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质量衡算

本文介绍了阶梯式质量衡算方法在计算速率常数、去除率、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说明,强调了在小降解体系或低降解速率情况下,取样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提供了代码实现来修正这种误差。通过对吸光度数据的分析,展示了未经矫正的系统可能存在的误差比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阶梯式质量衡算,用于高效计算速率常数、去除率、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等

例如,采用50ml降解体系,共降解3小时,每隔半小时取样4ml用于紫外可见吸光度测试,一共出6个吸光度数据。随着降解时间延长,目标降解物在某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逐渐降低。这里采用吸光度曲线Ct=k×At,Ct为时间 t 时的质量浓度mg/L,At为时间 t 时的吸光度。当降解时间达到3h时,实验结束,此时取样不影响实验体系,因此影响降解体系的取样次数为5次,取样体积达到20ml。因此,若要得到实际降解率,不能直接采用(c0-ct)/c0来计算,而应根据测得的吸光度进行质量衡算。阶梯式质量衡算的设计思路包括以下两个要点:

① 有效供给降解体系的总质量m = 总质量 - 5次取样的总取出质量
② 则时间点 t 时的去除率 = 0到 t 时的降解去除率质量 / m

其中,总质量用初始吸光度A0计算,等于k×A0,k为从标准曲线拟合而来的吸光系数

新建文件,命名为“LSVC_for_k_and_remo_rate”,为还原实际质量去除率
代码实现如下:

# 吸光系数 k = 16.57527
# *传递tuple,**传递dict
# LSVC_for_k_and_remo_rate 用于计算速率常数和去除率的小体积矫正算法


def foo(*x, interval_min=30): 
	"""根据吸光度数据计算输出Vt,用于一级速率常数计算"""
    r = []  # 存放每t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已乘以-1)
    c = []  # 存放每t min首尾浓度的平均数
    for k in range(1, len(x)):
        r.append(round((x[k] - x[k-1]) * 16.57527/interval_min*(-1), 5))  # 计算每t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已乘以-1)
        c.append(round((x[k] + x[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