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民间礼仪、王朝祀典与道教科仪:近世闽西四保祭文本的社会文化史阐释-刘永华

考察礼生在当地仪式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礼生

卢公明-礼生,礼仪教授,福州有两种礼生,一种接受政府津贴,另一种则受民间雇佣。
《演戏与祭祀》-赛社活动中阴阳生作为主礼生,负责筹备、主持和引导赛社仪式。
庄孔韶《银翅》-“先生”指通宵儒家礼仪者,粗通诗词,懂项数,以农人生辰八字合婚,参加民间家庭礼仪、看风水与合婚。
王振忠《礼生与仪式-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的文化资源》:传统徽州社会,李僧在各类祭祀中颇为常见。参与、引导在祠堂举行的词祭、祖坟举行的墓祭、会社组织的会祭以及丧葬、冠、婚、祈雨德国仪式。
礼生
假如说礼仪是表演、祭文本是剧本,那么礼生就是导演。
要想成为礼生,必须有科举功名或是官吏或是监生。其次还要有祭文本、会写襄阳的书法。
礼生也将自己与道士、和尚等仪式专家区分开来,强调自身参与的是“礼”,是有“士大夫风格”的礼仪。

二、礼生与四保的仪式生活

1、四保地区:明清时期汀州府所属的长汀、连城、清流、宁化四县毗邻的一个村落村,包含七十余个自然村。清代城市南中国地区重要的雕版印刷、出版中心。
学习礼仪-从庶民向士绅转化的必修课。
2、仪轨:上香礼、初献礼、亚献礼、三献礼、侑食礼、送神和焚祝文。
丁荷生-道教仪礼为民间宗教提供了统一的仪式框架,道士是社区和超自然之间的中介。
韩明士-道教的官僚性模式(以道士为中介的模式)存在私人与超自然之间直接打交道的“私人性模式”
四保村民与超自然世界的沟通是由主祭也就是社区代表进行的,并不以礼生为中介;另一方面这种沟通是在礼生的引导下进行的,礼生的仪轨提供了引导的具体程式,这些程式具有相当浓厚的官僚制度的色彩。
四保的主要礼仪:祖先祭祀、地方神祭祀、人生礼仪、乡约礼仪
人生礼仪:道士或圣人作用:一则在于消减死亡污染,二则在于帮助死者灵魂的朝圣;
礼生则在于理顺来祭奠的亲朋与死者的关系,引导他们对死者的祭奠仪式。
3、祭文本
祭文本通常包括6个部分:仪注、铁式、祭文、对联、符咒、契约
祭文分为三类:分别对神明、祖先和死者

三、民间利益、士大夫礼仪与王朝礼仪

从礼仪文本、仪式结构和仪式专家3个层面看,礼生引导的礼仪与士大夫礼仪和王朝礼仪有着较高的相似度。
1、祭文:不少由四保礼生自己撰写,部分可能从当地刊印的礼书和日用类数抄录的。说明祭文本与士大夫编纂的礼书、方志、日用类书等文献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礼生是祭文本的制作主体,也是祭文本传承主体,同时还是相关仪式表演的引导者。
2、仪式如何接触?(1)下层士绅和乡民由观察到朝廷仪式表演的机会
(2)不少礼生由管理、科举功名和监生担任,不少人曾参加过官方祭祀,对程序熟悉
(3)礼生还有可能透过市场流通的礼书和包含礼仪文献的日用类书了解朝廷的礼仪制度
以上机会为礼生在乡村挪用这些王朝礼仪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文本来源,而这应该就是四保的民间礼仪与士大夫礼仪和王朝礼仪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

四、民间礼仪与道教科仪

道教科仪的体现:在笔者搜集的祭文本中五种祭文本各自至少收录了一件或一件以上的符咒。不少祭文与道教科仪而非朝廷祀典有关。
普庵:佛教普庵派最重要的神明;驱白蚁符-玄女娘娘和曾廖先师
1、上述祭文涉及两大主题:打醮和驱逐害虫、猛兽、疫病等。
打醮主要由道士和和尚主持、表演;而礼生常和道士一起在同一个仪式事件中表演仪式。(49年前)
2、祭文本的两类文件:符咒和建醮祭文、驱虫、驱虎祭文。证明了礼生与道士、祭文本与道教科教仪书之间的密切关系:前者很可能直接传抄自道教科仪本,后者则是在礼生参与道教科仪的过程中撰写的。因此,祭文本不是对官方宗教相关文献的简单复制,其中包含的内容比官方宗教所能提供的东西更为丰富、复杂。

五、地域社会文化史进程

四保:汀州地区,闽、赣、粤交界山区,历来“难治”,有较强的非汉族族群和文化成分,道教和佛教等仪式很早就进入汀州乡村。
1.明清两代,民间道教在政府与士大夫的干预之下,其和汀州乡民的关系发生了一定逆转,在地方社会中士大夫文化凌驾于道教传统之上,逐渐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
2.明后期在福建地区推行的乡约保甲制,在四保也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里舍与乡厉祭祀和相约活动使得乡民与朝廷礼仪获得密切接触(里舍、乡厉祭祀是官方社、厉祭祀等级中最底层的一级),透过相应的祭祀、会饮、读誓等活动,乡民被卷入具有儒教风格的祭祀礼仪;在乡约活动中,乡民直接接触到朝廷的教化理念。
3.士大夫对四保乡村礼仪的影响主要从明代中叶开始:修撰族谱、创建祠堂、推行乡约、改革风俗
明初的地方官、明中叶的士大夫在四保推行的教化活动,都对地方社会尤其是仪式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王朝礼仪和士大夫礼仪被引入四保地区,并逐渐融入当地的仪式传统。不过道教科仪并未被取代,反而在士大夫礼仪和王朝礼仪深入四保过程中,他们与道教科仪并行不悖,经常在同一个仪式事件中表演仪式。体现了礼生与道教等其他仪式传统长期互动的结果和见证。

六、余论:作为方法的文化中介

传统中国乡民社会中,乡民的传统不可避免的深受“大传统”的浸染,讨论民间文化,离不开对民间文化与制度性宗教、上层文化之间关系的总体把握。
文化中介应成为史学家理解过去文化机制的一个重要主题,成为把握民间文化即民间文化与其他强势文化传统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出发点。
士大夫文化永祥地方文化的几个途径:士大夫的推介、里舍崇拜的定期举行、阴阳生/主礼主导的乡村礼仪活动。

礼生
很可能是沟通王朝礼仪、士大夫文化、道教科仪、地方文化、乡村习俗之间的文化中介
礼生中介过程体现的不是礼教如何征服民间文化,而是不同礼仪传统如何相互影响、相互结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