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零中频接收机仿真学习笔记

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DS环境下设计和仿真一个零中频接收机。步骤包括新建工程,设计射频前端电路,采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放大器,搭建下变频电路,以及模拟基带部分。通过仿真,分析了接收机在2.14GHz中心频率的增益和邻道抑制性能,并进行了系统增益预算路径的分析。此外,还展示了接收机将射频信号下变频至零中频的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DS零中频接收机仿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零中频接收机的本振频率与接收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同。

1.新建工程

命名为lingzhongpin_wrk,新建一个cell,命名为lingzhongpin

2. 设计原理图

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在filters-bandpass滤波器采用的切比雪夫滤波器,在system-amps&Mixer选择放大器控件,设计参数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频带选择性仿真,查看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中心频率处的增益为20dB,即放大器的增益减去滤波器的插损。接收带宽为6MHz。

下变频电路的搭建

设置几个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入功分器控件和移相器控件(system-passive),在system-amps&mixers中插入混频器控件,由于要将接收信号分为同向(I)和(Q)正交两路,所以本振信号也要分为两路,一路直接和接收信号混频,一路经移相器移90°,在进入混频器混频,所以用功分器和移相器,
插入电压源控件(sources-freq Domain),由于接收机中频信号的频率为0,所以本振频率和输入信号频率一致,设置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拟基带部分电路

模拟基带部分有两条支路,每条都由信道选择低通滤波器和基带放大器级联而成。
插入低通滤波器控件(Filters-Lowpass)和放大器控件(system-amps & mixers),设置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体链路

插入功率源控件(sources-freq domain),设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射频前端电路、下变频电路和模拟基带电路连线,整体电路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仿真分析查看结果

点击仿真,查看结果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心频率2.14GHz处的增益为96dB,为系统的最大增益;邻道抑制达到了38.3dB

系统总增益在各个部分的分配
插入交流控件(simulation-AC),设置如下,设置频率为单点频率,勾选上enable AC frequency conversion 和perform budget simul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预算增益路径设定
点击菜单中 simulation—generate budget path,选择输入为功率源,输出端为Terms,点击generate,再点击highlight,可以看到预算增益路径被高亮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增益预算控件(simulation-AC),设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仿真,查看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双击结果数据,在点击trace options,在trace expression中的BudGain1后面加上[0],表示频率数组中的第1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收机总增益最大和最小两种情况结果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收机下变频分析
设置功率源,输入功率为-40dBm,去掉本地振荡的电压源,使用功率源,频率为LO_freq,输入功率为0.02W,
点击工具栏控件name节点,在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定义节点:Vin,Vout_i,Vout_q,
插入simulation-HB仿真器,设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仿真,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接收机将射频输入信号的频谱从2.14GHz的载频移到零中频。

在无线通信设计中,零中频接收机因其简单性而被广泛采用,但其设计也面临着直流失调和本振泄露等挑战。为了帮助你有效地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中构建零中频接收机的系统级仿真模型,我们推荐你参考这份资源:《ADS系统级仿真教程:构建与测试收发信机模型》。这份教程将引导你了解必要的步骤和关键参数配置,确保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系统的性能。 参考资源链接:[ADS系统级仿真教程:构建与测试收发信机模型](https://wenku.csdn.net/doc/1k7zfurj6t) 在使用ADS进行零中频接收机的系统级仿真时,首先要建立仿真环境。你需要构建一个包含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等模块的电路模型。其中,混频器是零中频接收机设计中的核心组件,它需要正确配置以保证信号转换的准确性。 关键步骤和参数配置如下: 1. 定义系统指标:根据项目要求设定接收机的中心频率、带宽、增益以及噪声系数等。 2. 搭建仿真模型:使用AD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创建零中频接收机的原理图,包括射频前端、混频器、滤波器等模块。 3. 设置混频器参数:正确配置混频器的工作频率、转换增益以及本振(LO)泄漏抑制。 4. 考虑直流失调:通过仿真分析直流失调的来源,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减小其影响。 5. 进行S参数仿真:对射频前端的各个模块进行S参数仿真,确保模块间匹配良好,信号损耗最小。 6. 谐波平衡仿真:验证非线性效应,如互调失真和本振泄露,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 瞬态响应仿真:评估系统在启动和转换过程中的瞬态行为,确保动态响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这些步骤和参数配置,你将能够评估零中频接收机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包括其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和对干扰的敏感度。此外,这份教程还包含了针对外差式接收机和发射机方案的仿真步骤和参数配置,为你提供了全面的学习视角。 在学习完如何使用ADS软件进行零中频接收机的系统级仿真之后,如果你希望进一步深化对射频系统设计的理解,建议继续参阅这份教程:《ADS系统级仿真教程:构建与测试收发信机模型》。这份资源不仅指导你完成了零中频接收机仿真,还为其他类型接收机和发射机的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帮助你全面提升系统级仿真能力。 参考资源链接:[ADS系统级仿真教程:构建与测试收发信机模型](https://wenku.csdn.net/doc/1k7zfurj6t)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儒雅永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