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复习小结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研究思路

首先我们找一个模板,比如 ISO/OS五层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研究:

1、每一层是如何划分的

2、每一层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3、为了实现服务,设计的协议是什么样的。

然后我们学习一个实例(比如:TCP/IP协议集)

找到模板和层级的对应关系,就能知道对应服务。


 

计算机网络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1. addressing                 编址机制
  2. date transfer              数据传输
  3. error controlling         差错控制(检测和恢复)每一层需要做
  4. sequence controlling 顺序控制
  5. flow controlling          流量控制 MTU最小流量传输单元
  6. 拆分和重组
  7. 复用解复用比如10个用户同时分发。

几个概念什么是协议

计算机网络同等层次中,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协议的组成

语法: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对应的结构,传输的格式。

语义:由发出的 命令请求,完成后的动作和回送的响应组成的集合。

实时关系:有关事件顺序的说明

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PDU

对等层级的实体为实现协议所交换的信息单元

什么是接口

为层与层之间的交互时的 提供 调用服务

什么是接口数据单元IDU

上层调用下层信息的时候 提出要求,下层会按照要求加入控制信息。所以从上到下是层层封装的过程

什么是服务

就是一些功能,一般是提供接口

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

上层提交给下层的时候    提交的服务数据单元。

网络体系中连接的方式(下层给上层提供的服务类型)

  1. 有连接的方式。          生活中打电话的模式,数据发现之前要先建立连接
  2. 无连接的方式。           IP协议生活中寄信的模式
  3. 其中还有包括有确认和无确认的综合。。有确认无连接,有确认有连接。

网络中的应答方式

针对三种情况(数据正确到达,数据错误到达,数据没有到达)的不同应答方式

正向应答:接收方收到正确的消息的时候产生应答

发送方:发送序号;接收方:应答序号,期望序号(使用循环序号计数---为了序号占位统一)

负向应答:对错误的到达数据进行应答。如图中(1)和(2)对换

弊端:1、发送方只能通过“计时器超时”判断数据以及正确到达。由于计数器时长会造成协议的延时比较长。2、当数据丢失或者应答方的回复数据丢失,都会被认为数据正确了。

双向应答:对错误和正确的情况都有应答,需要表示正确收到还是错误的收到需要增加一位。增加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负担。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模型各层介绍

下图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模型

局域网的层级

物理层接口标准(点对点的输出问题)

功能:俩个网络设备之间 提供 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ISO、OSI关于物理层的定义: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目的是启动、维护和关闭数据链路实体之间进行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也可以通过中继系统----对信号的有放大作用。中继系统内的传输也在物理层)

研究内容:物理连接的启动和关闭了,正常数据的传输,以及维护管理。

数据链路层( 解决点对点的传输问题)

解决点对点的帧(byte流进行组装-一般是增加冗余字段,封装成帧)传输问题:物理介质之间的俩个节点的问题 point to point

加强物理层的功能,解决物理层出现的误码率的问题,等可靠性问题,为上层提供一个可靠的,无错的数据传输服务。

协议

面向位的通讯协议HPLC,面向字符的通讯协议PPP协议

任务

  1. 物理...
  2. 二进制位流组装增加了协议控制信息形成组。给网络层  Framing
  3. 定界和同步 

Framing方法:字符计数法,

  1. 差错控制 (检测和恢复)
  2. 流量控制  方式:发送方降低符合接收方处理能力。大部分采用检测和重发的方式解决。
  3. 信道的访问控制

网络层 

调用数据链路层的服务,把源节点产生的数据转发到目的节点。解决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问题。注意: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的协议设计会更加复杂些。

主要的功能和服务

  • 路由选择(路由表包括目的节点和下一个节点地址,一般使用逻辑地址比如ip地址,不采用逻辑地址,ARP就是ip地址和物理地址转换的协议)
  • 数据分组转发
  •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TCP是由源节点报告拥塞情况,由源节点响应拥塞解决的。
  • 差错检测和回复
  • 审计:流量统计和记账

广域网的层级

传输层Transport(承上启下)

功能

为源端主机到目的端主机提供可靠地、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数据传输服务。

  • 屏蔽不同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上层不受到通信子网技术变化的影响。
  • 弥补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间差异,比如TCP协议的为了给上层提供可靠地服务,弥补IP协议无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还有缓存视频资源也是这个道理。
  • 提供进程级通信能力,端口号标识了进程

会话层

建立、管理和中止俩台机器应用程序之间的回话。如断点续传。

表示层

处理被传送数据的标识问题,即信息的语法和语义。次层现实中没有协议,而与应用层合并

应用层 

协议的种类繁多

功能

  • 识别并证实目的通信方的可用性
  • 使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同步
  • 判断是否为通信过程申请了足够的资源

TCP/IP协议集 

IP协议

不可靠、无连接的方式连接

IP地址的组成:都是32位

网络号+主机号,是点分割的十进制表示,如192.168.12.35

种类:分为A,B,C,D,E类,其中D类用于多播组的特殊定义,E类地址保留备用。

子网 

减少共享介质的访问冲突问题

把主机号拿出几位作为子网号。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的是网络号,通过路由表知道主机所在网段,继而通过广播的方式接收到消息。

DNS域名解析

IP分组和转发

 ip的分组的格式图

  • 总长度16bit
  • 标识域 16bit 用来唯一标示IP分组,用于分组和重装
  • 标志位   a、DF(Don't Fragment)标示是否允许分段  b、MF(More Fragments) 表明是否有后续分段。
  • 段偏移量  标示报文片在原始报文中的位置(相对第一个分组的偏移的位置)
  • 生存期(time to live) 8bit,用于指定IP分组在网络中传输的最长时间,IP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1
  • 协议域(protocal)上层为哪种传输协议
  • 头检验和   对ip头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收到了正确的分组
  • 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路由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