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内涵与外延
3.1.1 服务的特征
服务的特征包括: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可变性和不可储存性等。
3.1.2 IT服务的内涵
IT服务除了具备服务的基本特征,还具备本质特征、形态特征、过程特征、阶段特征、效益特征、内部关联性特征、外部关联性特征等方面的内涵。
3.1.3 IT服务的外延
新形势下,IT服务包括基础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数字化转型服务等。
3.1.4 IT服务业的特征
IT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和高技术含量、高集群性、服务过程的交互性、服务的非独立性、知识密集性、产业内部呈金字塔分布、法律和契约的强依赖性以及声誉机制等特征。
3.2原理与组成
ITSS是一套体系化IT服务标准库,全面规范了IT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是我国IT 服务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从事IT服务开发、供应、推广和应用各类组织创新成果的固化。是我国标准化和可信赖IT服务的主要指导依据。
3.2.1 IT服务原理
ITSS给出了IT服务的基本原理,由能力要素、生存周期要素、管理要素组成。
·能力要素由人员(People)、过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组成,简称PPTR。
·IT服务生命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分别是战略规划(Strategy&planning)、
设计实现(Design&implementation)、运营提升(Operation& promotion)、
退役终上(Retirement termination),简称为SDOR。
·为了保证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及其过程的实施,需要通过监督提供保障,通过管理提供支撑。
3.2.2 组成要素
ITSS定义了IT服务由人员、过程、技术和资源组成,并对这些服务的组成要素进行标准化。
3.3 服务生命周期
IT服务生存周期是指IT服务从战略规划、设计实现、运营提升到退役终止的演变。
3.3.1 战略规划
3.3.2 设计实现
3.3.3运营提升
服务运营阶段的内容包括业务运营和IT运营,对服务支持系统进行监控识别、分类并报告服务支持系统的异常、缺陷和故障,以及对系统的运行使用提供支持。服务运营阶段通常占服务整体生命周期的比重为80%左右,不仅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也影响需方对服务的感知及供需双方未来合作的连续性。
3.3.4 退役终止
组织因某种因素制约,不再继续提供某项服务时,可进行服务终止操作,服务终止应及时通知需方及相关方,做好服务终止风险控制,处理好终止后的事务。
组织如果要终止服务,往往需要有书面的服务终止计划。
组织需要做好服务终止确认文件的收集、资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回收确认,做好数据清理和资源释放,做好需方和相关方应履行的事项。还需要协商所有数据、文件和系统组件的所有权。如果需要,协商访问数据或其他服务组件的安排,并计划和实施。组织在数据归档、处置和转让时须满足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
组织需要建立服务终止的风险列表,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对风险等级较高的风险应制定应对措施方案。风险列表可包括数据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法律法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