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 M-LAG 实验

实验拓扑

图 1-1

注:如无特别说明,描述中的 R1 或 SW1 对应拓扑中设备名称末尾数字为 1 的设备,R2 或 SW2 对应拓扑中设备名称末尾数字为 2 的设备,以此类推;此实验需要在模拟器中使用交换机型号 S6850


实验需求

  1. SW3 为接入交换机,连接 PC5 在 VLAN 10,连接 PC6 在 VLAN 20,SW3 双上行连接到两台核心交换机
  2. SW1 和 SW2 为核心交换机,配置 M-LAG,并作为 VLAN 10 和 VLAN 20 的三层网关,下行跨设备聚合对接接入交换机 SW3。上行不配置 M-LAG,分别通过两条链路接入到路由器 R1

实验解法

  1. 在 SW3 上创建 VLAN 10 和 VLAN 20,连接 PC5 和 PC6 的接口分别以 Access 类型接入到 VLAN 10 和 VLAN 20,步骤略

  2. 为 PC 配置 IP 地址和网关,步骤略

  3. 配置 SW1 和 SW2 形成 M-LAG 系统

    步骤 1:修改 SW1 系统 MAC 地址为 1-1-1,系统编号为 1,优先级 4096

    [SW1]m-lag system-mac 1-1-1
    [SW1]m-lag system-number 1
    [SW1]m-lag system-priority 4096
    

    步骤 2:在 SW1 上配置 G1/0/1 口为 Keepalive 接口,Keepalive 源地址为本端 1.1.1.1,目的地址为 SW2 的 1.1.1.2,并在 MAD 中排除 Keepalive 接口

    [SW1]m-lag keepalive ip destination 1.1.1.2 source 1.1.1.1
    [SW1]interface g1/0/1
    [SW1-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mode route
    [SW1-GigabitEthernet1/0/1]ip address 1.1.1.1 24   //Keepalive 接口 IP 地址可自定义网络中未使用的地址,双方 Keepalive 口地址需要在同一网段
    [SW1]m-lag mad exclude interface g1/0/1
    

    步骤 3:在 SW1 上把 F1/0/53 和 F1/0/54 口加入到 BAGG1 动态聚合口,并把该聚合口配置为 SW1 的 Peer-link 口

    [SW1]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1-Bridge-Aggregation1]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SW1]interfac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优质网络系统领域创作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