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服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建筑工地的安全。系统兼顾了政府、项目业主、社会大众的三方需求,实现全区联网、分级监管等功能,可整体提升在建项目工地安全防范、管理水平和文明规范施工水平。

        为全面治理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各地都在积极以大数据、物联网、AI和5G等技术手段,打造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准化、智能化。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治理体系,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管控能力,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强化企业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

        政策背景

        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先进制造设备、智能设备及智慧工地相关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加快传感器、高速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近场通讯及二维码识别等建筑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2021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同意上海市、重庆、广东三地的7个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要求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尽快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和实施经验。

        需求分析

        每个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全国在建工地不计其数而且分布广泛、现场环境恶劣、人员构成复杂、项目管理难度极大,一套有效的监管系统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对系统的建设,将所有工地业务数据进行有序的管理,建成包括视频、设备、环境、人员等全面的工地综合业务监控服务管理系统,并将各子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全面管理所有数据,满足建筑工地各级用户的要求。建成后的系统作为提高整个建筑工地内部治安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的力度、程度、广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系统的管理、快速反应以及安全保卫的科技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建筑工地的安全。系统兼顾了政府、项目业主、社会大众的三方需求,利用运营商高速的5G网络,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幕、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终端远程查看工地现场画面,实现全区联网、分级监管等功能,可整体提升在建项目工地安全防范、管理水平和文明规范施工水平。各级监管部门可通过系统24小时全天候监控在建工地的作业情况,形成移动巡检的监管闭环。较以往由执法人员定期上门抽检的方式,不仅能对安全隐患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扫除死角,也大大降低了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人力、物力不足等导致的监管难题。

        “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服务平台”主要解决了建筑行业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是建筑质量。建筑质量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酿成重大事故,造成无法消除的舆论影响,如何避免“楼歪歪”“楼脆脆”一直是行业监管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建筑工地质量监管部门由于配置执法监管人员有限,加之建筑工地的分散性,一般采用抽查的监管方法,但是建筑工地往往应付检查手段很多,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

        二是施工安全。建筑工地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基坑、边坡支护安全,模板工程安全,“三宝”“四口”防护,脚手架搭设安全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大部分的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有限,安全意识缺乏,很容易在施工时因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害和工程损失。

        三是绿色施工。建筑工地的飞尘、噪音、施工垃圾等一直是制约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污染源,由于过多的沙石、水泥材料,使工地附近的空气质量变差,为市民带来很多不便。冲洗水泥车会使工地附近的路面变得泥泞,水分蒸发后,又会使路面凹凸不平。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是施工方需要注意的,需要不断强化施工期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遏制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以上各种问题,急需一套先进的、有效的数字化监管系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环境管理。

        系统架构

        工程安全监管。以“两台账、一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为重点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目标,实现隐患管理、计划管理、提醒及预警、整改措施管理、预警规则管理、通知单管理、个人信息管理、知识库管理、考核管理、风险等级管理、管控方式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为省市县各级监管部门提供智慧管理、自动化监管。

        工程质量监管。绑定检测环节责任人,为事后追责提供依据;杜绝检测过程中的样品造假、报告造假等行为,促进工程质量提升。由第三方监测公司或项目管理人员,对监测结果信息进行录入、登记;支持采样人员、见证人同时现场取样,保证采集样本真实有效,同时将采样信息实时上传质量管理流程。支持App/平台针对巡检信息填报,包括巡检标题、工程信息、巡检内容、巡检类型、标段、状态及巡检人员等信息。

        基础职能管理。支持法律法规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

        利用大数据构建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

        针对当前建筑行业的管理特点,结合各级建筑管理部门及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利用大量建筑行业企业信息库、项目信息库、人员信息库、特种设备信息库等现有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的一套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

        

        该方案集视频图像监控、远程控制、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考勤信息管理等为一体,利用宽带网络端口将分散、独立的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直观的扩大视觉和听觉范围的管理工具,提高工作绩效。

        

        该方案面向三层次用户方类型:

        (1)政府-指挥平台。指挥版用于主管部门管理工地项目的一个平台,主要集成项目进度管理、项目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绿色施工管理,并集成视频监控、三级巡检、材料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者实时监控全市施工项目进度、人员、设备、环境等实时数据,项目中采用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控工地数据,上报平台,在平台集成项目预警功能,如果发现有超标、污染等现象会及时报警,方便管理人员及早处理,尽快解决,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等潜在意外的发生率,统计全市各项指标趋势。

        (2)建设单位-监管平台。政务版将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分类汇总成以下几个模块,包括基础信息、执法文件、劳务管理、监督执法、GIS管理、信用管理、环境管理、视频监控、设备管理、市民之声、报表统计、定时信息、流程审批。项目采用RFID、网络IPC、塔吊倾斜传感器、测距测速等传感器,时时推送数据至服务器,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从平台监测设备等实时数据,可以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整改,使监督检查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更高效更安全。

        (3)工地-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人员在对各个施工项目进行方便的管理及统计,功能包括劳务管理、视频监控、设备管理、绿色施工、车辆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进度管理、报表统计等,方便管理人员查阅想了解的资料,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整理资料上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APP应用。APP应用将建筑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的应用从PC端延伸到了移动端,解决工作场所不固定的问题。APP应用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平台连接,集成了人员、消费、环境、工程测量、安全警报等各种数据和消息。云端管理平台接收各终端系统上传的数据,根据监测频率与业务需要,将各类数据定时推送到APP,便于管理人员实时查看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意义

        信息化一方面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经济形态向更加创新、更加低碳的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兴战略产业,并为产业体系重构,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拓展了新的领域。在社会管理领域,信息化对于提升城市管理、强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安全、激励自主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机制转型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进一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探索出新的路径。

        以建筑服务为基本,针对建筑管理问题,将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与城市建筑服务无缝对接,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专业、智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对于建筑行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都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 有限公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