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经济学观点文章——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本文将对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后至今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总结,分析央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并探究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将央行1984年后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一、直接控制阶段(1984-1998年);二、间接调控阶段(1998-2013年);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阶段(2013年-至今),接下来将分别讨论各个阶段所使用的的货币政策工具及调控效果。
(一)直接控制阶段(1984-1998年)
在1984年之前,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央行仅作为财政的一个附属工具,央行和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明确。到了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将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中分离出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正式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央行仍保留着贷款规模控制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也在不断尝试、重构存款准备金制度等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1. 贷款规模控制
    (1)政策介绍
    1993年以前,我国实施计划经济制度的时候,国家信用主要集中于央行,央行通过直接限制商业银行贷款额度来控制银行体系的贷款总量,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进而调节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贷款规模控制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逐渐显漏出弊端,直到1998年央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宣告贷款规模控制工具退出历史舞台。
    (2)效果分析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贷款规模控制的实施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性好、时效性强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自:刘群,1998),但单纯对贷款规模的限制会使得发行货币大幅变动,造成GDP与RPI的剧烈波动,同时,对于不同发展需求的地区统一限制贷款规模,无法满足各地区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究其原因,贷款规模限制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难以适用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分析其弊端如下:
    信用与资产形式的多样化: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涌现,信用与资产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不再集中于中央银行,数据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信用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80年代的90%左右下降至94年的72%, 而在1994年,全社会的新增的资产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所占的份额只有46.3%。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信用总量不断减少,通过控制贷款规模调控经济的效果不断减弱。
    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追求:商业银行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会采取各种形式上的违规拆解、提高或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或运用各种新的资产工具来吸引贷款,获取更多的利润,进一步影响到贷款规模控制的效果。
    综上所述,贷款规模控制在计划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调控作用,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逐渐失去作用,最终被废除。
  2. 存款准备金制度
    (1)政策介绍
    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面广、刚性强,曾是西方央行的三大货币性政策之一,1984年后,我国就出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然而,在1984年-1998年这一阶段,存款准备金制度却效果不佳,形同虚设(引自:吴俊勇,1997),直到1998年后才开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效果分析
    在直接控制阶段,存款准备金制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 存款准备金与央行再贷款相抵消
    央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的同时,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再贷款业务,而再贷款数量远超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难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②存款准备金率长期不变
    西方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至少一年内调整一次,而我国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自1986-1987年调节至13%后,一直到1998年前都没有调整过,无法起到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② 存款准备金与备付金二者相混淆
    我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变化,然而,备付金率却受经济的影响一直波动,因此备付金率具备了货币调控作用。按照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属于同一类型。合并后,可用于商业银行的清算支付,使之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规范、 合理的货币政策工具。 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与备付金比率太高 也严重占用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制约了存款准备金作用的发挥,而这又进一步刺激国有商业银行对再贷款的需求。(引自:吴俊勇,1997)
  3. 公开市场操作
    1994年起,央行开始在外汇市场上尝试公开市场操作,1996开始,正式在国内使用公开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更加主动灵活,但效果不够显著,而且对央行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具有限制,需要央行持有足够的可交易证券,同时由于当时国内的国债市场不发达、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力有限,1996年10月,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累计交易额仅30多亿元,远远少于上万亿的贷款规模,但发展空间广阔。(引自:于卫兵,1998)
  4. 再贷款
    20世纪80-90年代,央行已经开始使用再贷款工具,相较于贷款规模控制,再贷款的额度分配和期限都比较灵活,是我国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但在当时,再贷款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
    ①过于被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有近三分之一来自对央行的负债,而且当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起步较,发展不完善,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从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弱,只能通过中央银行来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中央银行在操作上就必须优先填补银行的资金缺口,从而丧失主动;
    ②计划性太强
    再贷款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总体上受制于宏观计划的约束,难以做到相机而动,导致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
    ③央行存在巨大风险
    再贷款都属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保证,央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5. 再贴现
    1998年以前,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程度低,交易额小,而且使用范围也小,国有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商业票据少于总资产的2%,中央银行持有量更少,再贴现缺乏使用的基础;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限制,商业银行再贴现需要面临企业失信的风险,流程繁琐;1994 年,央行又将再贴现限制在“五行业(煤炭、电力、冶金、化工、铁道)、四品种(棉花、生猪、食糖、烟叶)”。在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下,再贴现政策在我国发挥的作用比较小,在整个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所占比例极小,对经济影响甚微。
  6. 利率政策
    1998年以前,我国的利率结构和利率水平都不够合理,利率政策不能有效传导(引自:曹龙骐等,2000)。在当时,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决定贷款利率,同时也对同业拆借利率有影响。央行决定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和准备金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决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在1983-1998年期间,由于存在多次存贷款利差为 0 或者倒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 此外,再贷款利率大于或等于贷款利率的情况的存在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融资的意愿,不利于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推进。
    (二)间接调控阶段(1998-2013年)
    自1998年1月1日起,央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正式放弃传统指令性贷款计划的中介目标,转而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同时,货币政策工具也从直接调控逐渐转为间接调控,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也开始逐渐发挥作用。在1998年-2013年这一阶段,我国的主要货币政策为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接下来,将对这两项工具进行介绍以及效果评估。
  7. 公开市场操作
    (1)政策介绍
    在1998年央行取消贷款控制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首先,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大幅度下滑,总需求不足,而国内需求的总量和结构存在问题,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由此需要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第二,货币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等仍待发展;第三,国家还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去调节流动性。
    在这种背景下,公开市场操作逐渐发展成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1998 年 5 月,央行恢复了公开市场的债券交易,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同时鼓励债券市场的发展,当时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包括现券交易和签订回购协议。几年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存量就迅速超过了2万亿元,央行能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基础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地帮助央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和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调控,帮助中国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2)效果分析
    总的看来,尽管早期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量不大,但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央行初步建立起公开市场操作的运行机制,同时公开市场操作的开发不断得改进,为之后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建立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相较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实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仍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
    首先表现在国债上,由于政府债券信誉好,流动性强,商业银行倾向于将其充作准备金,所以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一般以政府债券为主,国债的规模和结构影响着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而当时,相比世界上其他公开市场操作较为有效的国家,我国国债的规模较小,我国国债从 1999 年至 2002 年累计余额在GDP 中的比重不到 20%,而美国的国债比重则高达达 50%~60%,公开市场操作所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其次,为了弥补长期的经济赤字,我国所发行的国债以中长期为主,不利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所以对调控货币总量的作用有限(引自:高建宁,2000)。
    其次,当时我国的市场不发达,公开市场操作的成员较少,限制了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
    最后,由于长期以来银行信用的主导地位,银行的资产结构以贷款为主,证券类资产占比很少,限制了早期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
    2003年以后,随着央行的不断尝试与我国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建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以及央行采用价格招标方式贴现发行央票等措施,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央行调控货币市场的主要工具。
  8. 存款准备金率
    (1)政策介绍
    1998 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至 8%。2003年后,我国面临经济过热的情况和较大的通胀压力。一方面,中国与国际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大量外汇占款流入国内,使得大量基础货币投向市场;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得部分行业迅速发展,贷款投放增加。公开市场操作虽能够回笼部分基础货币,但是由于规模较小,银行的流动性仍然较大。因此央行开始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公开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配合调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在1999 年至 2013 年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共上调 32 次,下调9次,频率较高。
    (2)效果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的主动性较强,效果比较明显,对流动性的收缩比较及时,能够实现控制通货膨胀和控制信贷投放的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其发挥作用:
    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容易带来经济波动,存在的滞后效应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经济问题。以 2008 年金融危机为例,2007 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增长,央行上调了15次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是由于滞后性,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加剧了经济下滑的过程,导致的 GDP 增速从 2007 年的14.23%暴跌至 2008 年的 9.65%。另一方面,由于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过快,存款准备金率提供的调控效果会在很短一段时间内被外汇占款的增加所抵消(引自:范志勇,2008)。
    (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阶段(2013年-至今)
    2013 年以后,由于净出口规模缩小以及资本的流出,央行外汇的占款增速显著降低,市场上流动性不足(引自:余振等,2016);同时,由于早年的发展策略,小微企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突出的失衡问题,需要政策进行扶持;此外,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等原因,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中国货币政策开始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央行创设了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对经济市场进行调节,包括 SLF、MLF、TMLF、SLO、PSL 、TLF、CRA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