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0008

本文深入解析《感应篇》中的因果报应原理,通过历史故事与现代视角探讨个人罪业与善行的报应。强调因果不空的道理,并以实际案例阐述善恶报应的复杂性与必然性。同时,作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造的恶业比古代更为严重,强调修行的重要性。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作者展示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善缘,最终获得良好果报。最后,作者呼吁读者学习《五种遗规》中的“心相篇”,通过改过自新,积累后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感应篇》第二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开端这四句是全篇的总纲。向下的文字都是这四句的详细说明。总纲的前面两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这是讲感应的原理。接着这两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说明报应的事实真相。四句当中,有理有事。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大的感应果报,一个社会,一个世界,是一个小型的因果报应。说到一个人,一个家庭,这是最小的业因果报。所以佛说的一切经,离不开这个原理,《华严经》所讲的“五周因果”,《法华经》讲的“一乘因果”,由此可知,世出世法,就是一个明显的因缘果报,所以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昨天我们读到宋朝卫仲达的故事,实际上是举他来做例子,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不如是?我们一生所造的罪业,无量无边。特别是现代人,古时候人也造业,就拿卫仲达来说,他造的恶业太多,可是比起我们现在的人,他还造得少,现在人所造的恶业,比他至少要加上百倍千倍都不止,什么原因呢?古时候人从小接受过圣贤的教育,所以卫仲达所造的一切恶业是念头,恶念,没有成为行为,恶的念头有,恶的事情不敢做,为什么不敢做呢?圣贤人的教诲,现在人不断有恶念,他敢造啊,罪业最大的是不孝父母,侮辱三宝。这个事情,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做?我们一生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自己想想能对得起父母吗?能对得起三宝吗?这个罪业就不得了啊,何况其他。

《无量寿经》上讲得好,“先人无知”换句话说,也不能太责备他,这是仁人君子之心,可以原谅一些造作罪业的人,可是鬼神不会原谅你,佛菩萨能原谅你,鬼神不会原谅你。“善恶到头终有报”,所谓是“只争来早与来迟”。果报这桩事情,理很深,事非常复杂。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眼前,那要真实的智慧才能看得出来,凡夫怎么能看到眼前?人家存心做事,你要看他究竟。然后你才真正懂得果报“如影随形”。佛家讲果报有三种,第一种是“现报”,凡是果报都有因、都有缘,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缘是现前的,现在所遇到的机缘。把你阿赖耶识里面,这些业因又牵引出来了,于是变成现前的果报。

善的果报一定有善的种子,种子是因,遇到善缘。善缘,缘有两种,一种是增上缘,有顺境的增上缘,有逆境的增上缘。顺、逆增上缘都有很好的果报,那是什么?你的因好。阿赖耶识里面有善的种子,善的因。如果阿赖耶识里头是恶的种子,恶的因,遇到善缘也会变成恶事。也会有恶的果报现前,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只稍稍冷静观察,你就很清楚,很明白。我一生所遭遇的,诸位同修跟我很多年,你都看得很清楚,我遇到的这些缘,有善有恶。善的缘,遇到几位好老师,方东美老师接引我入佛门,章嘉大师给我奠定根基,李炳南老居士成就了我,这是善因善缘。以后我在弘法过程当中,我自己出家的道场不能容纳我,我被赶出来,恶缘,想想后来的果报好不好呢?果报好啊。我要不被赶出来,我这一生不能成就,为什么?成就要在讲台上千锤百练。我那个道场纵然对我再好,不肯让我讲经,没有讲台的机会。所以恶缘,后来的果报好啊。我以后遇到韩馆长,韩馆长这一生当中,三十年来,帮助我成就我,给我讲经的机会,道场管理的权,她完全拿去了,有很多人出家在家跟我讲韩馆长夺权,我笑笑有人管事不是更好吗?我就不操心了吗。所以一般人看到这是逆缘,怎么会遇到这么一个人?在我来讲是善缘,因为她成就了我。她什么都要,我什么都给她,我的贪嗔痴断掉了。所以这是你善的因,遇到恶的缘,果报还是善的。我有今天的成就,别人说她不好,我感她的大恩大德,这是世间一般凡夫见不到的。业因果报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看得清楚,才能明白。最重要的是你的存心。心是因,外面是缘。所以你的心好,因好,遇到恶缘,后来结果还是好的。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必定有恶报,这个道理,这本书上显示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报有现报,现报是你的因强,缘也殊胜。

第二种叫“生报”,生报是这一生没有见到果报,来生,果报在来生。我们在这个世间也看到许许多多这一类的事情。有善报,有恶报,似乎不是这一生的因,这个人是善人,好人,但是他的果报不好,生活贫困。这个人是个恶人,发大财,大富大贵。这个我们知道,他富贵的因是前生种的,在这一生成熟了。这一生所造的罪业,来生再受果报,果报通三世。

还有一种叫“后报”,第三世以后,不一定什么时候,有的时候是隔很多世,因缘遇会的时候,果报还是会现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起心动念要纯,心地要厚,心地厚,这个人决定有后福,心地薄的人决定有凶灾。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懂得。

注解里头有一段说,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如影随形”是比喻,形是我们身体,身体在阳光之下有个影子,影决定随着你的身形不离,说明报应就像这样。所以千万不要误会,造恶没有看到恶的果报,于是信心就失掉了,古人讲,造作罪恶的人,现在没有受恶报,是他前世的福报没有享尽,他所享的是前世的福报。前世福报享尽了,恶贯满盈,他的果报就现前。同样一个道理,心善、行善,而没有看到他福报现前,甚至于看到他自己本身,他的家庭,还遇到很多的凶灾,很多人看到这个现象,对于因果报应的事情不相信了。他不晓得,今天所受的这些凶灾,是过去生中恶报的余报,等到这个恶报余报受尽了,福就现前了。所谓是“善果圆成”,善心善行绝不衰退。无论在什么逆境逆缘之下,你的信心坚定,你的善心不会退转。这个人真正有福。

我们过去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炳南老居士教我们读,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五种遗归》里面有一篇陈希夷的“心相篇”。老师特别注重,叫我们要好好的去读。细读深思,努力的奉行,改过。真正修行人,天天检点自己的过失,你每天能把过失发现,这在佛家讲开悟,你开悟了。你每天把这些过失改过来,这叫真正修行。这是真实的功夫,后福无量无边。改过一定从心地上改,心是根,祸福之根。

一个善念,是福之根,一个恶念是祸之根。所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从前,在家里面有父母教,上学的时候有老师教,实在说我们现在这一代的众生很不幸,没有人教了。我这个年岁,还沾到一点边缘。小时候父母教,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沾到一点边缘。到台湾,我还沾到一点师承的边缘,这真是万幸。佛法里头常讲,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亲近的老师,一般亲近的人很多,方东美先生的学生很多,章嘉大师的徒众也很多,李炳老的学生也很多,成就为什么不一样?我曾经跟诸位说过。好学。你能够好学,你遇到这些善知识,你就有成就。你自己不好学,遇到也空过了。好学是自己的因,遇到这些大善知识这是缘,善缘。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因行。自己没有深厚的因行,这个因行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累积,所修成的。不是这一生,所以我们看到,好的老师,学生很多,真正有成就的不多。道理在此地。缘相同,因不相同,果报就不一样。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明白事实真相,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修学。

        今天储位都晓得世间会有灾难,不仅是东西方古老的预言这么说。我们能看得出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人心。中国古书里头说得很多,人心厚道、老成,社会安定,人民有福。如果世人都充满了猜疑,猜忌。贪瞋痴慢,是非人我,这个社会不安定。这个世界不太平。要挽救这个劫难,实在讲《了凡四训》跟《感应篇》这两部东西很有效果。我们每天读诵,受持,依教奉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你就决定能作佛。所以同修们,要求我讲这两样东西,我也很欢喜。这两样东西,在现代讲最契时机。佛家讲的是契机契理,最契时机。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清风百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