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10 I. 斐波那契数列 (Python3) 递归

写一个函数,输入 n ,求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的第 n 项。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如下:

F(0) = 0,   F(1) = 1
F(N) = F(N - 1) + F(N - 2), 其中 N > 1.
斐波那契数列由 0 和 1 开始,之后的斐波那契数就是由之前的两数相加而得出。

答案需要取模 1e9+7(1000000007),如计算初始结果为:1000000008,请返回 1。

示例 1:

输入:n = 2
输出:1
示例 2:

输入:n = 5
输出:5

 

思路显然是使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即先计算出d[0]和d[1],再计算出d[2],直到最后计算出d[n].

但实现起来却千差万别。

代码1 复杂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fib(self, n: int) -> int:
        # self.i = 0
        b = 1
        c = 0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else:
            for i in range(n-1):
                a = b
                b = self.fibnacci(b,c)
                c = a
            # return int(b%(1e9+7))
            return int(b%1000000007)
    
    def fibnacci(self, b,c):
        # self.i = i + 1
        return b + c

代码看起来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但感觉写了很多行,非常复杂。

 

代码2 简单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fib(self, n: int) -> int:
        a, b = 0, 1
        for _ in range(n):
            a, b = b, a + b
        return a % 1000000007

显然,代码2比代码1更加简练。主要原因包括:

  • 与其他语言类似,python中for i in range()如果i没有用到可以省略;
  • a, b = b, a + b的赋值语句。还是第一次见到同时对两个变量进行赋值的语句,matlab里是不能这样的。在这种语句下,python总是先计算等式右边的值,即先更新等式右边。右边全部更新完后,才会进行赋值操作。如:
>>> a ,b = 1,2
>>> a,b = a+b,a+b
>>> a
3
>>> b
3

再如

>>> a = 1
>>> a,b = 3,a
>>> a
3
>>> b
1

这样,交换a b这种操作就没有必要构建中间变量,从而代码简化了很多。

 

遇到的问题:

 

  • 又是没有考虑到特殊情况:

输入:

0

输出

1

预期结果

0

 

  • b%1000000007和b%(1e9+1)在python中的结果不同

>>> fib(81)
37889062373143906
>>> fib(81)%(1e9+7)
107920470.0

>>> 37889062373143906%1000000007
107920472

MATLAB中就不会这样。原因未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X. NLO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