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池的实现原理

内存池实现意义

避免频繁开辟空间
解决堆空间频繁开辟与关闭的造成的内存碎片。这种碎片会随着程序运行的递进,碎片内存越来越多,导致无法再次malloc而引起的程序崩溃

不建议自己实现内存池,使用开源内存池

  1. jemalloc
  2. tcmalloc

方案1:使用链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方案就是开辟空间只开辟,不释放,然后使用链表管理起来。每次需要malloc时候,先遍历已经开辟过的空间,有未使用的合适大小空间的区域,则使用,没有则再次开辟空间,将之挂载到链表中进行管理。

typedef struct memnode {
	void *addr;
	uint32_t size;
	bool flag;//是否被使用
	struct memnode *next;
}MEMNODE_t;

缺点:随着时间的增加,开辟空间的增加,链表越来越长堆空间剩余越来越少。

方案二

方案一中,可能出现之前开辟空间较小,已经释放,后面开辟的空间较大,无法使用这种空间的情况,如此造成链表越来越长,可分区域越来越少。

解决方案:将每次开辟的空间大小固定,这样将使得事先分配的空间普遍适用

缺点:空间开辟不灵活,浪费空间贼多。

方案三

  1. 为解决方案二中的空间巨大浪费,我们可以将开辟的空间大小采取递进的方式,使用时候寻找合适空间大小的内存块使用

比如

uint8_t heap16 = calloc(16, sizeof(uint8_t));
uint8_t heap32 = calloc(32, sizeof(uint8_t));
uint8_t heap64 = calloc(64, sizeof(uint8_t));
uint8_t heap128 = calloc(128, sizeof(uint8_t));
uint8_t heap256 = calloc(256, sizeof(uint8_t));
uint8_t heap512 = calloc(512, sizeof(uint8_t));
  1. 对于大块,超过我们定义的小块的内存开辟,直接在堆上开辟直接返回,因为小块可能引起碎片,大块不容易引起碎片

缺点

  1. 查找速度慢(查找合适的内存块,寻找未使用的内存块)
  2. 出现间隙,影响小块的回收(小块回收很麻烦)
    2.1 全局内存池–小块需要回收
    2.2 一个连接对应一个内存池–小块不需要回收

方案四

为解决小块回收问题, 可以使用该方案:实际分配时候不存在小块,只有大块,比如16字节的小块,可以找一个512字节的大块,其中由32个16字节的小块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