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大物实验】金属电子逸出功

文章详细介绍了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概念、电子能量分布、理查逊-杜西曼公式在热电子发射中的应用、肖特基效应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外延法和理查逊直线法测定零场电流和逸出功,同时涉及数据处理和实验注意事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预习题目

一、单选题 共 7 小题 共 42 分 得 42 分

1. (6分)电子的逸出功是指( )

    标准答案:B

    学生答案:B   √

    学生得分:6

    A. 电子从材料表面逸出所吸收的光子能量

    B. 电子从材料表面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

    C. 电子从材料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

2. (6分)材料中电子在各能级的占据几率服从( )

    标准答案:C

    学生答案:C   √

    学生得分:6

    A. 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

    B. 波色-爱因斯坦分布

    C. 费米-狄拉克分布

3. (6分) 在理查逊-杜西曼热电子发射电流公式中,系数A, S, T分别表示( )

    标准答案:B

    学生答案:B   √

    学生得分:6

    A. 与阴极化学成分有关的系数,阴极的发射面积,阴极的温度

    B. 与阴极化学成分有关的系数,阴极的有效发射面积,阴极的绝对温度

    C. 阴极化学材料的纯度,阴极的发射面积,阴极的绝对温度

4. (6分)从公式看,逸出功U位于理查逊-杜西曼公式的e指数上,且系数A, S很难测定,解决的方法是( ),通过求对数,把U归结为直线的斜率。

    标准答案:C

    学生答案:C   √

    学生得分:6

    A. 查理逊斜率法

    B. 查理逊对数法

    C. 查理逊直线法

5. (6分)对理查逊-杜西曼公式求对数之后,得到直线的方程,逸出功可由直线的斜率得到。为求斜率,需知道电流I和温度T两个量,电流I可由毫伏表测得,温度T可由( )得到。

    标准答案:B

    学生答案:B   √

    学生得分:6

    A. 灯丝亮度

    B. 灯丝电流与灯丝温度的对应关系

    C. 温度计

6. (6分)零外场下,关于热电子发射电流 I 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C

    学生答案:C   √

    学生得分:6

    A. 可由外围电路电流表读取

    B. 可由灯丝两端的电压和灯丝电阻得到

    C. 可由外延法测得

    D. 可由理查逊直线法测得

7. (6分)理查逊直线法测逸出功的步骤有:a,外延法得到不同灯丝电流下零场电流的值;b,确定外场下阳极电流与外电压的关系;c,找出每个零场电流对应的温度值(根据灯丝电流);d,利用理查逊直线法求逸出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标准答案:C

    学生答案:C   √

    学生得分:6

    A. c b d a

    B. b c d a

    C. b a c d

    D. a b c d
 

二、多选题 共 7 小题 共 49 分 得 49 分

1. (7分)电子从金属中逸出需要能量,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方法有( )

    标准答案:BC

    学生答案:BC   √

    学生得分:7

    A. 加压

    B. 光照

    C. 加热

2. (7分)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标准答案:ABC

    学生答案:ABC   √

    学生得分:7

    A. 学习理查逊直线法的数据处理

    B. 掌握用理查逊直线法测金属钨的逸出功

    C. 了解热电子发射的基本规律

3. (7分)关于热电子发射电流 I 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BD

    学生答案:BD   √

    学生得分:7

    A. 灯丝的逸出功越大,I 越大

    B. 灯丝的逸出功越小,I 越大

    C. 灯丝的温度越低,I 越大

    D. 灯丝的温度越高,I 越大

4. (7分)下列关于肖特基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CD

    学生答案:CD   √

    学生得分:7

    A. 肖特基效应使热电子不断飞向阳极

    B. 肖特基效应对测量零场电流是不利的

    C. 肖特基效应使逸出功减小,发射电流增加

    D. 加速电场会降低阴极表面势垒,减小逸出功,产生肖特基效应

5. (7分)利用外延法求零场热电子发射电流需要哪些参数( )

    标准答案:ACD

    学生答案:ACD   √

    学生得分:7

    A. 真空管外围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B. 灯丝电流的大小

    C. 加速电压的大小

    D. 阴极和阳极材料的尺寸

6. (7分)关于零场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BC

    学生答案:BC   √

    学生得分:7

    A. 零场电流是由电场驱动的

    B. 零场电流不能直接得到,需要借助其它手段

    C. 零场电流是热电子发射电流

    D. 零场电流是稳恒电流

7. (7分)本实验中二极管的栅环电极的作用是( )

    标准答案:CD

    学生答案:CD   √

    学生得分:7

    A. 保护阳极材料

    B. 确保电子发射均匀

    C. 避免电场的边缘效应

    D. 避免阳极两端产生冷端效应

三、判断题 共 3 小题 共 9 分 得 9 分

1. (3分)根据理查逊直线法,由灯丝电流和温度即可得到阴极材料逸出功的大小。

    标准答案:错误

    学生答案:错误   √

    学生得分:3

2. (3分)本实验一共用到两次直线法

    标准答案:正确

    学生答案:正确   √

    学生得分:3

3. (3分)如果阴极和阳极之间没有加速电场,则只有电子发射,不会产生持续电流

    标准答案:错误

    学生答案:错误   √

    学生得分: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子发射的基本规律;

2.学习用理查森直线法测量钨的逸出电势V;

3.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能级与逸出功:

 根据固体物理中金属电子理论,金属中传导电子的能量分布服从费米-狄拉克分布,即

上式中,EF为费米能级,k为玻尔兹曼常数(k=1.38e-23J/K)。

在绝对零度时能量分布如下图中(1)曲线所示,电子具有最大动能EF。当温度升高时,电子能量分布曲线如下图中(2)曲线所示。其中能量较大的少数电子具有比EF更高的能量,且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数能随能量的增加而成指数递减。

在常温下,金属表面存在一个厚约1e-10m左右的电子层——正电荷的偶电层,它的电场阻碍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也就是说金属表面与外界(真空)之间存在一个势垒Eb,从能量角度看,金属中的电子是在一个势阱中运动,势阱的深度为Eb,在热力学温度为零度时,电子所具有的最大能量为EF,EF称为费米能级,这时电子逸出金属表面至少需要从外界得到能量为

其中E0称为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也称功函数,单位为电子伏特(eV),e是电子电荷,V称为逸出电位。

电子从被加热金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是通过提高金属温度来改变电子的能量分布,使其中一部分电子的能量大于E0,这些电子就可以从金属中发射出来。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因此,逸出功的大小对热电子发射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

2.热电子的发散公式:

在高真空的电子管中,一个由被测金属丝做成的阴极K,通过电流If加热,并在另外一个阳极加正向电压时,在连接这两个电极的外围电路中将有电流Ia通过,如下图所示。

Ia的大小主要与灯丝温度及金属逸出功的大小有关,灯丝温度越高或者金属逸出功越小,电流就越大。即热电子发射既与发射电子的材料的温度有关,也与阴极材料有关。下图所示为不同温度下Ia和电压U关系。

3.里查逊直线法:

4.肖特基效应与外延法求零场电流:

上式中的I是在阴极与阳极间不存在加速电场的情况下的热电子发射电流。 但是,为了维持阴极发射的热电子能连续不断地飞到阳极,必须在阳极和阴极间加一个加速电场Ea,由于Ea的存在会使阴极表面的势垒Eb降低,因而逸出功减小,发射电流增大,这就是肖特基效应。

5.理想二极管与温度测量:

本实验是测定钨的逸出功。如下图所示,实验中所用的的电子管为直流式理想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K由直径0.075 mm左右的纯钨丝做成,阳极A为长1.5cm、半径 r2=0.42cm的镍制圆筒。在圆筒上有一个小孔,以便用光测高温计测定灯丝温度,为了避 免阳极两端因灯丝温度较低而引起的冷端效应和电场的边缘效应,故在阳极上下端各装一个栅环电极B(或称保护电极)与阳极加相同电压,但其电流不计入阳极电流中,这样使其成为理想二极管。

6.实验电路:

下图为实验电路。综上所述,要测定金属材料的逸出功,首先应该把被测材料做成二极管的阴极。当测定了阴极温度T、阳极电压Ua和发射电流Ia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零场电流I,然后即可求出逸出功eV。

三、实验仪器

THQYC-1型金属电子逸出功测定仪

四、实验内容

五、数据记录

如下所示

六、数据处理

表 1

表2

T(103K

1.80

1.88

1.96

2.04

2.12

lg I

-5.13

-4.50

-3.97

-3.50

-3.08

lg(I/T2)

-11.64

-11.05

-10.55

-10.12

-9.73

1/T (10-4)

5.56

5.32

5.10

4.90

4.72

表3

1/T (10-4)lg(I/T2)
5.56-11.64
5.32-11.05
5.10-10.55
4.90-10.12
4.72-9.73

根据表1和表2作出下图:

根据表3作出下图:

逸出电势U=K/(5.04x10­­3)=(2.2694x104)/ (5.04x103)=4.50V

逸出功=4.50eV

相对误差为(4.50eV-4.54eV)/4.54eV×100%=0.009%

七、结果陈述

测得金属电子逸出功为4.50eV,相对误差0.009%。

八、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本次实验相对误差很小,完成的比较圆满,实验中不仅了解了热电子发射的基本规律,还学习了理查逊直线法的数据处理。

思考题:

1.理查逊直线法有何优点?

2.灯丝电流为何要保持稳定?测量中,每次改变If值时为何要预热一会后才能测量?

1. 可以不必测出阴极金属的有效发射面积S和与阴极化学纯度有关的系数A的具体数值而直接由I、T就可以得到V的值。

2. 因为灯丝的电阻是改变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通电之后,在没有到达工作功率的时候, 电流是不稳定的. 所以要预热几分钟,让它达到工作功率,才能够准确的测量

(by 归忆)

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个人经导师指导并认可通过的高分设计项目,评审分99分,代码完整确保可以运行,小白也可以亲自搞定,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作业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可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期末作业,代码资料完整,下载可用。 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介绍了HarmonyOS文件系统及其在万互联时代的重要性。HarmonyOS自2019年发布以来,逐步覆盖多种智能设备,构建了庞的鸿蒙生态。文件系统作为其中的“数字管家”,不仅管理存储资源,还实现多设备间的数据协同。文章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如FAT、NTFS、UFS、EXT3和ReiserFS,各自特点和适用场景。特别强调了HarmonyOS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mdfs),它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打破了设备界限,实现了跨设备文件的无缝访问。此外,文章对比了HarmonyOS与Android、iOS文件系统的差异,突出了其在架构、跨设备能力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最后,从开发者视角讲解了开发工具、关键API及注意事项,并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对鸿蒙生态的影响。 适合人群:对操作系统底层技术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关注联网和多设备协同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armonyOS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多设备协同中的作用;②掌握不同文件系统的特性和应用场景;③学习如何利用HarmonyOS文件系统进行应用开发,提升跨设备协同和数据安全。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开发技巧的多个层次,建议读者结合自身需求,重点关注感兴趣的部分,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特别是开发者可参考提供的API示例和开发技巧,尝试构建基于HarmonyOS的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中,杨氏模量是一个重要的力学参数,用于描述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以下是关于深圳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与杨氏模量相关的实验内容、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的信息。 --- ### 关于杨氏模量的实验原理 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定义为体受拉伸或压缩时应力与应变的比例系数。其公式表示如下: $$E = \frac{\sigma}{\epsilon} = \frac{F/A}{\Delta L/L_0}$$ 其中: - $E$ 是杨氏模量; - $\sigma$ 是正应力 ($F/A$); - $\epsilon$ 是纵向应变 ($\Delta L / L_0$); - $F$ 是施加力; - $A$ 是截面积; - $\Delta L$ 是长度变化量; - $L_0$ 是初始长度。 --- ### 实验装置与测量过程 通常使用的实验设备包括金属丝、光杠杆、望远镜等。具体步骤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光杠杆和望远尺的位置,确保系统稳定。 2. 施加不同重量的砝码,记录对应的刻度读数。 3. 利用几何关系将位移转换为实际长度的变化值。 --- ### 数据处理方式 对于获得的一系列数据点 $(m_i, x_i)$ ,可以通过以下线性拟合得到斜率$k$来间接求解杨氏模量: $$x=\frac{ML^2k}{dYg}$$ 这里$x$代表标记移动距离;其他符号意义分别为质量$m$、固定段长$L$、直径$d$以及重力加速度$g$. 最终结果表达式简化成比例因子乘以已知常数值的形式给出最终答案。 同时需要注意误差分析环节,在整个过程中考虑随机不确定性和系统偏差的影响因素,并合理估算总相对不确定性范围。 --- ### 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精度,建议多次重复每一步骤的操作流程并且取平均值得出结论。此外还要特别留意单位换算统一标准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归忆_AC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