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887题:鸡蛋掉落问题

这道题难度为hard,问题求解相对复杂,但也是面试高频题,因此有必要总结一下。

1.题目描述

给你 k 枚相同的鸡蛋,并可以使用一栋从第 1 层到第 n 层共有 n 层楼的建筑。

已知存在楼层 f ,满足 0 <= f <= n ,任何从 高于 f 的楼层落下的鸡蛋都会碎,从 f 楼层或比它低的楼层落下的鸡蛋都不会破。

每次操作,你可以取一枚没有碎的鸡蛋并把它从任一楼层 x 扔下(满足 1 <= x <= n)。如果鸡蛋碎了,你就不能再次使用它。如果某枚鸡蛋扔下后没有摔碎,则可以在之后的操作中 重复使用 这枚鸡蛋。

请你计算并返回要确定 f 确切的值 的 最小操作次数 是多少?

示例 1:

输入:k = 1, n = 2
输出:2
解释:鸡蛋从 1 楼掉落。如果它碎了,肯定能得出 f = 0 。 否则,鸡蛋从 2 楼掉落。如果它碎了,肯定能得出 f = 1 。 如果它没碎,那么肯定能得出 f = 2 。 因此,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移动 2 次以确定 f 是多少。  

示例 2: 

输入:k = 2, n = 6
输出:3

示例 3:

输入:k = 3, n = 14
输出:4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super-egg-drop

2.思路分析 

状态:很明显,就是当前拥有的鸡蛋数 K 和需要测试的楼层数 N。随着测试的进行,鸡蛋个数可能减少,楼层的搜索范围会减小,这就是状态的变化。

选择:其实就是去选择哪层楼扔鸡蛋。回顾刚才的线性扫描和二分思路,二分查找每次选择到楼层区间的中间去扔鸡蛋,而线性扫描选择一层层向上测试。不同的选择会造成状态的转移。

现在明确了「状态」和「选择」,动态规划的基本思路就形成了:肯定是个二维的 dp 数组或者带有两个状态参数的 dp 函数来表示状态转移;外加一个 for 循环来遍历所有选择,择最优的选择更新状态。

定义dp函数:dp(k, n)表示当有k个鸡蛋面对n层楼时,至少需要dp(k, n)次操作才能得到答案 

状态转移: 

  • 如果鸡蛋碎了,那么鸡蛋的个数 K 应该减一,搜索的楼层区间应该从 [1..N] 变为 [1..i-1] 共 i-1 层楼;
  • 如果鸡蛋没碎,那么鸡蛋的个数 K 不变,搜索的楼层区间应该从 [1..N] 变为 [i+1..N] 共 N-i 层楼。

base case:当楼层数 N 等于 0 时,显然不需要扔鸡蛋;当鸡蛋数 K 为 1 时,显然只能线性扫描所有楼层: 

if(k == 1) return 0;

if(n == 0) return 0;

优化:添加备忘录,消除重叠子问题

3.解答 

 完整代码(java):

class Solution {
    //动态规划 + 备忘录

    //定义备忘录,消除重叠子问题
    HashMap<String, Integer> memo = new HashMap<>();

    public int superEggDrop(int k, int n) {
        return dp(k, n);
    }

    //辅助方法:dp()表示当有k个鸡蛋面对n层楼时,至少需要dp(k, n)次操作才能得到答案
    public int dp(int k, int n){
        //base case
        if(k == 1){
            //剩一个鸡蛋时只能线性搜索
            return n;
        }
        if(n == 0){
            //没鸡蛋时无法操作
            return 0;
        }

        String key = k + "," + n;
        //如果备忘录有搜索记录,直接返回
        if(memo.containsKey(key)){
            return memo.get(key);
        }

        //状态转移
        int res = Integer.MAX_VALUE;
        for(int i = 1; i <= n; i++){
            //在第i层扔鸡蛋
            //如果碎了,鸡蛋数减一,搜索楼层范围缩小至i-1
            //如果没碎,鸡蛋数不变,搜索楼层范围变为n-i
            res = Math.min(res, 1 + Math.max(dp(k - 1, i - 1), dp(k, n - i)));
        }
        //将结果添加到备忘录
        memo.put(key, res);

        return res;
    }
}

动态规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子问题个数 × 函数本身的复杂度。

这里 dp 函数中有一个 for 循环,所以函数本身的复杂度是 O(N)。

子问题个数也就是不同状态组合的总数,显然是两个状态的乘积,也就是 O(KN)。

所以算法的总时间复杂度是 O(K*N^2), 空间复杂度 O(KN)。(这个时间复杂度大概率是要超时了)

4.二分搜索优化 

首先简述一下原始动态规划的思路:

1、暴力穷举尝试在所有楼层 1 <= i <= N 扔鸡蛋,每次选择尝试次数最少的那一层;

2、每次扔鸡蛋有两种可能,要么碎,要么没碎;

3、如果鸡蛋碎了,F 应该在第 i 层下面,否则,F 应该在第 i 层上面;

4、鸡蛋是碎了还是没碎,取决于哪种情况下尝试次数更多,因为我们想求的是最坏情况下的结果。

核心的状态转移方程:

如果能够理解这个状态转移方程,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二分查找的优化思路。

首先我们根据 dp(K, N) 数组的定义(有 K 个鸡蛋面对 N 层楼,最少需要扔几次),很容易知道 K 固定时,这个函数随着 N 的增加一定是单调递增的,无论你策略多聪明,楼层增加测试次数一定要增加。

那么注意 dp(K - 1, i - 1) 和 dp(K, N - i) 这两个函数,其中 i 是从 1 到 N 单增的,如果我们固定 K 和 N,把这两个函数看做关于 i 的函数,前者随着 i 的增加应该也是单调递增的,而后者随着 i 的增加应该是单调递减的:

 这时候求二者的较大值,再求这些最大值之中的最小值,其实就是求这两条直线交点,也就是红色折线的最低点嘛。

熟悉二分搜索的同学肯定敏感地想到了,这不就是相当于求 Valley(山谷)值嘛,可以用二分查找来快速寻找这个点的,直接看代码吧,整体的思路还是一样,只是加快了搜索速度:

class Solution {
    //动态规划 + 二分搜索 + 备忘录

    //二分搜索原理
    //dp(k - 1, i - 1)函数是单调递增的
    //dp(k, n - i)函数是单调递减的
    //则max(dp(k - 1, i - 1), dp(k, n - i))是一条V形线
    //则min(max + 1)是V形线的最低点

    //定义备忘录,消除重叠子问题
    HashMap<String, Integer> memo = new HashMap<>();

    public int superEggDrop(int k, int n) {
        return dp(k, n);
    }

    //辅助方法:dp()表示当有k个鸡蛋面对n层楼时,至少需要dp(k, n)次操作才能得到答案
    public int dp(int k, int n){
        //base case
        if(k == 1){
            //剩一个鸡蛋时只能线性搜索
            return n;
        }
        if(n == 0){
            //没鸡蛋时无法操作
            return 0;
        }

        String key = k + "," + n;
        //如果备忘录有搜索记录,直接返回
        if(memo.containsKey(key)){
            return memo.get(key);
        }

        //状态转移
        int res = Integer.MAX_VALUE;
        //二分搜索
        int low = 1, hight = n;
        while(low <= hight){
            int mid = low + (hight - low) / 2;
            int broken = dp(k - 1, mid - 1); //鸡蛋碎了
            int not_broken = dp(k, n - mid); //鸡蛋没碎
            if(broken > not_broken){
                hight = mid - 1;
                res = Math.min(res, broken + 1);
            }else{
                low = mid + 1;
                res = Math.min(res, not_broken + 1);
            }
        }
        //将结果添加到备忘录
        memo.put(key, res);

        return res;
    }
}

同理,算法的总时间复杂度是 O(K*N*logN), 空间复杂度 O(KN)。效率上比之前的算法 O(KN^2) 要高效一些。 

 

5.进一步优化(换种思路定义状态转移方式) 

上文定义的dp数组可表示为:

p[k][n] = m

# 当前状态为 k 个鸡蛋,面对 n 层楼

# 这个状态下最少的扔鸡蛋次数为 m 

按照这个定义,就是确定当前的鸡蛋个数和面对的楼层数,就知道最小扔鸡蛋次数。最终我们想要的答案就是 dp(K, N) 的结果。

这种思路下,肯定要穷举所有可能的扔法的,用二分搜索优化也只是做了「剪枝」,减小了搜索空间,但本质思路没有变,还是穷举。

现在,我们稍微修改 dp 数组的定义,确定当前的鸡蛋个数和最多允许的扔鸡蛋次数,就知道能够确定 F 的最高楼层数。具体来说是这个意思:

dp[k][m] = n
# 当前有 k 个鸡蛋,可以尝试扔 m 次鸡蛋
# 这个状态下,最坏情况下最多能确切测试一栋 n 层的楼

# 比如说 dp[1][7] = 7 表示:
# 现在有 1 个鸡蛋,允许你扔 7 次;
# 这个状态下最多给你 7 层楼,
# 使得你可以确定楼层 F 使得鸡蛋恰好摔不碎
# (一层一层线性探查嘛)

这其实就是我们原始思路的一个「反向」版本,我们先不管这种思路的状态转移怎么写,先来思考一下这种定义之下,最终想求的答案是什么?

我们最终要求的其实是扔鸡蛋次数 m,但是这时候 m 在状态之中而不是 dp 数组的结果,可以这样处理:

int superEggDrop(int K, int N) {

    int m = 0;
    while (dp[K][m] < N) {
        m++;
        // 状态转移...
    }
    return m;
}

题目不是给你 K 鸡蛋,N 层楼,让你求最坏情况下最少的测试次数 m 吗?while 循环结束的条件是 dp[K][m] == N,也就是给你 K 个鸡蛋,测试 m 次,最坏情况下最多能测试 N 层楼。

注意看这两段描述,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说这样组织代码是正确的,关键就是状态转移方程怎么找呢?还得从我们原始的思路开始讲。之前的解法配了这样图帮助大家理解状态转移思路:

这个图描述的仅仅是某一个楼层 i,原始解法还得线性或者二分扫描所有楼层,要求最大值、最小值。但是现在这种 dp 定义根本不需要这些了,基于下面两个事实:

1、无论你在哪层楼扔鸡蛋,鸡蛋只可能摔碎或者没摔碎,碎了的话就测楼下,没碎的话就测楼上。

2、无论你上楼还是下楼,总的楼层数 = 楼上的楼层数 + 楼下的楼层数 + 1(当前这层楼)。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写出下面的状态转移方程:

dp[k][m] = dp[k][m - 1] + dp[k - 1][m - 1] + 1

dp[k][m - 1] 就是楼上的楼层数,因为鸡蛋个数 k 不变,也就是鸡蛋没碎,扔鸡蛋次数 m 减一;

dp[k - 1][m - 1] 就是楼下的楼层数,因为鸡蛋个数 k 减一,也就是鸡蛋碎了,同时扔鸡蛋次数 m 减一。

 PS:这个 m 为什么要减一而不是加一?之前定义得很清楚,这个 m 是一个允许的次数上界,而不是扔了几次。

 至此,整个思路就完成了,只要把状态转移方程填进框架即可:

class Solution {
    //重新定义状态转移方程

    //如果鸡蛋没碎,测楼上,dp[k_num][m - 1]是楼上的楼层数
    //如果鸡蛋碎了,测楼下,dp[k_num - 1][m - 1]是楼下的楼层数
    //总楼层数dp[k_num][m] = dp[k_num][m - 1] + dp[k_num - 1][m - 1] + 1;

    public int superEggDrop(int k, int n) {
        //定义dp数组:dp[k][m] = n表示有k个鸡蛋,最多允许测试m次,可以找出楼层高为n的楼栋中的答案
        int[][] dp = new int[k + 1][n + 1];
        //base case
        //dp[0][...]和dp[...][0]在定义dp时已全部初始化为0了
        //状态转移
        int m = 0;
        while(dp[k][m] < n){
            m++;
            for(int k_num = 1; k_num <= k; k_num++){
                dp[k_num][m] = dp[k_num][m - 1] + dp[k_num - 1][m - 1] + 1;
            }
        }
        return m;
    }
}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很明显就是两个嵌套循环的复杂度 O(KN)。 

  • 1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