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知识精解-物料需求计划MRP-概览

由于个人时间有限,博客内容更新较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wUcg5JxVA1CJOVsSu_Zvg

 

大家可以关注我个人公众号,所有分享内容,会在公众号第一时间推送,且阅读排版更好。

愿大家的学习,轻松且愉快。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希望转发关注,谢谢。

 

 

导读:

从本篇开始,我们介绍一些关于MRP(物料需求计划)内容。

MRP是SAP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需结合整个后勤模块知识。

MRP相关的核心知识主要涉及PP/MM两个模块,以及其他后勤模块集成联动相关。

基于此情况,我将尽量采取分体系,分层级,分知识点的方式去介绍,保证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种阅读逻辑的连贯性,从而降低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所分享内容的易读性。

 

正文:

 

1.MRP的概念

什么是MRP?

MRP(Materail Requirment Planing)物料需求计划。那么,什么是物料需求计划,简言之,对企业所有的物料需求,进行统一计划与管理。

 

MRP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企业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统一管理的目的是什么?MRP的主要目的如下:

  • 保证物料的可用性

简单来说,保证企业在需要某物料的时候,此物料必须在仓库里存在,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等业务的正常运转。为保证的企业在运转时,能够及时有物料存在,其相关的物料需求,就需要统一的计划与管理了。

 

  • 尽可能优化减少企业的成本

如果仅仅是保证生产销售时物料的及时可用,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大规模采购的模式,进而保证物料的可用。但实际上,企业肯定不会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会导致库存成本过高,物料损耗过大,同时会导致大量的资金占用,会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所以MRP最终目的是,在保证日常业务正常运转中,尽可能地减少库存成本,优化后勤流程,保证企业以更小的成本进行运转。

 

2.MRP的整体流程

在MRP的概念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了MRP的目的,那么,在SAP系统​中,这些MRP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呢?接下来,我们介绍MRP的整体流程。

 

如下图所示,MRP在SAP系统中的基本逻辑是:根据需求计划运行MRP,最终形成计划订单,再根据物料是内部生产还是外部采购,将计划订单转成生产订单,或者是外部采购所用的采购申请、计划协议。

在内部生产过程中,系统为计划生产的数量创建计划订单。完成计划后,系统将计划订单转换为生产订单。然后,系统将计划订单中的相关需求,转换为生产订单中的预留。也就是图中所提到的相关需求部分,实际上就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预留。

在外部采购过程中,系统可以针对外部采购数量,创建计划订单或采购申请;如果在货源清单中维护了与MRP相关的计划协议,在运行MRP时,可以设定参数,让系统生成计划协议。注意,MRP要生成计划协议,需要维护相关的货源清单,并标记与MRP相关的设置,这里,我们会在以后详细介绍。

 

很明显,根据上述的逻辑,SAP系统会根据MRP的运行,保证企业能够根据销售等相关独立需求,清楚地监控和管控自己的库存,采购需求,生产计划等,从而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那么,在SAP系统中,MRP该如何运行,有多少种运行方式等,才能保证实现MRP的目的?这个问题在我们完全分享完整个MRP相关内容后,就有清晰答案了。

 

3.SAP系统中MRP启用的前提设置

​为了能够在SAP系统中,全面地使用MRP功能,我们需要在系统中进行以下的特定设置:

 

3.1.工厂级别的设定:

 

设定1:针对各个工厂激活MRP功能的使用设定。

 

配置路径:SPRO 物料管理 基于消耗的计划 计划 激活物料需求计划

设定2:激活工厂参数

 

在这个设置中有很多参数,比如跑MRP时系统生成计划订单的编号范围,外部采购的相关默认值等,都可以在这里设置。一般我们采用SAP的默认设置即可,如有需要,可以有针对地进行修改。

 

配置路径:SPRO 物料管理 基于消耗的计划 工厂参数 执行工厂参数总体维护

 

3.2.物料级别的设定:

如果需要成功地运行MRP,除了对针对相应工厂进行设置,同时,也需要针对工厂业务覆盖下的单个物料进行设置。

关于物料是否参与运行MRP,主要有两个设置:

 

  1. MRP1视图下的"MRP类型"

MRP类型的选择,决定了此物料,将以何种方式运行MRP,或者不参与运行MRP。

如下图所示,如果MRP类型选择ND,则此物料不运行MRP,如果选择其他类型,将根据其他类型所包含的参数设定运行MRP。

b.MRP1视图下的"特定工厂的物料状态"

物料主数据状态,这个字段的配置中,就包含了物料在运行MRP时,是否会报错的设置。这个设置,我们以后在详细介绍。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特定工厂的物料状态”,也用于决定,此物料是否允许参与MRP的运行。

  • 16
    点赞
  • 14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物料需求计划(简称为MRP)与主生产计划一样属于ERP计划管理体系,它主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物料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无论是对独立需求物料,还是相关需求物料物料需求计划都要解决“需求什么?现有什么?还缺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等几个问题。它是一个时段优先计划系统,其主要对象是决定制造与采购的净需求计划。它是由主生产计划推动运行的,但反过来,它又是主生产计划的具体化和实现主生产计划的保证计划。     由于物料需求计划是把主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分解为各个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件的采购计划,因此,制订物料需求计划前就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数据:第一项数据是主生产计划,它指明在某一计划时间段内应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和备件,它是物料需求计划制订的一个最重要的数据来源。第二项数据是物料清单(BOM),它指明了物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它是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中最为基础的数据。第三项数据是库存记录,它把每个物料品目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受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来。第四项数据是提前期,决定着每种物料何时开工、何时完工。应该说,这四项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或任何一项中的数据不完整,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都将是不准确的。因此,在制订物料需求计划之前,这四项数据都必须先完整地建立好,而且保证是绝对可靠的、可执行的数据。     一般来说,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是遵照先通过主生产计划导出有关物料需求量与需求时间,然后,再根据物料的提前期确定投产或订货时间的计算思路。其基本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即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得到第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再通过第一层级物料品目计算出下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依次一直往下展开计算,直到最低层级原材料毛坯或采购件为止。     2.净需求量计算。即根据毛需求量、可用库存量、已分配量等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即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在途量。     3.批量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对物料生产作出批量策略决定,不管采用何种批量规则或不采用批量规则,净需求量计算后都应该表明有否批量要求。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来规划是否要对每个物料的净需求量作这三项计算。     5.下达计划订单。即指通过以上计算后,根据提前期生成计划订单。物料需求计划所生成的计划订单,要通过能力资源平衡确认后,才能开始正式下达计划订单。     6.再一次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的再次生成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会对库存信息重新计算,同时覆盖原来计算的数据,生成的是全新的物料需求计划;第二种方式则只是在制定、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才相应地更新物料需求计划有关部分的记录。这两种生成方式都有实际应用的案例,至于选择哪一种要看企业实际的条件和状况。
### 回答1: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它们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可复用设计思想。设计模式允许开发人员在类和对象的结构上灵活地更改,并提供了一种优雅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各种软件开发问题。 GOF(Gang of Four)是指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和John Vlissides四位软件工程师,他们在《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总结了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这本书因此而获得了“设计模式圣经”的称号。 这本书以案例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个设计模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了C++实现源码。 其中,创建型设计模式包括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这些模式都提供了一种方式来创建对象,使得程序在实例化对象时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结构型设计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和外观模式。这些模式关注如何通过类和对象的组合来创建更大的结构,并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简化系统的复杂性。 行为型设计模式包括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和中介者模式。这些模式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交互,它们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实现松耦合和可维护的代码。 总之,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常见的设计问题。通过学习和应用设计模式,开发人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加快开发进度。 ### 回答2: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已被证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GOF 23种设计模式是由四位著名的软件工程师提出并总结出的一套经典的设计模式。 GOF 23种设计模式分别是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器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和代理模式。行为型模式包括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和解释器模式。 GOF 23种设计模式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设计模式,开发者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软件开发中的问题。同时,掌握这些设计模式也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附带C语言实现源码是一种更加具体的学习和理解设计模式的方法。通过查看实现源码,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设计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些源码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设计模式的思想和使用方式。 总之,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GOF 23种设计模式并理解其应用场景和优势,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附带C语言实现源码能够更加具体地帮助开发者理解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 ### 回答3: 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思想或模板,可以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和提供可重用的解决方案。GOF(Gang of Four)提出了23种设计模式,并在书籍《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中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说明。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23种设计模式,包括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每种设计模式的特点、适用场景和实现方法。另外,书中还通过示例代码的方式演示了每种设计模式的具体实现,并提供了附带的C语言实现源码。 这本书对于理解设计模式的概念和思想非常有帮助。它不仅提供了23种设计模式的名字和简介,还详细解释了每种模式的适用场景和应用案例。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设计模式,了解如何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软件开发工作中,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书中的C语言实现源码是帮助读者理解和实践设计模式的重要资源。通过阅读源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每种设计模式的具体实现细节,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 总之,通过学习《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设计模式的概念、分类和实现方法,并通过阅读附带的C语言实现源码来加深对设计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这将对提升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和水平非常有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