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妮酱!
一个白天写代码、晚上码字的程序员✨
DeepSeek大火,很多大厂也在纷纷接入。
一时之间出现了很多的DeepSeek + 各种应用场景的教程。
但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一个听过很多,但很多人不能非常清楚理解的话题——
AI幻觉
没错,AI也会“做梦”,
而且有时候梦得比人类还离谱!
一、AI幻觉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问朋友: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座?”
朋友自信满满地回答:“深圳塘朗山!”
你当场笑喷,心想:
“这哥们是不是喝多了?”
AI幻觉,就是这种“喝多了”的状态。
AI生成的内容看似逻辑满分、有理有据,
但实际是错误或虚构的。
比如:
- 事实性幻觉:把“珠穆朗玛峰”说成“塘朗山”,或者编造“埃及金字塔发现外星科技”。
- 忠诚度幻觉:你让AI写首诗,它却给你推荐减肥食谱,主打一个“答非所问”。
更气人的是,
AI的“胡话”往往流畅自然、自信爆棚,
堪称“AI界的懂王”。
二、AI为什么“睁眼说瞎话”?
原因1:AI的“教科书”有bug
AI的学习资料(训练数据)可能混入了错误信息、过时内容,甚至网络谣言。
就像用《82年高考真题》复习2024年考试,结果必然翻车。
原因2:AI是个“数学赌徒”
AI本质是靠概率猜词,
比如“珠穆朗玛峰”和“塘朗山”同时出现,
它可能一拍脑袋:
“选个冷门的,显得我有文化!”
原因3:AI不会“查百度”
当AI无法实时联网验证信息,
只能靠“记忆库”硬编。
此时语义权重就会大于知识权重。
于是,你问它“2024年登月名单”,它可能直接给你编个《流浪地球3》演员表。
三、如何让AI“少做梦”?
方法1:提问要“精准打击”
别问“怎么去深圳湾公园?”
试试:“明天上午9点,避开早高峰,推荐驾车和地铁路线,附用时和天气提醒!”
原理:越具体的指令,越能限制AI“自由发挥”。
方法2:让AI“先学习再答题”
比如先喂它一段权威资料:“大力士泡泡糖含糖15克/块”,再问含糖量。
AI只能照抄,不敢瞎编。
方法3:人类要当“监考老师”
重要信息(比如医疗、法律建议)务必交叉验证,别把AI当百科全书。
毕竟,它可能连“胶水粘披萨”这种鬼话都说得出口。
四、求生欲发言
虽然AI偶尔会“梦游”,
但技术人员正在努力优化:
- 升级“教科书”:用更干净、权威的数据训练AI。
- 给AI装“纠错插件”:比如实时联网查证(RAG技术)。
- 让AI学会“自我怀疑”:生成答案后自动反问:“我是不是在扯淡?”
最后一句大实话
AI再聪明,也只是个“概率游戏玩家”。用它提效可以,盲目信任?达咩!
毕竟,你也不想因为AI说“每天吃石头能补钙”,就真去啃花岗岩吧?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好,请支持一下
关注妮酱的AI日记公众号:**【点赞】【分享】【在看】**一键三连,回复"加群",进入群聊
免费分享给你一份DeepSeek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