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器、集线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串口电缆

本文详细介绍了物理层的网络设备,包括中继器、集线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串口电缆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景。探讨了它们如何在局域网中扩展传输距离,以及不同类型电缆的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中继器

集线器Hub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纤

串口电缆


首先,这些东西都是物理层上的设备。

中继器

中继器(RP repeater)是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OSI模型的物理层设备。中继器是局域网环境下用来延长网络距离的最简单最廉价的网络互联设备,操作在OSI的物理层,中继器对在线路上的信号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用于扩展局域网网段的长度(仅用于连接相同的局域网网段)。中继器是功能是对信息中继和放大,实现设备远距离传输。中继器不能隔离冲突域,中继器不能识别MAC地址和IP地址

集线器Hub

集线器是一种多口中继器,也是属于物理层设备,能够对设备进行中继和放大,从任意接口接受到的数据,会往其他所有接口泛洪。集线器不识别数据包的寻址信息和上层内容,无法对终端主机进行隔离,多个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采用集线器的网络,带宽利用率较低,集线器不能识别MAC地址和IP地址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一种早起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的标准分为两种,10BASE2和10BASE5,这两种标准都支持10Mbps的速率,最长传输距离分别为185米和500米

双绞线

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在双绞线和外层绝缘封套之间有一个金属屏蔽层,可以屏蔽电磁干扰。双绞线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双绞线的传输速率也不一样。3类双绞线支持10Mbps传输速率,5类双绞线支持100Mbps传输速率,满足快速以太网标准;超5类双绞线及更高级别的双绞线支持千兆以太网标准。双绞线使用RJ-45水晶头。为保证终端能够正确收发数据,RJ-45接头中的针脚必须按照一定的线序排列。
直通线:568B-568B
交叉线:568A-568B

 

光纤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数据数据时使用的是电信号,而光纤传输数据时使用的是光信号。光纤支持的传输速率包括10Mbps,100Mbps,1Gbps,10Gbps,甚至更高。根据光纤传输光信号模式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不存在模间色散,因此适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多模光纤允许不同模式的光在一根光纤上传输,由于模间色散较大而导致信号脉冲展宽严重,因此多模光纤主要用于局域网的短距离传输。光纤连接器种类很多,常用的连接器包括ST、FC、SC、LC连接器

串口电缆

常用的串口电缆标准为RS-232,同时也是推荐标准。但是RS-232的传输速率有限,传输距离仅为6米。RS-232本身没有定义接头标准,常用的接头类型为DB-9和DB-25。串口也称串行接口,串口电缆是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特点是数据一位一位的顺序传送,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think>好的,用户让我介绍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的思维导图。我需要先回忆一下物理层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成一个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首先,物理层是OSI模型中的最底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核心功能包括定义物理接口特性、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方式、信号编码、信道复用技术以及物理层设备等。 用户之前已经问过计算机网络的概述,现在具体到第二章,可能是在学习课程或者备考,需要系统化的总结。我应该分几个大块来介绍,比如基本概念、传输介质、数据通信基础理论、信道复用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每个部分下面再细分关键点,比如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这样结构更清晰。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需要的重点,比如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的区别,以及常见的复用技术如频分、时分、波分和码分。物理层设备如中继器集线器的作用也需要提到。此外,宽带接入技术如ADSL、HFC、FTTH这些可能也是用户关心的内容。 需要确保思维导图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方便用户记忆和复习。可能用户需要应付考试或者做笔记,所以每个知识点要简明扼要,但覆盖全面。同时,避免使用复杂术语,用简单的中文解释,符合之前用户要求的系统级指令中的中文回答和LaTeX格式的数学表达式。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重要知识点,比如传输方式(串行/并行,同步/异步)、信号调制方法等。确保每个部分都涵盖关键内容,帮助用户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think>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的思维导图框架,整理成结构化描述供参考: --- ### **物理层核心内容** **1. 基本概念** - **核心任务**:在传输介质上透明传输原始比特流。 - **四大特性**: - 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引脚数量) - 电气特性(电压范围、信号电平) - 功能特性(引脚功能定义) - 规程特性(时序关系与交互流程) **2. 传输介质** - **有线介质**: - 双绞线(UTP/STP,常用Cat5/6) - 同轴电缆(基带/宽带,如电视信号传输) - 光纤(单模/多模,高速长距离传输) - **无线介质**: - 无线电波(Wi-Fi、蜂窝网络) - 微波(地面微波接力、卫星通信) - 红外线(短距离点对点) **3. 数据通信基础理论** - **信号类型**: -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如传统电话) - 数字信号(离散值,如计算机二进制) - **调制与编码**: -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ASK、FSK、PSK -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PCM(采样、量化、编码) - **传输性能指标**: - 码元传输速率(波特率) - 比特率($R_b = R_B \log_2 V$,$V$为码元离散值数) - **两大定理**: - **奈奎斯特定理**:无噪声信道极限速率 $C = 2W \log_2 V$ - **香农定理**:有噪声信道极限速率 $C = W \log_2(1 + S/N)$ **4. 信道复用技术** - **频分复用(FDM)**:按频率划分信道(如广播电台) - **时分复用(TDM)**:按时间片轮转(如传统电话网络) - **波分复用(WDM)**:光信号不同波长复用(光纤通信) - **码分复用(CDM)**:通过编码区分信号(如CDMA技术) **5. 物理层设备** - **中继器(Repeater)**:放大信号,延长传输距离(仅处理物理信号) - **集线器(Hub)**:多端口中继器,广播转发数据(冲突域扩大) **6. 宽带接入技术** -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利用电话线高频段) - **HFC**(混合光纤同轴,结合光纤与有线电视网) - **FTTH**(光纤到户,直接光纤连接用户) --- ### **思维导图图示** ``` 物理层 ├─ 基本概念(任务、四特性) ├─ 传输介质(有线/无线) ├─ 数据通信基础(信号、编码、定理) ├─ 信道复用(FDM/TDM/WDM/CDM) ├─ 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 宽带接入技术(ADSL/HFC/FTTH) ``` --- ### **学习重点** 1. **奈奎斯特与香农公式**:理解应用场景与计算差异。 2. **复用技术对比**:掌握各类复用技术的原理与典型应用。 3. **物理层设备局限性**:中继器集线器不隔离冲突域/广播域。 需要进一步展开某部分内容可随时告知!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谢公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