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稿多投”一直被认为是不端的行为,但这个“规矩”是在纸质时代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制定的,近年来有关取消这一观念的声音已振聋发聩!
詹启智的《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一一兼论一稿多发后果的规制》一文,从法律和行政法规角度出发论证了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
终于有人喊出来:一稿多投是作者的合法权利!
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职业专栏(Nature Career Column)发表了葡萄牙学者Dritjon Gruda投稿,文章指出禁止“一稿多投”不仅延误了科研工作的进程,还阻碍了科学信息的快速传播,学术期刊不应利用这项不合理的政策囤积投稿,“是时候废除‘一稿多投’禁令了。”
Dritjon Gruda结合自身的经历说明了禁止一稿多投十分影响论文发表时效性,阻碍了科学传播的速度,导致有些特殊学科如气候科学、健康和医学不能及时实现知识共享;而且对于初入学术界的科研党和来自代表性不足背景的科学家来说,延迟不仅令人沮丧,也是职业发展的障碍。
节选自nature:《Dear journals: stop hoarding our papers》一文
之前,Cell出版社宣布推出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审稿系统,即“一稿多投”系统。
Cell出版社重磅:允许“一稿多投”!附 | 21本SCI期刊名单
该服务目前允许作者将研究论文提交至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的期刊,以及一些与Cell出版社合作的学会期刊。
今年5月,另一国际知名出版社Wiley的10本期刊通过加入预审稿平台24hreview(www.24hreview.cn),也支持了“一稿多投”模式,在该平台上,作者一次可以选择3个期刊同时预审,期刊24小时左右即反馈“是否送审”的决定。
禁止“一稿多投”不仅延误了科研工作的进程,还阻碍了科学信息的快速传播,“是时候废除‘一稿多投’禁令了。相信继Cell Press和Wiley,会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响应这一变革!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俞立平科学网博客、中州期刊联盟、学术后浪之家、Cell、Nature、科研城邦等,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