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G1000中继网关用户手册
深圳市鼎信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常兴路国兴大厦6楼
邮编:518052
电话:+86-755-26456664
传真:+86-755-26456659
邮箱:sales@dinstar.com ,support@dinstar.com
网址:www.dinstar.cn
修正记录
文件名称 | MTG1000 用户手册 |
文件版本 | 2.0 |
软件版本 | 2.01.03 |
日期 | 2012/04/24 |
作者 | 技术支持部 |
目 录
3.2 设备物理连接正常,但网络不通或网络通信不正常... 52
1.设备介绍
1.1概述
MTG1000 是一款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针对运营商和呼叫中心设计的媒体中继网关,它是语音IP化改造和NGN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IP语音网络的边缘接入层,连接PSTN和VoIP网络,实现IP到TDM转换功能。它承载着IP域与电路域的语音汇接任务,对电路侧的回音需要有很好的处理机制。中继网关的功能包括:语音处理功能、呼叫处理与控制、维护和管理等。
MTG1000具备良好的呼叫处理能力,提供4/8个E1/T1 接口,能够处理多种信令协议和语音编解码。它支持丰富的GUI配置,使用户轻松地设置和维护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型号:
- MTG1000-4E1
- MTG1000-8E1
典型的网络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1-1-1 网络应用拓扑
1.2外观描述
1.2.1后视图
图 1-1-1 MTG1000后视图
表 1-1-1 MTG1000的后视图描述
PWR | 电源接口,100~240VAC,50~60HZ |
Port0-Port7 | E1/T1 端口,有4/8个E1口 |
FE0 | 本地管理维护接口,标准的10/100 BASE-TX以太网接口,默认IP地址是192.168.11.1,子网掩码255.255.255.0 |
FE1 | 业务接口,实现语音/信令的数据传输, 默认IP地址是192.168.1.111,子网掩码255.255.255.0 |
1.2.2前视图
图1-1-2 MTG1000前视图
接口及指示灯描述
指示灯 | 功能 | 颜色 | 工作状态 |
POWER | 指示电源连接情况 | 绿色 | 灭:电源没有正常连接 |
亮: 电源连接正常 | |||
RUN | 指示设备运行情况 | 绿色 | 慢闪:未注册 |
快闪:已注册 | |||
ALM | 指示设备是否故障 | 红色 | 灭: 设备正常 |
亮: 设备故障 | |||
RST | 重新启动设备 |
| |
CONSOLE | 控制台端口,用于调试和配置设备 | RS232 端口,波特率为9600bps | |
E1/T1 | 指示E1/T1端口的连接 | 绿色 | 灭:E1/T1端口没有使用 |
亮: E1/T1端口连接正常,能够正常接收和发送数据 | |||
闪:E1/T1端口连接失败 | |||
LINK | 指示网络连接状态 | 绿色 | 灭:网络连接不正常 |
亮:网络正常连接 0 指示 FE0口 , 1 指示 FE1口 | |||
SPEED | 指示网络带宽 | 黄色 | 灭:10Mbps的带宽 |
亮:100Mbps的带宽 |
1.2.3 RJ-48c线序
MTG1000中继网关采用标准的RJ-48C接口,阻抗值为120欧,与对端设备进行背靠背连接时,需要采用交叉线序,如上表说明。
1.3功能和特点
1.3.1支持的协议
●标准SIP/ SIP-T/H.323 /PRI/SS7协议
●NAT穿透协议(STUN)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域名系统 (DNS)
●ITU-T G.711A-Law/U-Law、G.723.1、G.729AB、iLBC
1.3.2 系统功能
●信息包丢失隐藏(PLC), 静音检测(VAD), 舒适噪声生成(CNG)
●DTMF模式: RFC 2833, SIP INFO 和 INBAND
●T.38/ Pass-Through FAX over IP
●HTTP/Telnet 配置
●通过TFTP/Web进行固件升级
1.3.3 支持的工业标准
●使用环境: EN 300 019: Class 3.1
●存储环境: EN 300 019: Class 1.2
●运输环境: EN 300 019: Class 2.3
●噪声: EN 300 753
●CE EMC directive 2004/108/EC
●EN55022: 2006+A1:2007
●EN61000-3-2: 2006,
●EN61000-3-3: 1995+A1: 2001+A2: 2005
●EN55024: 1998+A1: 2001+A2: 2003
●认证: FCC, CE
1.3.4 硬件说明
●电源供给: 110~240VAC, 50~60Hz, 1.2A
●温度: 0~40℃(工作),-20~70℃(存储)
●湿度: 10%~90%, 无冷凝
●最大功耗: 80W
●尺寸(mm): 430*300*44.5(1U)
●净重:2.9公斤
2.参数配置
2.1 登陆
1)查看或更改设备IP
MTG1000有配置两个以太网接口,FE1是以太网业务网口,FE0是管理网口。初次使用设备时,直接将PC与MTG的FE0口连接,为PC添加一个192.168.11.X地址,使PC和设备处在同一网段,以便登录到页面。
2)登录
在浏览器中输入FE1或FE0口的默认IP。FE1的默认IP是192.168.1.111,FE0口的默认IP是192.168.11.1.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如果用户改变了默认IP后忘记了IP地址,不能进入配置页面。请用串口线将PC和设备的串口连接起来。进入命令行查看和修改设备IP,这里将网关的IP地址设为172.16.99.120。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RST按钮重启设备,使它恢复出厂设置,重新获得默认IP。再次输入IP地址即可进入如下的页面。
图2-2-1 登录界面
输入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下面的配置页面。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为了确保系统安全,当你登录后,建议你及时更改密码。界面如下所示。
图 2-1-2 更改密码
输入旧密码后,再输入新密码,最后再输入一遍以确认新密码。
左侧是导航树,通过遍历导航树,用户可以在右边的配置页面检查,更改和设置设备。
图2-2-2配置页面
2.2 Web界面结构和导航树
进入配置页面后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中文界面或英文界面,默认是英文界面。进入页面后首先显示的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界面显示了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版本信息。
图 2-3-1 系统信息界面
界面的顶端左侧是公司的logo,右侧是中英文选项界面,登陆后的界面默认显示是英文,可以通过这个切换到中文界面:
图 2-2-2中英文界面切换
界面主体左侧是导航树,右侧显示的是相应节点的具体内容。
通过遍历左侧导航树,可以在右侧配置界面完成对设备的查看,修改和配置。
图 2-2-3导航树信息
点击可以查看导航树的分支。
MTG的配置,正常的流程是如下图:
2.3 运行信息
打开导航树的运行信息节点,可以查看设备的系统信息和状态。
图 2-4-1 运行信息
2.4.1 系统信息
进入配置页面后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中文界面或英文界面,默认是英文界面。系统信息界面显示了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版本信息。
图 2-3-1 系统信息
表2-3-1 系统信息的描述
MAC地址 | FE1 端口的MAC地址 |
网管网口信息(FE0) | 包括 IP地址、子网掩码、FE0口的默认网关 |
业务网口信息(FE1) | 包括IP 地址、FE1的子网掩码 |
DNS | DNS 服务器地址 |
系统时间 | 当前的时间(需NTP时钟同步成功才会正确显示) |
系统运行时间 | 设备自启动以来连续运行时长 |
流量统计 | FE1端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总信息量 |
设备类型 | 该设备的类型是: MTG1000 |
硬件版本 | 设备的硬件逻辑版本 |
DSP版本 |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驱动版本 |
Web 版本 | 设备WEB界面的版本 |
软件版本 | 正在运行的设备的软件版本 |
软件编译时间 | 当前软件的编译时间 |
2.3.2 E1/T1状态
图 2-3-2 E1/T1状态
E1/T1端口状态描述
E1/T1 端口状态 |
|
| |
| |
| |
| |
| |
E1/T1 信道状态 |
|
| |
| |
| |
| |
| |
| |
| |
|
2.3.3 PSTN中继状态
图 2-3-7 PSTN中继状态
PSTN中继状态描述:
1)PRI中继状态
中继编号 | PRI中继号,每个中继相当一条PRI链路 |
中继描述 | 用来描述中继 |
E1/T1 端口编号 | 被PRI中继占用的E1/T1线路号 |
链路状态 | 指示PRI链路是否正常 |
2)SS7中继状态
SS7中继号,每一个中继占用一条SS7链路 | |
中继描述 | 用来描述中继 |
E1/T1端口编号 | 指示被SS7中继占用的E1/T1线路编号 |
链路状态 | 指示SS7链路是否正常 |
2.3.4 IP中继状态
图2-3-8 SIP中继状态
IP中继状态
SIP 中继编号 | SIP 中继的编号 |
中继描述 | 对该中继进行的描述 |
用户名 | SIP中继为注册模式时,该值为注册的用户名。如果SIP中继是非注册模式,这个值是无意义的为‘---’ |
中继模式 | 有 peer 和 access两种模式, peer to peer是对等模式,access 是接入模式 |
呼入认证方式 | 有通过密码和IP地址两种方式 |
连接状态 | 有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注册模式未注册上显示为故障) |
2.3.5 PRI呼叫统计
图 2-3-9 PRI中继呼叫统计
呼叫统计的描述
中继编号 | PRI 中继的编号 |
中继名称 | 用以识别中继的名称 |
当前呼叫数 | 当前的呼叫数量 |
总呼叫数 | 从系统运行开始到当前时间总的呼叫数量 |
呼叫接通率 | 接通的呼叫次数占总呼叫次数的比例 |
该页面的统计信息中还对呼叫拆线的原因值进行了统计, 常见的呼叫拆线的原因有: 正常的呼叫清除、呼叫拒绝、用户忙、无用户响应、无可用电路、未分配的号码、正常、未指定几种。
2.3.6 SS7呼叫统计
图 2-3-10 SS7中继呼叫统计
SS7中继呼叫统计的参数与PRI呼叫统计参数相同,可参考PRI呼叫统计数说明。
2.3.7 SIP呼叫统计
图2-3-11 SIP中继呼叫统计
SIP呼叫统计的描述
SIP 中继编号 | SIP 中继的编号 |
中继描述 | 添加一个描述,用以识别中继 |
当前呼叫数 | 正在进行的呼叫的链路数量 |
2.3.8 H.323呼叫统计
图2-3-12 H.323呼叫统计
H.323呼叫统计的参数与SIP呼叫统计的参数相同,可参考SIP参数统计说明。
2.4网络配置
图2-4-1网络配置页面
网络配置的描述
业务口(FE1) | IP地址 | 与FE1口端口对应,设置FE1端口的IP地址 |
默认网关 | 填写默认网关 | |
子网掩码 | 填写业务网口的子网掩码 | |
网管口(FE0) | IP 地址 | 填写网管网口的IP |
子网掩码 | 填写网管网口的子网掩码 | |
DNS 配置 | 主用DNS | 填写一个DNS服务器的IP地址 |
备用DNS | 填写一个备用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 |
注意:FE0口和FE1口的IP地址应设置在不同网段,网络地址设置完毕后重启网关,配置才能生效。
2.5 PRI配置
PRI配置包括PRI参数和PRI中继两种配置
图 2-5-1 PRI 配置
2.5.1 PRI 参数
图 2-5-2 PRI 参数
参数的描述
源号码方案 | 提供6种方案: 未知, ISDN/电话编号方案, 数据编号方案, 用户电报编码方案, 国内技术规范编码方案,专用编号方案 ,默认是ISDN/电话编码方案 |
源号码类型 | 提供了6种类型: 未知, 国际号码,国内号码,网络特殊号码,用户号,缩位号,默认是未知 |
允许显示号码屏蔽指示语 | 提供了4个选项:用户提供,不检查;用户提供,检查和发送;用户提供,检查和失败;网络提供,默认是用户提供,不检查 |
限制显示号码屏蔽指示语 | 提供了4个选项:用户提供,不检查;用户提供检查和发送;用户提供,检查和失败;网络提供,默认是用户提供,不检查 |
目的号码编号方案 | 提供6种方案: 未知, ISDN/电话编号方案, 数据编号方案, 用户电报编码方案, 国内技术规范编码方案,专用编号方案 ,默认是ISDN/电话编码方案 |
目的号码类型 | 提供了6种类型: 未知, 国际号码,国内号码,网络特定号码,用户号,缩位号,默认是未知 |
信息传输能力 | 支持语音和3.1khz 语音 |
2.5.2 PRI中继
图 2-5-3 PRI 中继
点击添加按钮添加PRI中继,在这里也可以删除或修改PRI中继。
图 2-5-4 添加 PRI 中继
PRI 中继的描述
中继编号 | PRI 中继的编号;当添加PRI中继时,系统自定义8个中继索引号,可以选择下拉列表中的0~7号(根据存在于MTG中的E1/T1物理端口号来选择)。建立中继编号后,在“E1/T1端口号”中填写相应的端口号,以便分配给E1/T1指定的中继;每个PRI中继对应于一个E1/T1端口,如果需要和几个E1/T1分享D通道,请将这几个E1/T1配置于一个中继编号,并指定一个E1为D通道(启用)。 |
中继名称 | 用于识别和描述 PRI 中继 |
接口标识 | 对外(交换机侧)识别PRI中继,这个号码通常从0开始 |
D通道 | 指出E1/T1是否有D通道,默认是启用D通道 |
E1/T1端口号 | 根据E1/T1端口位置序列排序,E1/T1端口号是有限的,通常从0开始 |
PRI标准类型 | PRI接口类型,有两种: ISDN 和QSIG; 默认是ISDN. |
接口属性 | 指出PRI网络的E1/T1的属性,被分为“用户侧”和“网络侧”。当实现PRI回路时,网络中E1/T1的属性在接收和发送侧必须是不同的 |
振铃信号 | 振铃信号包括Alerting 和 progressing |
2.6 SS7配置
SS7配置包括SS7中继、SS7链路、SS7电路和SS7电路维护
图 2-6-1 添加 PRI 中继
2.6.1 SS7中继
图2-6-2 SS7中继
图2-6-3 SS7中继添加
SS7中继添加
中继编号 | 7号协议的中继编号,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中继,通常一个DPC建立一个7号中继号,7号中继建立以后在“SS7中继电路”选项中设置E1/T1的SS7中继。 |
中继描述 | 值域类型为字符串,用于具体描述一个中继,以便于识别。 |
协议标准 | SPC types: ITU-T (14 bit), ANSI (24 bit), ITU-CHINA (24 bit) |
业务类型 | SS7业务类型: ISUP (ISDN 用户侧) 和 TUP (Telephone 用户侧) |
SPC(信令点编码 格式 | 包括Hexadecimal system 和ITU pointcode structure (decimal system) |
OPC(源信令点编码) | 源信令点编码,本端设备信令点编码,通常由运营商统一分配 |
DPC(目的信令点编码) | 目的信令点编码,对端交换机设备信令点编码,通常由运营商统一分配 |
网络标识 | 显示SS7的网络性质,包括International Network, International Standby, National Network, National Standby;默认是National Network(主要应用在中国,美国和日本),“International Network”通常用于办公室内部交换,其他的根据物理环境来选择。 |
发送SLTM(信令链路测试消息) | 信令链路测试消息,表示是否发送信令链路测试消息 |
注意:
1.如果协议标准选择了'ANSI'或者'ITU-CHINA',则SPC的长度是24位 2.如果协议标准选择了'ITU',则SPC的长度是14位 3.SPC长度表现在OPC/DPC的结构上;SPC模式指示OPC/DPC结构的不同输入格式 4.当SPC的长度是24位,并且选择ITU,OPC/DPC结构格式就是:x-y-z;x、y、z都是0-255之间的一个数字,如:22-222-77 5.当SPC的长度是24位,并且选择Hex,OPC/DPC结构格式就是:xyz;x、y、z必须是00-FF之间十六进制数值,如:33AA55 6.当SPC的长度是14位,并且选择ITU,OPC/DPC结构格式就是:x-y-z;x、z必须是0-7的十进制数值;y是0-255的十进制数值,如:6-222-3 7.当SPC的长度是14位,并且选择Hex,OPC/DPC结构格式就是:xyz;x、z必须是三位十六进制数值;y是8位十六进制数值,如:(202E)100 00000101 110 |
2.6.2 SS7链路
图2-6-3 SS7链路
图2-6-4 SS7链路添加
SS7链路参数描述
中继编号 | SS7中继的编号 |
链路编号 | 设备最大支持2条信令链路,这两条链路负载均分,当一条链路失效时,另一条链路将承担所有链路的工作直到失效链路恢复(主备)。 |
信令点编码 | 如果一个信令点建立了几条信令链路,那么每条信令链路的编码将从0开始。 |
E1/T1 端口号 | 表示建立SS7中继链路的E1/T1端口,规定根据E1/T1的物理位置执行每一个号码. |
时隙编号 | 表示建立7号链路的时隙,通常是16号或1号时隙,默认是16号时隙 |
2.6.3 SS7电路
图2-6-5 SS7电路
图2-6-6 SS7电路添加
CIC(电路标识码)是No.7中继电路对接时的重要参数,需要本局与对端局协商一致;若不一致,将很容易出现中继电路的单通故障。
SS7电路参数描述
中继编号 | SS7中继编号,由添加SS7 中继时生成 |
E1/T1端口编号 | 给SS7 中继指定E1/T1端口号,可将E1/T1分配到不同的中继 |
起始时隙 | 指定E1的电路起始时隙 |
起始电路识别码 | E1/T1口的起始线路编号 |
时隙总数 | E1共32个时隙,T1共24时隙 |
2.6.4 SS7电路维护
根据操作模式的不同,7号电路维护的对象分为两类:端口和信道。
图2-6-7 SS7电路维护-E1/T1
电路维护-E1/T1参数描述
操作模式 | 一种是E1/T1端口操作,一种是信道操作 |
端口 | 显示E1/T1端口号 |
协议类型 | ISUP或TUP |
状态 | 端口有16种状态,每一种状态对应一种颜色:激活、未启用、故障、远端告警、AIS告警、ISDN/SS7信令告警、帧同步、空闲、信道、占用、本端闭塞、远端闭塞、两端闭塞、正在闭塞、正在解闭塞、正在复原。 |
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管理这些端口:全选,反选,清除,闭塞,解闭塞,复原,取消。
图2-6-8 SS7电路维护-Channel
如果用户想要管理信道,请把操作模式选择为Channel。选择当前端口,用户将看到端口状态和协议类型。下面将显示时隙和信道状态。共有16种时隙状态,每一种状态对应一种颜色。
2.7 PSTN分组配置
2.7.1 E1/T1参数
E1/T1端口的时钟源可以选择“远端”或“本地”。如果选择E1/T1端口为端口0,当用户修改端口0时,端口0-3将跟着端口0一起改变。端口4-7跟着端口4一起改变。
图2-7-1 E1/T1参数
E1/T1参数描述
端口号 | E1/T1端口编号 |
E1/T1 | 工作状态是E1或者T1 |
PCM | 编码方式是PCMA或PCMU |
帧格式 | E1端口的帧格式有:DF, CRC-4, CRC4_ITU, 默认是CRC-4;T1的帧模式是:F12, F4, ESF, F72默认是F4 |
线路编码 | E1的线路编码是:NRZ, CMI, AMI, HDB3, 默认是HDB3. T1的线路编码是:NRZ, CMI, AMI, B8ZS, 默认是B8ZS |
线缆距离 | E1线对接时,线路长度会影响E1线上信号的强弱,那么根据信号的强弱(DB值)来选择长线或短线。 |
2.7.2编解码分组
图2-7-2编解码分组
编解码分组描述
编码组 | 用于配置语音编码参数, 通过它配置8组语音编码能力,每一组有不同的音频能力,如语音编码的优先级,包长度和是否支持静音抑制,适用于不同带宽的PSTN呼叫. |
编解码分组编号 | 语音能力的标准编号,总共8组, 0是默认的分组编号, 不能删除和修改 |
编码 | 支持4种音频编码, G711A/G711U/G729/G723 |
负载类型标识 | 每一种编码都有一个唯一的负载类型值,参考RFC3551 |
打包时长(ms) | 语音编码的打包时间,用户可以定义不同类型的编解码最小打包时间 |
速率(kbps) | 语音数据流比例 |
静音抑制 | 默认时不启用,若启用,则检测到静音超时后,释放通话占用的带宽 |
2.7.3拨号规则
图2-7-3拨号规则
拨号规则用于配置所拨号码,你可以配置不同的号码前缀,这些规则可以被拨号规则编号分为5组,0是默认的拨号规则组,不得删除。
注意:
1. 为确保每条规则的有效性,长匹配号码(前缀)规则拨号规则索引值需要小一点。
2. 最大号码长度是30,号码总长度的值包括前缀的长度,如前缀是0755,最大号码长度就是26,通配符“.”不包括在号码长度内。
图2-7-4添加拨号规则
拨号规则的描述
拨号规则编号 | 识别拨号规则的编号 |
索引 | 拨号规则优先级,根据拨号规则索引和前缀可以方便的搜索到已配置的拨号规则 |
前缀 | 号码前缀, "." 表示任何前缀号码 |
最小长度 | 接收号码的最小长度在0到30之间,如果接收的号码在大于等于最小长度,小于等于最大长度,号码将可用于接续呼叫,若达到最大长度,判定为接收号码完整,将不再接收新号码,立刻开始号码分析,如果还有号码持续被接收,系统将放弃这些号码。 |
最大长度 | 最大接收号码长度(0到30),如果接收的号码中这个长度内,号码将被收到,如果接收系统判定接收号码完整,将不再接收号码,立刻开始号码分析,如果有号码持续被发送,系统将放弃这些号码。 |
特别说明: 1.拨号规则可在管理配置中进行备份和还原。
2.“最小长度”与“最大长度”为可能的总号码长度减去前缀的长度。
3.若重叠收号时,被叫号码长度确定,则可将“最小长度”与“最大长度”设为相同数值,有利于加快接通速率。
4.前缀配置,兼容支持digit map模式。
拨号实例:
2.7.4拨号超时
图2-7-5拨号超时
图2-7-6添加拨号超时
拨号超时的描述
拨号超时规则编号 | 识别拨号超时规则的号码 |
描述 | 拨号超时的描述 |
前缀收号时长 | 从拨第一个前缀号码到收完号码前缀所需的最大时长 |
最小长度收号时长(收完前缀后) | 收完前缀后到收到最小号码长度之前的拨号超时时长 |
最大长度收号时长(收完最小长度后) | 收到最小号码长度之后到收到最大号码长度之前的拨号超时时长 |
2.7.5 PSTN规则
图2-7-7 PSTN规则
PSTN 规则用来配置PSTN电话号码规则及参数。
图2-7-8 添加PSTN规则
PSTN规则的描述
PSTN 规则编号 | PSTN规则编号 |
描述 | PSTN规则的描述 |
编解码分组编号 | 根据不同应用的PSTN呼叫,选择不同的编解码组,将支持不同的编解码能力 |
RFC2833 负载类型标识 | 默认是101 |
DTMF 发送模式优选、次选、末选 | DTMF有RFC2833/SIP INFO/Inband三种发送模式,系统可根据配置按优先级选择发送模式 |
拨号规则组编号 | 参考拨号规则,将拨号规则应用在PSTN呼叫中 |
拨号超时编号 | 参考拨号超时 |
重叠收号 | 默认不启用重叠收号,只有启用了重叠收号功能后,拨号规则和拨号超时配置选项才能起作用,否则无意义 |
删除电路识别码(CLI) | 默认不删除 |
向PSTN播放忙音 | 是否向PSTN端播放忙音 |
2.7.6 PSTN分组
图2-7-9 PSTN分组
图2-7-10 添加PSTN分组
添加PSTN分组需要填写三个参数,中继组编号、名称、时隙选择模式,最多可以添加16组数据。时隙选择模式指出一个中继组中E1/T1的时隙分配策略。与IP选路方式一样有四个选项:递增、递减、循环递增、循环递减。
2.7.7 PSTN分组管理
PSTN组配置可以将不同的E1/T1端口或同一端口的不同时隙组成一个PSTN中继组,用于路由配置。
图2-7-11 PSTN分组管理
图2-7-12 添加PSTN分组管理
PSTN分组描述
分组编号 | 为PSTN中继组选择一个分组编号 |
起始E1 | PSTN中继组中起始的E1端口号 |
终止E1 | PSTN中继组中结束的E1端口号 |
起始时隙 | 开始的时隙号,为一组中继分配一个精确的起始时隙 |
终止时隙 | 结束的时隙号,为一组中继分配一个精确的终止时隙 |
PSTN规则编号 | 参考PSTN规则 |
当跨E1端口操作时,不选择起始/终止时隙。
2.8 SIP配置
2.8.1 SIP参数
图2-8-1 SIP参数
SIP本地端口默认是5060,还可以设置SIP域名来代替SIP帐号。
2.8.2 SIP中继
图2-8-2 SIP中继
图2-8-3 添加SIP中继
SIP中继的描述
中继编号 | 编号范围1~99 |
中继名称 | 为该中继添加名称 |
对端地址 | 对端设备接口平台的IP |
对端端口 | 远端设备接口平台SIP的Q.931端口,默认是5060 |
本地域名 | 参考SIP参数里的本地域名 |
支持SIP-T | 可选,默认不支持 |
被叫号码域 | 选择从Request行还是从To头域获得被叫号码 |
注册到对端 | 由IETF工作组RFC3372定义,它是在SIP和ISUP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一个标准,默认是“YES”;如果SIP中继不支持,则设为“NO” |
呼入认证方式 | 用户可以选择认证的IP地址和密码,如果选择IP地址,从远端发起的呼叫将受制于域名或认证密码,仅判断IP地址是否合法;如果选择密码,将要设定认证密码 |
呼入并发呼叫控制 | IP到PSTN侧的并发呼叫默认没有限制,如果选择Yes,那么在出现的编辑框中输入限制并发呼叫的数量,最大是65535 |
呼出并发呼叫控制 | PSTN到IP 侧的并发呼叫默认没有限制; 如果选择Yes,在出现的编辑框中输入限制并发呼叫的数量,最大为65535 |
禁止呼叫 | 默认时是不启用的。如果选择启用,那么用户要编辑禁止呼叫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禁止IP到PSTN的所有会话。(从PSTN到IP的呼叫没有限制) |
检测中继状态 | 如果选择该项为是,设备将发送HEARTBEAT信息到对端来确保链路状态OK |
是否开通SIP 中继 | 设备是否启用SIP中继,选择“否”时SIP中继不启用 |
图2-11-1 SIP账户配置
图2-11-2 添加SIP账户
这个选项是当设备在注册模式下时,用来为设备的使用配置SIP中继账户。
SIP账户的描述
SIP账户编号 | SIP账户编号,在0-127之间 |
账户描述 | 描述该SIP账户 |
中继组编号 | 参考IP中继组,any表示任何中继组 |
SIP中继编号 | 对应SIP中继的编号 |
用户名 | SIP的注册用户名 |
密码 | 注册SIP账户的密码 |
确认密码 | 输入确认密码 |
注册周期(秒) | SIP注册时间间隔 |
2.9 H.323配置
2.9.1 H.323参数
图 2-9-1 H.323参数配置
H.323参数配置
呼叫模式 | 支持快速呼叫模式和常规模式,快速呼叫模式接通速率更快 |
呼叫信号端口 | 默认的呼叫信号端口是1720 |
启用H245通道 | H.245是H.323中的多媒体通信控制信令协议,其控制信息运行在H.245控制通道上。默认改通道永久开放。 |
DTMF发送模式 | 发送模式有两种:H.245 Alphabet和H.245 Signal,默认是H.245 Alphabet模式 |
建立H245 | 是否建立H245协议 |
建立H245阶段 | 建立H.245的阶段有三个:Call Connection, Signal Sending 和Proceeding,默认是Connect阶段 |
应答快起信道阶段 | 当呼叫模式处于快速呼叫模式时,应答阶段分为三个阶段:Call Connection, Signal Sending 和Proceeding,默认是Proceeding阶段 |
建立H245协商 | 是否建立H245,终端设备将发送H.245谈判消息进行协商 |
恢复默认配置 | 点击此按钮可将以上配置恢复出厂设置 |
2.9.2 H.323中继
图2-9-2 H.323中继
图2-9-3添加H.323中继
H.323中继描述
中继编号 | 最多可以添加63个中继 |
中继名称 | 为中继命名 |
对端IP | 设备对端接口平台的IP |
对端端口 | 设备对端接口平台端口,默认是1720 |
呼入并发呼叫控制 | IP到PSTN侧的并发呼叫默认没有限制,如果选择Yes,那么在出现的编辑框中输入限制并发呼叫的数量,最大是65535 |
呼出并发呼叫控制 | PSNT到IP侧的并发呼叫默认没有限制,如果选择Yes,那么在出现的编辑框中输入限制并发呼叫的数量,最大是65535 |
禁止呼叫 | 默认时是不启用的。如果选择启用,那么用户要编辑禁止呼叫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禁止IP到PSTN的所有会话。(从PSTN到IP的呼叫没有限制) |
是否开通H.323中继 | 配置完后是否启用H.323中继 |
2.10 IP分组配置
用户可以通过IP分组配置将SIP/H.323中继进行分组管理。
2.10.1 IP规则
图2-10-1 IP规则
图2-10-2 添加IP规则
IP规则的描述
IP 规则编号 | IP 规则的编号 |
描述 | IP规则的描述 |
在SDP中声明RFC2833 | 默认不支持 |
支持早期媒体 | 是否支持早期媒体,默认是支持的 |
PSTN呼入回铃音来源 | 选择呼入PSTN的电话回铃音的来源是本地还是对端IP 侧 |
IP呼入回铃音来源 | PSTN到IP的电话回铃音的播放, 如果设为本地,从设备播放,设为PSTN,将由被叫端播放 |
等待对端RTP流 | 如果设为否,呼叫过程中将自动发送RTP包;如果设为Yes,将等待先从对端发送RTP包,然后本端再发送RTP包 |
T.30 SDP 扩展类型 | T30在SDP中的扩展形式有两种:X-Fax和Fax |
2.10.2 IP分组
图2-10-3 IP分组
图2-10-4 添加IP分组
添加的IP分组包括IP组编号、名称、IP选路方式,总共可以添加16组数据。IP选路方式指明了在IP组中SIP中继的分配策略。有四个选项:递增(系统选择优先级时从最小的优先级开始选择);递减(系统选择优先级时从最大的优先级开始选择);循环递增(系统选择中继优先级时,总是从一个优先级到下一个优先级,如果最后一次选择了最大优先级,那么下一个号就是最小优先级号,如此循环);循环递减(系统选择中继优先级时,总是从一个优先级到下一个优先级,如果最后一次选择了最小优先级,那么下一个就是最大优先级号,如此循环)。
2.10.3 IP分组管理
图2-10-5 IP中继分组
IP中继组描述
分组编号 | IP中继组的编号 |
索引 | SIP中继的最高优先级是0,最低优先级是15 |
中继类型 | SIP或H323 |
中继编号 | 选择不同的SIP中继编号添加中IP分组中 |
IP规则编号 | 参考IP规则 |
2.11呼叫路由
2.11.1路由参数
图2-11-1 路由参数
呼入呼出电话的路由配置,越精确的路由配置,优先级的值越小;“Any”和“.”,可以匹配任何路由规则。
注意:
1. 配置路由时,从大的优先级值开始配置,避免再添加一个额外匹配的路由时,数据不能直接使用。
2. 配置路由时建议保存优先级值。
3.前缀配置还支持digit map
4.匹配的来源和目的,既可以支持分组也可以支持具体的某一条中继
2.11.2 PSTN->IP路由
图2-11-2 PSTN->IP路由
图2-11-3添加PSTN->IP的路由
PSTN->IP的路由用于路由从PSTN到IP的电话。
PSTN->IP的路由描述
索引 | 路由优先级值(0~255),“PSTN->IP的路由”优先级规则是根据索引值来设定的,参考拨号规则的索引 |
路由描述 | 为路由添加一个描述 |
来源类型 | 来源类型可以是PSTN分组,也可是中继(PRI或SS7中继) |
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Any表示任意中继组 |
PSTN中继 | 参考“PRI中继”或者“SS7中继”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匹配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何被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何主叫号码前缀 |
目的类型 | 目的类型了一是IP分组,也可以是中继(SIP或H.323) |
目的IP分组 | 参考“IP组”中的中继组编号 |
中继类型 | 这里的中继类型是IP侧的中继类型SIP或H.323 |
IP中继编号 | 中继类型为SIP中继时,可选的是SIP中继;中继类型为H.323中继时,可选的是H.323中继。 |
2.11.3 PSTN->PSTN路由
图2-11-4 PSTN->PSTN路由
图2-11-5添加PSTN->PSTN路由
“PSTN->PSTN路由”:路由从PSTN->PSTN的来电
PSTN->PSTN的路由
索引 | 路由优先级值(0~255),“PSTN->IP的路由”优先级规则是根据索引值来设定的,参考拨号规则的索引 |
路由描述 | 为路由添加一个描述 |
来源类型 | 来源类型可以是PSTN分组,也可是中继(PRI或SS7中继) |
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Any表示任意中继组 |
PSTN中继 | 参考“PRI中继”或者“SS7中继”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匹配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何被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何主叫号码前缀 |
目的类型 | 目的类型可以是PSTN分组,也可是中继(PRI或SS7中继) |
目的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中的PSTN分组 |
目的PSTN中继 | PRI中继或者是SS7中继 |
2.11.4 IP->PSTN路由
图2-11-6 IP->PSTN路由
图2-11-7 添加IP->PSTN路由
IP->PSTN路由用于路由从IP->PSTN的电话。
IP->PSTN的路由描述
索引 | 路由优先级值(0~255),“PSTN->IP的路由”优先级规则是根据索引值来设定的,参考拨号规则的索引。 |
路由描述 | 描述路由 |
来源类型 | 组或者IP中继(SIP/H.323) |
中继类型 | Any/SIP/H.323,“Any”表示任何中继类型,当设置为Any时,源中继编号将不会显示。 |
中继编号 | 中继类型为SIP中继时,可选的是SIP中继;中继类型为H.323中继时,可选的是H.323中继。 |
IP分组 | SIP/H323中继分组编号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的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意被叫号码 |
主叫码前缀 | 主叫号码的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意主叫号码 |
目的类型 | 目的类型可以是PSTN分组,也可是中继(PRI或SS7中继) |
目的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中的PSTN分组 |
PSTN中继 | PRI中继或者是SS7中继 |
2.11.5 IP->IP路由
图2-11-8 IP->IP的路由
图2-11-9 添加IP->IP路由
“IP->IP路由”:从IP侧发起呼叫转发到另外一个IP中继。
IP->PSTN的路由
索引 | 路由优先级值(0~255),“PSTN->IP的路由”优先级规则是根据索引值来设定的,参考拨号规则的索引。 |
路由描述 | 描述路由 |
来源类型 | 组或者IP中继(SIP/H.323) |
中继类型 | Any/SIP/H.323,“Any”表示任何中继类型,当设置为Any时,源中继编号将不会显示。 |
中继编号 | 中继类型为SIP中继时,可选的是SIP中继;中继类型为H.323中继时,可选的是H.323中继。 |
IP分组 | SIP/H323中继分组编号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的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意被叫号码 |
主叫码前缀 | 主叫号码的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意主叫号码 |
目的类型 | 目的类型了一是IP分组,也可以是中继(SIP或H.323) |
目的IP分组 | 参考“IP组”中的中继组编号 |
中继类型 | 这里的中继类型是IP侧的中继类型SIP或H.323 |
IP中继编号 | 中继类型为SIP中继时,可选的是SIP中继;中继类型为H.323中继时,可选的是H.323中继。 |
2.12号码变换
在导航树中选择“号码变换”,显示页面如下:
图2-12-1号码变换
号码变换配置用来设置被叫号码,用户可以灵活替代和删除呼入、呼出的电话号码。
注意:
- 优先级值越小,匹配越准确
- Any和“.”是默认配置,避免发生号码变换错误
- 配置数据时,建议保存优先级值
4.前缀配置还支持digit map
2.12.1 PSTN->IP被叫号码
图2-12-2 PSTN->IP被叫号码
图2-12-3 添加PSTN->IP的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PSTN->IP被叫号码”:替代PSTN侧的被叫号码
PSTN->IP的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索引 | 索引号在0~127之间 |
描述 | 描述PSTN->IP的号码变化规则 |
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any意味着任何中继组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被叫号码,比如0755表示匹配所有以0755开头的号码如075510086,95表示匹配以95开头的号码比如95556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主叫号码,比如主叫号码前缀138匹配类似1380013800类似的号码 |
左起删除的位数 | 从左开始删除被叫号码的位数,比如被叫号码为075510000,左起删除位数为4,那么被叫号码将变为10000 |
右起删除的位数 | 从右开始删除被叫号码的位数,比如被叫号码0755100009001,右起删除4位,则被叫号码变为075510000 |
添加前缀 | 添加一个被叫号码前缀,比如收到的被叫号码为114,添加前缀为010,那么被叫号码将变为010114 |
添加后缀 | 添加一个被叫号码后缀,比如收到一个被叫号码114,添加号码后缀118,那么被叫号码将变为114118 |
右起保留的位数 | 从右开始保留被叫号码的位数,比如收到被叫号码075510000,右起保留位数5位,那么号码将变为10000 |
2.12.2 PSTN->IP主叫号码
图2-12-4 PSTN->IP主叫号码变换
图2-12-5 添加PSTN->IP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PSTN->IP主叫号码变换规则描述
索引 | 索引号在0~127之间,“PSTN->IP源号码”优先级规则是由索引值的大小决定的,可以参考“拨号规则” |
描述 | 为号码变换规则添加一个描述 |
PSTN分组 | 参考“PSTN中继组”,“any”表示任意中继组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被叫号码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主叫号码 |
左起删除的位数 | 从左开始删除被叫号码,如原被叫号码时075588889021,左起删除的位数设为4,即删掉0755,被叫号码变为88889021 |
右起删除的位数 | 从右开始删除被叫号码,如原被叫号码时075588889021,右起删除的位数设为4,即删掉9021,被叫号码变为07558888 |
添加前缀 | 添加一个被叫号码前缀,如原始被叫号码是88889021,添加一个0598的前缀,被叫号码变成059888889021 |
添加后缀 | 添加一个号码后缀,如原始被叫号码是88889021,添加一个0598的后缀,被叫号码变成888890210598 |
右起保留的位数 | 从右开始保留被叫号码的位数,如原被叫号码是075588889021,右起保留的位数设为9,那么被叫号码就变成了075588889 |
其他的号码变换规则配置可以参考前两个配置项,它们的配置参数相同。
图2-12-6 PSTN->PSTN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7 PSTN->PSTN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8 IP->PSTN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9 IP->PSTN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10 IP->IP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11 IP->IP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2.11.2 PSTN->IP路由
图2-11-2 PSTN->IP路由
图2-11-3添加PSTN->IP的路由
PSTN->IP的路由用于路由从PSTN到IP的电话。
PSTN->IP的路由
索引 | 路由优先级值(0~255),“PSTN->IP的路由”优先级规则是根据索引值来设定的,参考拨号规则的索引 |
路由描述 | 为路由添加一个描述 |
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Any表示任意中继组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匹配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何被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何主叫号码前缀 |
目的IP分组 | 参考“IP组”中的中继组编号 |
2.11.3 PSTN->PSTN路由
图2-11-4 PSTN->PSTN路由
图2-11-5添加PSTN->PSTN路由
“PSTN->PSTN路由”:路由从PSTN->PSTN的来电,路由参数设定和2.11.2节相同。
2.11.4 IP->PSTN路由
图2-11-6 IP->PSTN路由
图2-11-7 添加IP->PSTN路由
IP->PSTN路由用于路由从IP->PSTN的电话。
IP->PSTN的路由
索引 | 路由优先级值(0~255),“PSTN->IP的路由”优先级规则是根据索引值来设定的,参考拨号规则的索引。 |
路由描述 | 描述路由 |
中继类型 | Any/SIP,“Any”表示任何中继类型,当设置为Any时,源中继编号将不会显示。 |
IP分组 | SIP/H323中继分组编号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的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意被叫号码 |
主叫码前缀 | 主叫号码的前缀,“.”是通配符,表示任意主叫号码 |
目的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中的PSTN分组 |
2.11.5 IP->IP路由
图2-11-8 IP->IP的路由
图2-11-9 添加IP->IP路由
“IP->IP路由”:路由从IP到IP的电话。IP->IP路由参数设置与2.11.4节相同,不再重复叙述。
2.12号码变换
在导航树中选择“号码变换”,显示页面如下:
图2-12-1号码变换
号码变换配置用来设置被叫号码,用户可以灵活替代和删除呼入、呼出的电话号码。
注意:
- 优先级值越小,匹配越准确
- Any和“.”是默认配置,避免发生号码变换错误
- 配置数据时,建议保存优先级值
2.12.1 PSTN->IP被叫号码
图2-12-2 PSTN->IP被叫号码
图2-12-3 添加PSTN->IP的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PSTN->IP被叫号码”:替代PSTN侧的被叫号码
PSTN->IP的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索引 | 索引号在0~127之间 |
描述 | 描述PSTN->IP的号码变化规则 |
PSTN分组 | 参考“PSTN分组配置”,any意味着任何中继组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被叫号码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主叫号码 |
左起删除的位数 | 从左开始删除被叫号码的位数 |
右起删除的位数 | 从右开始删除被叫号码的位数 |
添加前缀 | 添加一个被叫号码前缀 |
添加后缀 | 添加一个被叫号码后缀 |
右起保留的位数 | 从右开始保留被叫号码的位数 |
2.12.2 PSTN->IP主叫号码
图2-12-4 PSTN->IP主叫号码变换
图2-12-5 添加PSTN->IP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PSTN->IP主叫号码变换规则描述
索引 | 索引号在0~127之间,“PSTN->IP源号码”优先级规则是由索引值的大小决定的,可以参考“拨号规则” |
描述 | 为号码变换规则添加一个描述 |
PSTN分组 | 参考“PSTN中继组”,“any”表示任意中继组 |
被叫号码前缀 | 被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被叫号码 |
主叫号码前缀 | 主叫号码前缀,“.”表示任意主叫号码 |
左起删除的位数 | 从左开始删除被叫号码,如原被叫号码时075588889021,左起删除的位数设为4,即删掉0755,被叫号码变为88889021 |
右起删除的位数 | 从右开始删除被叫号码,如原被叫号码时075588889021,右起删除的位数设为4,即删掉9021,被叫号码变为07558888 |
添加前缀 | 添加一个被叫号码前缀,如原始被叫号码是88889021,添加一个0598的前缀,被叫号码变成059888889021 |
添加后缀 | 添加一个号码后缀,如原始被叫号码是88889021,添加一个0598的后缀,被叫号码变成888890210598 |
右起保留的位数 | 从右开始保留被叫号码的位数,如原被叫号码是075588889021,右起保留的位数设为9,那么被叫号码就变成了075588889 |
其他的号码变换规则配置可以参考前两个配置项,它们的配置参数相同。
图2-12-6 PSTN->PSTN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7 PSTN->PSTN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8 IP->PSTN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9 IP->PSTN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10 IP->IP被叫号码变换规则
图2-12-11 IP->IP主叫号码变换规则
2.13语音&传真
图2-13-1 语音和传真
语音&传真的描述
语音参数 | 语音中断保护 | 选择“是”,那么检测到呼叫静音时长大于RTP报文中断最大,则结束通话。 |
RTP报文中断最大时长(秒) | 静音的最大时长,默认为60秒 | |
PSTN 呼入增益 | PSNT呼入的增益 | |
PSTN呼出增益 | PSTN呼出的增益 | |
无应答超时时长 | PSTN呼入 | PSTN呼入时的无应答超时时长 |
IP呼入 | IP呼入时的无应答超时时长 | |
传真参数 | 传真模式 | 有两种传真模式:T.38/Pass-through; 默认是 T.38模式 |
传真发送增益 | 发送传真的增益 | |
传真接收增益 | 接收传真的增益 | |
打包时长 | 数据包打包时长 | |
数据包冗余帧个数 | RTP包冗余帧个数 | |
数据&传真权限控制 | 数据 | 是否允许控制语音数据 |
传真 | 是否允许控制传真数据 | |
DTMF 参数 | 信号时长 | 一个DTMF信号持续的时间长度 |
发送间隔 | 两个不同频率信号之间的间隔 | |
检测阈值 | 频率检测阈值 |
2.14维护
2.14.1参数管理
图 2-14-1 参数管理配置
参数管理描述
WEB 端口 | 本地WEB服务的默认端口,默认是80 |
Telnet 端口 | 本地Telnet设备默认端口,默认是23 |
启用SYSLOG | 默认是“No” |
Qos服务类型 | 是否启用Qos服务,默认不启用 |
启用NTP | 是否启用SNMP协议,默认时不启用 |
主NTP服务器地址 | SNMP管理主机的主IP地址,主机的IP地址将实现设备的监视和管理 |
主NTP服务器端口 | 管理设备的端口,为SNMP管理主机提供陷阱信息,默认是123 |
备用NTP 服务器地址 | 备份的SNMP的IP地址 |
备用NTP 服务器端口 | 备份SNMP的IP地址的端口 |
同步周期 | 系统检测的时间周期 |
时区 | 本地时区 |
2.14.2 SNMP参数
图2-14-3 SNMP参数
SNMP参数
启用SNMP | 是否启用SNMP功能 |
SNMP服务器地址 | 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 |
监听端口 | 默认的监听端口是162 |
只读共同体字符串 | 定义一个只读共同体 |
读写共同体字符串 | 定义一个读/写共同体 |
受限共同体字符串 | 定义一个受限共同体 |
2.14.3 数据备份
图 2-14-4 数据备份
通过数据备份将数据库、拨号规则、系统日志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上。
2.14.4 数据还原
图 2-14-5 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的描述
数据库 | 点击“浏览”选择数据库文件,然后点击“开始上传” |
拨号规则 | 点击“浏览”选择拨号规则文件,然后点击“开始上传” |
2.14.5 版本信息
图 2-14-6 版本信息
版本信息里描述了程序、数据库和Web文件的版本、编译日期和时间信息。
2.14.6 软件升级
图 2-14-7 软件升级
软件升级描述
程序 | 点击“浏览”选择固件然后点击“开始上传”,上传完成后等待约1分钟,返回加载页面上传WEB文件 |
Web | 点击“浏览”选择Web软件然后点击“开始上传”,web文件上传后等待约30秒后重启 |
2.14.7密码修改
图 2-14-8 修改密码
为确保系统安全,进入配置页面后可以修改登录密码。
2.14.8 重启设备
图 2-14-9 重启设备
点击重启后,会弹出一条信息“你确定吗?”点击“是”即可重启设备。
3.常见问题
3.1 如果修改或忘记了IP地址如何重新获得?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IP地址:
1) 将PC与设备的串口连接起来,波特率设为9600bps,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telnet/web登录密码,如果重新设置过,缺省密码为"admin"。进入命令行后用户可以输入命令"show int"重新获得 IP。
3.2 设备物理连接正常,但网络不通或网络通信不正常
1) 通过查看设备WAN口和LAN口的指示灯,判断物理连接状态,从而确定网线是否可用。
2) 确保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或集线器)支持 10M/100M 自适应带宽。否则,将设备直接连接到PC,登陆WEB,然后在“本地连接”项选择正确的以太网模式。
3) 检查是否有LAN口与已有的IP地址相冲突了。
4)使用串口登录,在enable模式下查看IP和掩码是否正确,并ping同网段的计算机或设备,看是否能通。
3.3 设备不能注册
如果Run 指示灯慢速闪烁则意味着设备未注册。
1)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工作,配置是否正确;
2)检查LAN防火墙是否设置不正确(如:是否限制网络通信);如果是,则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
(2.1)要求网络管理员打开设备的网络通信限制(这是个特殊的设备,不用担心病毒入侵);
(2.2)使用设备隧道(通过WEB配置,也请注意,打开隧道将影响语音质量,所以尽量不要使用,参考WEB配置界面描述);
4)检查对接SIP PROXY平台的本地网络环境是否比较差,如果是这样,请检查本地网络或联系服务提供商;
5)如果已进行了以上步骤,设备仍不能注册,请联系设备供应商。
4. 术语
- 基群速率接口(Primary rate interface)
- 免打扰( Do-not-Disturb)
- 灵活的号码融合(Fixed Mobile Convergence)
- 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双音多频(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
- 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 :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 RFC3489规定的一种NAT穿透方式(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
- 语音交互式应答(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 国际电话用户认证号(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 国际电话设备认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 网络隔离区(Demilitarized 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