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别描述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和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也称I²C)都是串行通信接口,但它们在应用上确实存在一些重叠之处,同时也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
SPI的主要特点与应用场景:
- 全双工通信:SPI支持同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即主设备可以同时向从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从设备发来的数据。
- 高速性能:SPI的数据速率通常比I2C更快,适用于需要高速、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显示器、音频编解码器、ADC/DAC转换器等。
- 点对点或一对多通信:SPI通过单独的片选线(CS/SS)控制多个从设备,每个从设备都需要一个独立的信号线来选择通信目标。
- 灵活时序配置:SPI的时钟极性和相位可调,允许不同设备之间兼容更多的时序要求。
I2C的主要特点与应用场景:
- 半双工通信:在同一时间只能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不能同时进行,但同一时刻多个从设备可以通过共享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进行通信。
- 低速至中速应用:I2C的速度较SPI慢,更适合于速度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应用,比如传感器、EEPROM、RTC(实时时钟)等。
- 多主控或多从机架构:I2C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