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段特征VS超音段特征
在语音领域常常见到这两个名词,今天学习一下,随时看到随时补充。
引言
音系学是19世纪末20年代初随着音位概念的确立,而从语音学中分离出来的自成的学科。音系学研究语音的抽象方面,即音位在语言中的作用和不同音位之间的关系。音系学还研究某一语言中对音位序列的限制和音节结构。音系学分为音段音系学和超音段音系学。超音段音系学研究音节、重音、声调和语调等超音段特征。
超音段特征涉及语音中除音质之外的音高(pitch)、音长(length)和音强(loudness)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等超音特征的要素。
基本概念
1.语音单位在语流中有前后的顺序,它们的组合呈线性,称为线性组合。
2.根据线性组合的先后顺序切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各占一定的时间段落,所以成为音段。
3.语流中最小的音段是音位,因此音位也称音段音位(segmental phonemes),音位包括元音和辅音。
4.但在实际语流中,语音成素还有一种非线性的共时组合。当音位前后连缀组合成较大的音段时,往往具有原来所没有的某种语音成素作为它的特征及组成部分。这种较大音段所具有的语音成素超越了原来的较小音段的线性组合,因而具有超音段的性质,即超音段特征。
声音的四大物理属性:音色、音高、音长、音强
对应语音的四个属性:音质、音调、音长、重音
音质:就是语音质量,针对元音和辅音
音调:声调和语调
音段特征
从音质角度来说,音段就是元音、辅音这些具体的语音。
音段是根据英语segment结合语言学定义翻译过来的。segment一词本身和语音没关,所以就segment在语言学领域来说,用于指代语言学中任何有意义的最小序列,如音韵学中的音节或节拍,此法学中的语素等。
超音段特征
1.超音段特征,又叫韵律特征自或超音质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之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
2.超音段特征包括:音节、重音、声调、语调
- 从音位层次: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
- 从音节层次: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
- 从语句层次:音高音长音强等音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
音长—长短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这部电影太好看了”,如果把太字故意拖长,就有一种强调这部电影的评价相当好的意义。英语的元音存在长短音之分,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汉语中不存在韵母的长短之说,韵母读音的长短既不能区分词意,又不具有改变词性的语法功能,但可以借助韵母音长变化来表达不同口吻和感情色彩。所以掌握音长的变化对英语学习者十分重要。
音高—声调: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取决于声带振动频率。从音节层次,音高的变化构成了声调。
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一个音节就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因此声调又叫做字调。
汉语的声调作用:
-
区别词义:妈、麻、马、骂,意义不同
-
区别语法意义:多音字
(1)他老是背着我出去:“背”读一声和四声意义不同
(2)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三声和四声意义不同 -
另外,汉语总把声调的修辞功能运用到诗歌中,既重视诗歌的押韵,又重视声调互相配合的和谐性,也就是平仄关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唐代释处忠在所撰的《元和韵谱》中写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
音强—轻重音
声音的强弱。
取决于振幅的大小。从音节组合层次上看,音强等音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重音是个相对概念,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英语中重音十分重要,具有辨义作用。
- 词:conVICT 和 CONvict
- 句:a BLACK bird指欧洲黑鹂;a black BIrd指黑色的鸟
在汉语中,汉字是通过声调区别意义,因此不存在词(字)重音。然而,当汉字组合在一起形成词组短语时,轻重音能起到区别意义的功能。如:地道(道读轻声和去声意义不同)。
句重音:语调重音。分为句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句法重音指一般情况下按照句法的要求,需要将句子的某些成分重读,如实词应该重读,虚词则不重读。
逻辑重音是为了强调或表示惊讶而重读某些部分。如:
总结:
音段成分 就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不能通过调幅、调频等手段调节。
能调节的就是超音段成分。如:
音强/重音:可通过调幅来调节。
音高/音调:可通过调频来变调
音长:可进行变速,如变调不变速、变速不变调。
音高、音强、音长和语调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音素的变化构成了语调。
语调
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顿挫轻重的配制和变化,语调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就是音高。声调和语调都是与音高密切相关的超音段特征。其中,声调以音节或词为其基本载体单位;而语调以短语或小句为其基本载体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
语调的功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最常见的分为四种:表示态度功能、表示重音功能、表示语法功能、语篇中的功能。
补充
语言信息linguistic information:内容(说了什么?)
副语言信息para-linguistic information:音色+韵律(谁说的?)
非语言信息non-linguistic information:情感(怎么说的?高兴地、生气地、悲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