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web框架学习(五、请求钩子与上下文)

请求钩子

请求钩子是通过装饰器的形式实现,Flask支持如下四种请求钩子:

  • before_first_request
    • 在处理第一个请求前执行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url_for

app = Flask(__name__)

# 在第一次请求之前调用,可以在此方法内部做一些初始化操作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第一次请求之前调用:before_first_request")

  • before_request
    • 在每次请求前执行
# 在每一次请求之前调用,这时已经有请求了,可以在这个方法里面做请求的校验
# 如果请求的校验不成功,可以直接在此方法中进行响应,直接return之后那么就不会执行视图函数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在每次请求之前都被执行"""
    print("在每次请求之前都被执行:before_request")
    # if 请求不符合条件:
    #    return "内容"

  • after_request
    • 如果没有抛出错误,在每次请求之后执行
    • 可以接受一个参数,视图函数作出的响应
    • 在此函数中可以对响应值在返回之前做最后一步修改处理
    • 需要将参数中的响应在此参数中进行返回
# 在执行完视图函数之后会调用,并且会把试图函数所生成的响应传入,可以在此方法中对响应做最后一步处理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return response

  • teardown_request
    • 在每次请求之后执行
    • 接受一个参数:错误信息,如果有相关错误抛出
    • 工作在非调试模式时 debug=False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handle_teardown_request(response):
    """在每次请求 (视图函数处理)之后都被执行,
     无论视图函数是否出现异常,都被执行,
     工作在非调试模式时 debug=False
    """
    path = request.path
    if path == url_for("index"):
        print("在请求钩子中判断请求的视图逻辑: index")
    elif path == url_for("hello"):
        print("在请求钩子中判断请求的视图逻辑: hello")
    print("teardown_request 被执行")
    return response

@app.route("/", methods=["GET"])
def index():
    a += 1
    return "index"

@app.route("/index", methods=["GET"])
def index1():
	return "index1"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下文

  • 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
    flask 中,可以直接在视图函数中使用 request 这个对象进行获取相关数据,而 request 就是请求上下文的对象,保存了当前本次请求的相关数据,请求上下文对象有:requestsession
    • request
      • 封装了HTTP请求的内容,针对的是http请求。举例:user = request.args.get(‘user’),获取的是get请求的参数。
    • session
      • 用来记录请求会话中的信息,针对的是用户信息。举例:session[‘name’] = user.id,可以记录用户信息。还可以通过session.get(‘name’)获取用户信息。
  • 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 request 获取当前的应用,它是伴 request 而生,随 request而灭的。
    应用上下文对象有:current_appg
    • current_app
示例
创建current_app_demo.p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current_app

app1 = Flask(__name__)
app2 = Flask(__name__)

# 以redis客户端对象为例
# 用字符串表示创建的redis客户端
# 为了方便在各个视图中使用,将创建的redis客户端对象保存到flask app中,
# 后续可以在视图中使用current_app.redis_cli获取
app1.redis_cli = 'app1 redis client'
app2.redis_cli = 'app2 redis client'

@app1.route('/route11')
def route11():
    return current_app.redis_cli

@app1.route('/route12')
def route12():
    return current_app.redis_cli

@app2.route('/route21')
def route21():
    return current_app.redis_cli

@app2.route('/route22')
def route22():
    return current_app.redis_cli
"""
ps 以下是通过终端命令执行
运行
export FLASK_APP=current_app_demo:app1
flask run
访问/route11 显示app1 redis client
访问/route12 显示app1 redis client
export FLASK_APP=current_app_demo:app2
flask run
访问/route21 显示app2 redis client
访问/route22 显示app2 redis client"""

作用
current_app 就是当前运行的flask app,在代码不方便直接操作flaskapp对象时,可以操作current_app就等价于操作flask app对象

  • g对象
    g 作为 flask 程序全局的一个临时变量,充当中间媒介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它在一次请求调用的多个函数间传递一些数据。每次请求都会重设这个变量。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g

app = Flask(__name__)

def db_query():
    user_id = g.user_id
    user_name = g.user_name
    print('user_id={} user_name={}'.format(user_id, user_name))

@app.route('/')
def get_user_profile():
    g.user_id = 123
    g.user_name = 'itcast'
    db_query()
    return 'hello worl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