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 flash原理详细讲解


一、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存储介质种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易失性存储介质 - RAM

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指定的地址写入(存入)或读出(取出)信息。RAM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均会丢失(除去FRAM)

  • SRAM
  • FDRM
  • FRAM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 ROM

EPROM利用紫外线可以擦除数据,实现反复的
EEP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用户可更改的只读存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着重讲NOR-FLASH与NAND-FLASH

差别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NOR的读速度比NAND稍快一些。
● NAND的写入速度比NOR快很多。
● NAND的4ms擦除速度远比NOR的5ms快。
● 大多数写入操作需要先进行擦除操作。
● NAND的擦除单元更小,相应的擦除电路更少。

NOR-FLASH 基本结构

基本单位是 MOSFET(晶体场效应管)

  • FloatingGate:浮置栅极。
  • DRAIN:排水沟。
  • p-well:硅基。
  • GAT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页是附加在单个字行上的位行集合。一个字行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页面。一个页面通常由256或512字节的内存(2048或4096位)组成。硅的制造要求所有的记忆细胞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称为基板。为了使存储操作更易于管理,在衬底中注入了一系列p井。这些p井相互之间是电绝缘的,称为普通p井,如图中所示
    图3。存储单元阵列嵌入到普通的p孔中。每个p-井都有自己的e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擦除操作通过被称为“福勒-诺德海姆隧道”的过程进行。
一个高的,正电压(大约+8 V)应用到普通的p井,吸引困住的电荷在MOSFET的浮动栅内。同时,一个高的负电压(- 10v)被施加到
MOSFET的栅极,它排斥被捕获的负电荷。的来源和流失
MOSFET没有连接(见图8)。
这两个电压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电场,使电子“隧道”穿过氧化物屏障。通过这个过程,浮栅的电子被耗尽,从而降低了它们的阈值电压。如果观察单个细胞水平(通常在nA范围内),电流是微小的。
由于电流非常小,电场必须维持很长时间才能提取足够数量的电子,使得擦除操作相对缓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浮动栅中没有电子时,Gate和Source两端的电压远小于VTREF,Drain和Source 之间可以产生电流
当浮动栅中有电子时,Gate和Source两端的电压大于VTREF,Drain和Source之间就不能尝试电流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程序操作是基于物理过程称为“热电子注入”。大门
MOSFET连接到一个大的正电压(+ 9v)。同时漏极正偏置到大约+ 4v,导致电子从源流向漏极。电子,从
源极到漏极,从正偏压浮栅下面通过,如图7所示。
由于施加在栅极上的强正电场,一些电子被“拉入”浮动栅极。一旦进入,这些电子就不再有逃逸所需的能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潜在风险

浮动栅存储电子的能力就逐渐减弱,Erase margin 和 Program margin的区别会越来越小,当两者相交时,就会造成存储的数据错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加高温等物理环境可以放大漏极电流等因素的影响

过擦问题

擦除的实际动作分成三个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可靠的操作(在编程单元和擦除单元之间有一个裕度),以确保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电荷不会从“0”翻转到“1”。 集成内存控制器执行迭代算法,确保每次程序和擦除之间电压有足够的边距。 实际上的擦除动作有Pre-Program -> Erase Phase --> Recovery Phase;
那么在这个三步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断电、程序异常打断擦除过程就可能会使得FLASH存在不确定的状态,出现过擦问题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墨客Y」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8179373/article/details/111660812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过NorFlash中擦FF和写FF的区别,现在又问NorFlash存储数据的原理以及栅极的作用。我需要先回顾之前的回答,确保内容连贯,同时深入讲解存储原理和栅极的结构。 用户可能是嵌入式系统开发者或相关领域的学生,他们需要理解NorFlash的物理机制,以便更好地应用或在设计中考虑限制因素。用户可能想了解浮栅晶体管如何存储电荷,栅极的结构,以及擦写操作对栅极的影响。 之前的回答已经提到了NorFlash使用浮栅晶体管,电荷存储,擦除和写入的物理过程。现在需要详细展开存储原理,特别是栅极的结构和电荷如何影响数据存储。要确保术语准确,比如浮栅、控制栅、隧道氧化层等,同时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需要分步骤解释:首先介绍基本结构,包括各个层和栅极的作用;然后解释写入和擦除过程中电荷的变化;接着说明数据如何通过电荷状态读取;最后可能提到局限性和应用注意事项。要注意逻辑清晰,逐步深入,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不解释。 可能用户对浮栅如何保持电荷有疑问,需要解释绝缘层的作用和电荷滞留的原理。同时,擦写操作的高电压机制也需要说明,比如FN隧穿和热电子注入的区别。此外,用户可能关心可靠性和寿命问题,如氧化层退化导致的数据 retention 问题,这也是栅极结构相关的点。 需要检查是否有技术细节错误,比如控制栅和浮栅之间的绝缘材料,以及擦除和写入时的电压极性是否正确。确保举例恰当,比如写入时如何将电子注入浮栅,擦除时如何移除。同时,强调NorFlash的随机访问特性,与NAND的区别,帮助用户全面理解。 最后,总结时要回顾关键点,确保用户理解栅极在存储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物理原理如何影响擦写操作和器件寿命。可能还需要补充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磨损均衡,以连接之前的问题。</think>好的,我来逐步解释NorFlash的存储数据原理及其栅极结构: --- ### **1. NorFlash的核心结构:浮栅晶体管** NorFlash的每个存储单元本质是一个**浮栅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核心结构如下: ``` |-----------| | 控制栅 | ← 外部可控制的电极 |-----------| | 绝缘层 | |-----------| | 浮栅 | ← 悬浮的电荷存储层 |-----------| | 隧道氧化层 | ← 极薄的绝缘层(约10nm) |-----------| | 衬底(硅) | ← 源极(S)和漏极(D) ``` **关键层的作用**: - **浮栅(Floating Gate)**:被绝缘层包围,用于存储电荷(电子)。 - **控制栅(Control Gate)**:外部施加电压以控制浮栅电荷状态。 - **隧道氧化层**:允许电子通过量子隧穿效应进出浮栅。 --- ### **2. 数据存储原理:电荷决定逻辑状态** #### **逻辑定义**: - **存储`1`(擦除状态)**:浮栅中无电子(无电荷)。 - **存储`0`(编程状态)**:浮栅中注入电子(有电荷)。 #### **电荷如何影响电流**: - **浮栅无电子**(逻辑1): 控制栅电压正常开启沟道,源漏极间可导通电流。 - **浮栅有电子**(逻辑0): 浮栅的负电荷抵消控制栅电场,需更高电压才能导通,实际表现为“关闭”状态。 --- ### **3. 写入(编程)和擦除的物理过程** #### **(1) 写入`0`(注入电子)** - **方法**:热电子注入(Channel Hot Electron Injection, CHE) - **操作**: 1. 源极接地,漏极加高压(约5-6V)。 2. 控制栅加高压(约12V),形成强纵向电场。 3. 电子从沟道获得能量,越过隧道氧化层进入浮栅。 - **结果**:浮栅捕获电子,存储单元变为逻辑`0`。 #### **(2) 擦除为`1`(移除电子)** - **方法**:Fowler-Nordheim隧穿(F-N Tunneling) - **操作**: 1. 源极悬空,衬底加高压(约12V)。 2. 控制栅接地,形成强电场方向从衬底指向浮栅。 3. 电子从浮栅隧穿氧化层返回衬底。 - **结果**:浮栅电子被清空,存储单元恢复逻辑`1`。 --- ### **4. 数据读取原理** - **步骤**: 1. 控制栅施加参考电压(约3V)。 2. 检测源漏极间电流: - 电流大 → 浮栅无电荷(逻辑`1`)。 - 电流小/无电流 → 浮栅有电荷(逻辑`0`)。 - **关键特性**:NorFlash支持**随机访问**(直接读取任意地址)。 --- ### **5. 栅极相关特性与限制** #### **(1) 浮栅的电荷保持** - **绝缘层作用**:浮栅被SiO₂等高绝缘性材料包围,电子可保留数十年(数据非易失性)。 - **退化问题**:反复擦写会导致隧道氧化层损伤,电子逐渐泄漏(寿命约10万次)。 #### **(2) 控制栅的电压控制** - **写入与擦除电压不对称**: - 擦除需更高电压(典型12V),写入电压较低(5-6V)。 - **外围电路需求**:需电荷泵生成高压,增加芯片复杂度。 --- ### **6. 对比NAND Flash的栅极结构** | **特性** | **NorFlash** | **NAND Flash** | |------------------|----------------------------------|---------------------------------| | **栅极连接方式** | 存储单元并联(支持随机访问) | 存储单元串联(仅支持块访问) | | **单元面积** | 较大(每个单元独立控制栅) | 较小(共享控制栅,密度更高) | | **擦写速度** | 擦除慢(毫秒级) | 擦除快(微秒级) | --- ### **7.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写前擦除**:改写数据前必须擦除整块(因无法单bit从0→1)。 - **读取干扰**:频繁读取可能引发轻微电子注入,需纠错码(ECC)保护。 - **耐压限制**:高压操作需严格时序控制,防止栅极击穿。 --- ### **总结** NorFlash通过**浮栅捕获/释放电子**实现数据存储,栅极结构(浮栅+控制栅)和绝缘层的设计是其非易失性的核心。电荷的注入与移除依赖高压电场,这也决定了其擦写次数限制和操作特性。理解这一原理有助于优化存储管理(如均衡磨损)并规避物理层风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