AI论文写作指导平台

公众号原文

AI论文指南|如何利用ChatGPT革新量化研究?揭秘AI技术在实验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建议收藏】

        


目录

1.实验设计

2.书籍介绍

3.AIPaperPass智能论文写作平台


        这篇内容参考人大刘东教授的AI写作书籍,结合实际操作跟宝子们进行分享!作用拥抱时代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学者,在AI工具的使用方面,更专业、更严谨!

        量化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重头戏。量化研究方法分为两个分支个分支是对基于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另一个分支是对基子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首逃设计,主要原因是它可以进行因奥推听。因此,设计精的实验发表难度较小,它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上。

        ChatGPT这样的AIGC技术给量化分析带来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和策略上的辅助,另一方面是具体软件代码的生成。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让ChatGPT来辅助我们设计一个实验、一个干预或一套问卷。我们也可以让它帮助我们生成软件分析的具体代码。下面我们主要介绍ChatGPT如何辅助开展主要的量化研究。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从最简单的对照组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到双因素实验设计,再到比较复杂的重复测量设计和混合设计。每种实验设计又会衍生出很多研究类型:比如,对照组实验设计可以衍生出随机对照实验、双自实验设计、配对设计、前测设计、交叉设计等。大家如果对各种实验类型感兴趣,推荐阅读北京师范大学华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但是,我觉得大部分同学可能术法完整华提这么多实验设计、那么如何在没有掌据所有实验类型的基础之上,选导一个合适的实验设计并完成具体的细节设计呢?在过去,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但条现在我们可以利用ChatGPT 来选择合适的实验框架,设计具体的实验细节。我们质面会采用具体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实验,一般会参照之前的相似实验,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整,得到一个符合我们要求的实验设计。当然,如果你熟读实验文献,可以直接略过这一步,根据自己的问题直接设计但我觉得大部分同学可能还是需要阅读文献的。我们希望通过一篇2018年发表的关于聊天机器人实验的文章,展示如何使用 ChatGPT 设计具体实验。

        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是探讨聊天机器人在提供情感支持方面的有效性和用户对其交互体验的感知(Liu&Sunda,2018)。我们首先可以通过CHATPDF 提取该研究中的核心信息,如具体实验设计、样本数量等。通过CHATPDF 的辅助,我们可以快速获取一项实验研究的主要信息。下面这些文字提示可供大家参考。同时展示ChatPDF反馈结果。

图片

图:ChatPDF使用界面

提示词1:

中文提示词:

文字提示请详细讲解一下文章里面的实验设计。

Prompt: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n the article.

ChatPDF反馈:

这篇文章的实验设计涉及两项研究,分别是研究1和研究2。

在研究1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两种条件:一种是“仅提供建议”的条件,另一种是“提供建议和同情”的条件。在“仅提供建议”的条件下,聊天机器人只提供信息性支持,而在“提供建议和同情”的条件下,聊天机器人除了提供信息性支持外,还表达同情和共情。

在研究2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两种条件:一种是“仅提供建议”的条件,另一种是“提供建议和同情”的条件。在这两种条件下,研究人员使用了Chatfuel.com平台创建了四个聊天机器人,每个聊天机器人都有四轮对话。在每一轮对话中,参与者的输入会引发对话,他们的输入内容是根据他们收到的指示提出的。为了使对话更真实,参与者被允许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相同的内容,但是为了传达每一轮的重点内容,他们必须使用特定的关键词。

这些实验设计旨在比较不同条件下参与者的反应,以了解他们对聊天机器人是否表达同情和共情的态度和偏好。通过这些实验设计,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表达在科技中的作用。

图片

提示词2:

中文提示词:

实验1包含了多少参与者,这些参与者是如何招募的?

Prompt:

How many participants were involved in Experiment 1, and howwere these participants recruited?

ChatPDF反馈:

实验1包括了一百五十八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是通过Amazon Mechanical Turk(MTurk)招募的。他们被要求阅读一个基于文本的假想对话脚本,其中包括一个信息寻求者与一个关于性健康问题的聊天机器人的对话。这些参与者的年龄在19到71岁之间,其中66.20%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4.76岁,标准差为12.34岁。招募参与者的方式和参与者的基本信息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多样性,有助于对研究结果的全面理解和解释。

图片

提示词3:

中文提示词:

请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流程。

Prompt: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fic procedures of the experiment.

ChatPDF反馈:

在实验1中,参与者被要求阅读一个基于文本的假想对话脚本,其中包括一个信息寻求者与一个关于性健康问题的聊天机器人的对话。这个对话脚本包括了不同条件下的对话内容,比如“仅提供建议”的条件和“提供建议和同情”的条件。参与者被要求阅读相应的对话脚本后,填写有关他们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的问卷调查。 

在实验2中,研究人员使用了Chatfuel.com平台创建了四个聊天机器人,每个聊天机器人都有四轮对话。在每一轮对话中,参与者的输入会引发对话,他们的输入内容是根据他们收到的指示提出的。为了使对话更真实,参与者被允许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相同的内容,但是为了传达每一轮的重点内容,他们必须使用特定的关键词。完成对话后,参与者被要求填写有关他们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的问卷调查。 

这些实验流程旨在比较不同条件下参与者的反应,以了解他们对聊天机器人是否表达同情和共情的态度和偏好。通过这些实验流程,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表达在科技中的作用。

图片

提示词4:

中文提示词:

这个实验都检验了哪些研究假设?

Prompt:

What research hypotheses were tested in this experiment?

ChatPDF反馈:

这个实验检验了以下研究假设:

 1. CASA假设:表达同情和共情的聊天机器人会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受欢迎和支持。 

2. UVM假设:表达同情和共情的聊天机器人会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令人不安,这种不安感可能会因为参与者认为聊天机器人具有情感而产生。 

3. 表达同情和共情的聊天机器人会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受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初对机器人具有社交认知能力持怀疑态度的用户。 

4. 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会影响他们对聊天机器人表达同情和共情的反应。 

5. 表达同情和共情的聊天机器人会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受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初对机器人具有社交认知能力持怀疑态度的用户。 

6. 表达同情和共情的聊天机器人会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受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初对机器人具有社交认知能力持怀疑态度的用户。 

7. 表达同情和共情的聊天机器人会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受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初对机器人具有社交认知能力持怀疑态度的用户。通过检验这些研究假设,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表达在科技中的作用。

图片

提示词5:

中文提示词:

请详细描述第1个实验有几个实验组和控制组,每一组都接受了什么实验处理?

Prompt: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Experiment 1, and explainthe specific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each group received.

ChatPDF反馈:

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不同的实验处理条件,包括实验组和控制组。具体来说,实验1包括了以下实验组和控制组:1. 实验组1:同情条件   - 参与者阅读了一个基于文本的假想对话脚本,其中包括一个信息寻求者与一个表达同情的聊天机器人的对话。

 2. 实验组2:共情条件   - 参与者阅读了一个基于文本的假想对话脚本,其中包括一个信息寻求者与一个表达共情的聊天机器人的对话。

 3. 实验组3:认知共情条件   - 参与者阅读了一个基于文本的假想对话脚本,其中包括一个信息寻求者与一个表达认知共情的聊天机器人的对话。

 4. 控制组:仅提供建议条件   - 参与者阅读了一个基于文本的假想对话脚本,其中包括一个信息寻求者与一个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的对话。通过这些实验处理条件,研究人员能够比较不同条件下参与者的反应,以了解他们对聊天机器人是否表达同情和共情的态度和偏好。

图片

提示词6:

中文提示词:

这个实验的分析是如何开展的?请详细解释每一步。

Prompt:

How was the analysis conducted for this experiment?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each step.

ChatPDF反馈:

这个实验的分析包括了以下步骤: 

1. 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人员首先对参与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等。 

2. 方差分析(ANOVA):研究人员使用方差分析(ANOVA)来比较不同条件下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之间的差异。具体来说,研究人员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之间的差异,包括同情、共情和认知共情条件,以及仅提供建议的控制条件。

 3. 计划比较:研究人员使用计划比较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具体来说,研究人员比较了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在关键变量上的得分差异,包括同情、共情和认知共情条件,以及仅提供建议的控制条件。

 4. 中介效应分析:研究人员使用中介效应分析来探索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和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人员探索了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在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和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的不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5. 模型拟合:研究人员使用模型拟合来探索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和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人员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探索这种关系,并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这些分析步骤,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表达在科技中的作用。

图片

提示词7:

中文提示词:

这些假设中哪些在结果中得到了检验,哪些没有?

Prompt:

Which of these hypotheses were tested and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and which ones were not?

ChatPDF反馈:

根据提供的信息,以下是对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得到支持的假设: 

1. H1a: 支持同情表达的聊天机器人将被评价得比仅提供建议的支持更积极。 

2. H2a: 支持共情表达的聊天机器人将被评价得比仅提供建议的支持更积极。

 3. H3: 支持认知共情表达的聊天机器人将被评价得比仅提供建议的支持更积极。

 未得到支持的假设: 

1. H4: 同情表达将比仅提供建议的支持增加不安感。

 2. H5: 共情表达将比仅提供建议的支持增加不安感。 

此外,研究还探索了一些研究问题(RQ):
 RQ1: 被试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是否在同情表达和不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RQ2: 被试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是否在共情表达和不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RQ3: 被试对聊天机器人的理解是否在同情表达和不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RQ4: 被试对聊天机器人的理解是否在共情表达和不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还有一个假设和研究问题未在提供的信息中得到明确的检验结果。

图片

提示词8:

中文提示词: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关系是什么?

Prompt: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ment 1 and Experiment 2?

ChatPDF反馈:

实验一和实验二是两个独立的实验,但它们都探究了聊天机器人表现的同情和共情对参与者的影响。实验一使用了脚本阅读的方法,而实验二使用了真实的聊天机器人进行交互。两个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同情和共情表达的聊天机器人被认为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具支持性。此外,两个实验都发现,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产生了影响。然而,两个实验的结果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实验一发现,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的理解是影响不安感的主要因素,而实验二发现,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的悲伤情感是影响不安感的主要因素。因此,两个实验的结果提供了互相补充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聊天机器人表现的同情和共情对参与者的影响。

图片

提示词9:

中文提示词:

实验1采用了哪些因变量?这些因变量是如何测量的?

Prompt:

What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used in Experiment 1? Howwere these dependent variables measured?

ChatPDF反馈:

在实验1中,采用了以下因变量:

1. 感知的悲伤:这是通过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悲伤情感的感知来衡量的,可能是通过问卷调查或量表评定的方式进行测量。 

2. 真诚度:这是通过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真诚度的感知来衡量的,可能是通过问卷调查或量表评定的方式进行测量。

3. 支持性:这是通过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支持性的感知来衡量的,可能是通过问卷调查或量表评定的方式进行测量。

4. 令人毛骨悚然和怪异的感知:这是通过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令人毛骨悚然和怪异的感知来衡量的,可能是通过问卷调查或量表评定的方式进行测量。

这些因变量可能是通过在实验结束后向参与者分发问卷,要求他们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来进行测量的。具体的测量方式可能包括了 Likert量表、情感评定量表等。

图片

提示词10:

中文提示词:

请总结实验1的主要结论。

Prompt:

Please summarize the main findings of Experiment!

ChatPDF反馈:

实验1的主要结论如下: 

1. 支持同情表达的聊天机器人被认为比仅提供建议的聊天机器人更具支持性和同情心。 

2. 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对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感知产生了影响,即信念在同情表达和不安感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3. 实验1的结果表明,不安感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聊天机器人表现的情感,还可能与聊天机器人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关。 

总的来说,实验1的结果支持了同情表达对聊天机器人的积极影响,并且揭示了参与者对聊天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的信念对其感知的影响。这些发现为理解聊天机器人的情感表达和人们对其的反应提供了重要见解。

图片

        这些文字提示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一个实验的大概情况。当然,大家可以根据支际清况对这些文字提票进行修政。比机,由于很多实验研究都是系列性的,包含很多实验,我们研以把文字提示改为“第1个实验的分析是加何开展的”、另外、现们建议仔细(商读全文、因为报据技们的观察,CHIPDF提取的实验柜架可能不够精准,会出现错误,因此它的结果可以作为快速阅读的引子,但是要彻底搞懂一个实验,还是需要精读文献。

通过上面的文字提示,我们可以迅速知晓这篇文章包括两个研究。在第一项研究中,参与者(共158人)阅读了一个聊天机器人和一个人类用户之间的对话。在第二项研究中,参与者(共88人)与一个真正的聊天机器人进行了互动。在这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3种不同类型的移情表达方式--同情、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对个体如何看待服务和聊天机器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提供示情感支持,同情和移情表达更受欢迎,这支持了计算机是社交行为者范式。

        下面我们以这个实验为基础,在共情之上再加人一个因素--人性化,计划设计一个双因素实验。实验机器人采用ChatGPT,通过ChatGPT来控制机器对话的其情和人性化水平。

        我们可以先在CHATPDF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框架,然后用ChatGPT来对实验细节进行填充。CHATPDF的文字提示如下。

中文提示词:

如果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把单因素实验设计改成双因素实验设计,两个因素分别是共情和人性化,共情和人性化的水平各分为高低两个水平,研究目的是检验共情和人性化如何影响用户对人机交互的体验,我想基于 ChatGPT 设计两逐步验证的实验,请你帮我详细设计一下。

Prompt:

If l want to modify this experiment from a single-factor desig!to a two-factor design, with the two factors being empathy anchumanization, each with high and low levels, and the researchobjective is to examine how empathy and humanization impacusers experience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 would likto design two sequential experiments based on ChatGPT. Canyou please assist me in designing the experiments in detail?

ChatPDF反馈:

针对您的研究目的,设计两个逐步验证的实验,以检验共情和人性化如何影响用户对人机交互的体验。以下是两个实验的设计方案:

实验一:共情和人性化对人机交互体验的影响

1. 实验因素:   - 共情:高水平 vs. 低水平   - 人性化:高水平 vs. 低水平

2. 实验步骤:   a. 招募参与者,并随机分配到四个实验组中,每个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共情和人性化水平组合。  b. 参与者与 ChatGPT 进行交互,ChatGPT 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共情和人性化水平。  c. 参与者与 ChatGPT 交互结束后,填写关于交互体验的问卷调查,评价交互体验的满意度、情感体验等方面。

3. 预期结果:   - 高共情和高人性化条件下,参与者对人机交互体验的满意度和情感体验更为积极。  - 低共情和低人性化条件下,参与者对人机交互体验的满意度和情感体验更为消极。实验二:共情和人性化对人机交互体验的影响的进一步验证

1. 实验因素:   - 共情:高水平 vs. 低水平   - 人性化:高水平 vs. 低水平

2. 实验步骤:   a.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招募新的参与者,并随机分配到四个实验组中,每个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共情和人性化水平组合。  b. 参与者与经过调整后的 ChatGPT 进行交互,ChatGPT 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共情和人性化水平。  c. 参与者与 ChatGPT 交互结束后,填写关于交互体验的问卷调查,评价交互体验的满意度、情感体验等方面。

3. 预期结果:   - 实验二的结果将进一步验证实验一的发现,并加强对共情和人性化对人机交互体验的影响的认识。通过这两个逐步验证的实验,您可以全面了解共情和人性化对人机交互体验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图片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 ChatGPT 里面直接提问,以下是ChatGPT 的文字提示、 ChatGPT 提供的实验设计的部分内容。

中文提示词:

我想设计一个双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究共情和人性化对人机交互体验的影响,两个实验因素分别是共情和人性化,两个因素都分为高、低两个水平,我想在实验中采用 ChatGPT为对话机器人,请你帮我详细设计一个系列实验来逐步回答我的研究问题。

Prompt:

I would like to design a two-factor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mpathy and humanization on human-computeinteraction experience. The two experimental factors are empathy and humanization, each with high and low levelswould like to incorporate ChatGPT as the conversational Ain the experiment, Could you please assist me in designing àseries of experiments to progressively address my researchquestion?

        当然,我们还可以对实验的某些细节进一步提问。比如,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测量因变量,我们可以让ChatGPT来帮我们设计测量问题和测量方法。

2.书籍介绍

        小编近期入手了中国人民大学刘东教授发布的《AI写作指南》,这本书非常棒,详细描述了AI工具在写作中的应用,合理全面并且指明了各类注意事项,给了小编非常多的启发。是一本非常值得入手的AI工具书。拥抱时代才是正确的选择,后续小编也会根据书中一些内容,整理成实战教程,详细给宝子们介绍一下论文写作过程中人大教授是如何合理指导大家使用AI工具的!

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下单哦:

图片

覆盖学术写作全流程

一起成为超级作者!

图片

作者|刘东

编辑排版| 朱安润 翟婧雅 王宇轩

责任审校| 关雪菁

谁能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超级作者?

一本书解决AIGC写作的底层逻辑

面对AI与论文写作,我们在头疼什么?

/// 写一篇论文要经过怎样的流程?

/// 从确定选题到发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如何使用AI工具是符合学术伦理的?

/// AI工具给质性研究方法带来了哪些变革?

/// 如何运用AI工具做量化研究?

点亮未来AI时代论文写作的科技树

///  顶尖“985”高校副教授教你,从选题到发表,全流程一站式搞定

/// 干货满满,实例拆解,配合详细的文字提示

/// 是给论文“小白”的“手把手指南”,也是给学术“大佬”的“实操性超强攻略”

/// AI时代的写作对人的创造性的要求只会更高,更需要我们了解如何以科技之力启发学术突破

图片

uploading.4e448015.gif

正在上传…重新上传取消

图片

“985”高校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杰出学者

刘东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杰出学者。主攻量化研究方法,在心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权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SCI论文20多篇,平均影响因子7分以上,谷歌学术被引次数超1000次。

3.AIPaperPass智能论文写作平台

        AI PaperPass 4.0 Pro版本正式上线!我们的团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的团队秉承原创精神,致力于开发独特且创新的AI论文写作功能,以提供卓越的AIGC产品体验。AIPaperPass的技术成果不仅展示了我们的专业水准,而且确保了我们服务的查重率极低,保障每一位用户每一天都能体验到高质量的原创内容。

图片

体验过AIPaperPass写论文真的很容易!

1. 一篇论文只需3步,「标题+专业方向-生成大纲-生成论文」

2. 文章内容质量优秀!10分钟即可得到3万字「大纲+论文+文献+开题报告!」

3. 查重效果显著!

4. 现在还可以上传资料进行材料投喂」

5. Pro版本正式上线!「AI PaperPass Pro」

点击下方链接直达AIPaperPass !

AIPaperPass - AI论文写作指导平台

  • 41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GC大时代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