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科研知识

科研知识积累

文献检索

全文数据库与引文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提供论文的检索与下载, 而引文数据库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只提供题录、摘要的二次文献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
  1. ScienceDirect是全球最大科技文献出版发行商Elsevier公司的核心产品, 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且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 无需注册账号,读者可以免费在线阅读并下载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文章.
  2. PubMed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于2006年开发的生物医学文献免费检索系统,是国内查阅生物医学相关文献最常用的数据库。
    PubMed虽然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可以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但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而只提供指向全文(付费或免费)的链接。研究人员可以从PubMed上获取目标论文的题目后再打开SCI-HUB检索,就可以免费下载和查看论文全文.
  3. 还有某些研究方向的全文数据库: 比如是偏理的专业可以从web of knowledge开始,偏工的专业可以从scoups或ei开始,偏医可以从pubmed开始,化工可以从scifinder,reaxys开始.
  4. Web of Science: 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最重要数据库集成平台。它收录了全球最高水平的权威学术期刊、专著和会议,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并且具有强大的引文索引功能和学术影响力评价功能。著名的SCI其实是WoS核心收录中的一个数据库,也是最权威的一个数据库. WoS除了提供上述收录数据库外,还提供多个文献计量学评价工具,包括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期刊引用报告)、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基本科学指标)、InCites。JCR是基于WoS引文数据的期刊评价工具. ESI是基于WoS中的SCIE和SSCI这两个数据库的深度分析研究工具,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于评价学术机构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InCites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的引文数据进行出版物计数和指标计算,从而进行科研评价,数据每月更新. 参考:【必读】Web of Science各数据库及学术影响力评价工具.
引文数据库

国际知名的三大检索系统介绍:

  1.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1961年创办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均将论文被SCI收录和引证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SCI收录期刊的审核标准严格,发稿周期也比较长。

  2. EI, Engineering Index, 工程索引;
    EI于1884年创立,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适合工程技术领域人员发表文章.

  3. CPCI,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科技会议录索引;
    CPCI是美国科技信息所(ISI)出版的会议录索引数据库, 聚焦于检索国际著名会议、座谈会、研讨会及其他各种会议中发表的会议录论文的文献信息和著者摘要的多学科数据库, 原也称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后续,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 ISI又将CPCI-Science(科技会议录索引)和CPCI-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录索引)两大会议录索引集成为ISI Proceedings, 两大会议录共用一个检索平台WOSP(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

文献检索技巧

  • 基本只考虑10年内的文献;
  • 中文文献, 用CNKI, 学位论文只看博士论文, 期刊论文只看核心/EI收录的;
  • 英文文献, 用Web of Science(包含SCI索引论文), 少用Engineering Village, 好的论文一般都是SCI和EI双索引, 只有EI索引的论文一般是会议论文, 学术水平普遍不高, 下载英文学位论文可以通过ProQuest数据库;
  • 如何找到好的文献: 通过找好的期刊, 好的研究人员.
  • 文献的类型: 教材, 专著, 论文. 教材是基础, 包含相关研究领域基本成熟的概念和方法的介绍. 专著是编者围绕某个专题做深入细致地探讨,并会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做广泛调研, 特点是全面, 篇幅较长, 另外作者也会在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它可以全面完整地告诉你该领域已被广泛认可的研究理论, 推断和研究方法有哪些. 杰出的研究者在科研生涯中往往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思路和知识体系架构, 这些东西由于题材和篇幅的原因, 他不会在一些论文中表述, 但在专著或者综述类文章中, 他往往会去总结和提炼现有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和关系. 所以补基础就读教材, 系统了解领域知识架构就读专著或者综述类论文, 学习研究方法, 实验涉及就读单篇论文.
  • 好的期刊, 看它的影响力因子(Influence Factor), SCI区间等;
  • 好的研究者, 看他发的论文的引用量和数量, 是否是某知名会议的invited speaker, 是否属于知名研究机构或院校;
  • 刚接触某一新领域, 尝试看看一些经典文章, 先看文章Introduction部分, 看不懂, 就先去追它的参考文献, 特别是综述类参考文献, 从中了解本领域的整体状况.
  • 文章的引用量评判标准和研究领域和发文时间相关, 并不是引用量多的一定比引用量小的好, 比如教育类论文普遍比理工类论文引用量高, 一篇刚发表一年的论文和已经发表20年的论文的引用量肯定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 DOI: 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可作为文章在网上的唯一标识符
  • 论文略读的顺序: 标题 → \rightarrow 摘要 → \rightarrow 插图 → \rightarrow 结论;
  • 一个科研方向上, 大部分的文献价值是不大的, 他们只是停留在使用工具做一些小修小补, 把一个工具翻来覆去在多类相似问题上用很多遍, 或者在一个问题上用类似方法做很多遍.
  • 遇到某领域感兴趣的杰出研究者, 可以关注其主页内容, 订阅RSS等

如何判别论文的质量

期刊论文看是否被SCI, EI检索, SCI进入网站Web of Science, EI进入engineering vallage搜索,是否有相关论文. 如果是SCI,且是期刊论文,那么可以查看该期刊所属的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如果是会议论文,那么就要判断会议的优劣。会议接受的论文有些文章仅在会议上进行宣读,不进行出版,有些会以论文集的方式出版。会议论文的内容通常是介绍研究工作的初步发现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创新思想,是个未完成版,页数没有期刊论文那么多。判断会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察看:

  1. 查找会议历年讲者名单。较好的会议会请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来做演讲和报告;
  2. 会议文章的引用量。可以查询下往届会议中部分文章的被引率,或者在谷歌学术上查看;
  3. 参会人员。参会人员来自不同国家的越多,质量相对更高。
  4. 会议的主办方和赞助方。例如国外的IEEE、IFAC,国内的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此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举办的国际会议也是有保障的。
  5. CCF推荐的会议,A类和B类都是较好的会议,当然其推荐不尽合理完整;
  6. 查看相关指标:CCF的评级;Core Conference Ranking的评级;Google学术的H-5指数;影响力指数;会议的录取率;

如何获取SCI期刊论文

一般来说,SCI论文会首先发表在期刊官网上,等期刊的编辑人员将期刊递交给SCI审核入库后,论文才能在SCI数据库中被检索到,这一个周期通常在2个月左右.
论文被SCI收录后,可在Web of Science网站上进行检索。web of science 网站: https://www.webofscience.com/, 进入其网页之后发现需要登陆才能使用其检索功能, 这时选择组织机构登陆, 选择对应的高校或者研究机构, 然后跳转到登陆界面登陆即可. 个人登陆的话猜测可能要在校园网内才行.

另外学术论文检索网站也可以检索SCI论文,例如CNKI,万方数据等。以CNKI为例,在页面内选择高级检索跳转至检索页面后,选择"学术期刊", 然后会显示 勾选选项“SCI来源”,勾选即可。CNKI可以查到绝大部分的SCI论文,但是不如Web of Science和Sciencedirect收录的全面,上述两个网站,一个是SCI的官网网站,一个是专门收录SCI论文的网站。在收录领域完全覆盖的同时,更新的速度快。两个网站的检索论文方式差不多,以Web of Science为例, 登陆官网后在数据库中选择“Core collection”,在搜索框内输入期刊名、刊号等相关信息。

文献阅读

  • 在阅读的过程中, 会经常遇到一些读不懂的地方, 对于这些屡次尝试都不能读懂的地方, 可以先舍去, 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先阅读后续的内容或其他能够读懂的内容. 随着你研究的深入, 你自然会读懂的这些内容.
  • 精度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摘要,然后从文章第一句开始,全文读下去。在intro那里,可以忽略一些对于你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如果你有心,可以稍微关注一下他们列参考文献的时候,都喜欢用哪几篇,如果没读过可以去看看. Intro不能都忽略,通常第二段开始就进入了核心:为什么要研究当前的这个问题? 学术界存在哪些争议? 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者哪个应用被这个问题卡住了脖子? 这个地方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和层次,也决定了这个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读intro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作者是怎么引出他的工作的: 逻辑是否通顺; 是否层层递进. 看完Intro后, 你应该能够明白这个工作的出发点,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主要发现和意义在哪里. intro看完了,这个文章基本就懂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更多的是一些技术和细节问题.

文献撰写

参考文献引用说明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常用的引用格式:

  1.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国内期刊, 论文使用;
  2. APA格式引文, APA格式指的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出版的《美国心理协会刊物准则》. 特点是会把年份用括号括起来;
  3. MLA是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的缩写,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

国标中的缩写含义:
M —— Magzine, 专著、普通图书
C —— Collected papers, 论文集
N —— Newspaper, 报纸文章
J —— Journal, 期刊文章
D —— 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
R —— Research report, 研究报告
S —— Standard, 标准
P —— patent, 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其他相关知识

arXiv

arXiv is a free distribution service and an open-access archive for nearly 2.4 million scholarly articles in the fields of physics,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quantitative biology, quantitative finance, statistic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science, and economics. Materials on this site are not peer-reviewed by arXiv.

arXive上的论文可能是预印本, 预印本(Preprint)指尚未经过同行评议,没有在正规科学期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初稿. 它可以是完全没有投稿的论文,或者是投稿了但并未被期刊接受(正在评审等环节、或已经拒稿)的论文, 因此其质量完全没有保证.

发表在arXiv上的作用:

  1. 声明自己科研工作的原创性;
  2. 通过邮箱收到同行学者对自己成果的相关反馈意见;
  3. 一些学术期刊编辑人若觉得你的工作做得不错, 他们也会通过邮件邀请你投他们的期刊;

实用工具与技巧

  • 小工具: wormhole: 基于网页的快速临时文件传输,轻巧高速没有门槛。免费上传10GB以内的文件.
  • SCI-HUB可以用来下载外文期刊文献, 是一位俄罗斯人开发, 其原理是使用RVPN借用各个学校的权限事先文献的免费下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