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讯串口,在调试场景中应用较多。一般带有处理器功能的芯片在设计时都会引出一个调试RS232串口用于后期debug。
来简单认识一下这位选手
通信速率: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现有的RS232接口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
通信距离:实际应用15m以内
通信方式:全双工,点对点
电平标准:负逻辑,对发送器而言,逻辑"1"为 -5V~-15V,逻辑“0”为5V~15V;对接收器而言,逻辑"1"为 -3V~-15V,逻辑“0”为3V~15V;观察发现RS232信号的噪声容限为2V。
从常用的硬件设计上来讲,硬件链路大致如下:核心是RS232芯片,其作用是实现电平转换。
处理器:此部分可以是任何具备串口功能的处理器,如单片机,FPGA,CPU,DSP等等。
RS232芯片:选型时需注意处理器端的电压(不同处理器的电压有可能不一样,常见3.3V,业余可能是1.8V、1.0V或其他)、通信速率、内部是否含ESD、工作温度、封装等信息。
DB9连接器:此部分可以是任何连接器形式,只不过DB9最常用,这里拿来举例。如果布局空间有限,排针亦可,记得预留一个GND的排针。
对外通信是只需要接3根线即可:TXD、RXD、GND。注意通信双方TXD和RXD需要交叉相连。下图为DB9公头和母头定义,接线可作参考。
设计建议:
- TXD、RXD信号线上串接0欧姆电阻,串口不通调试时可以快速测出哪块出的问题。
- 靠近连接器的TXD、RXD信号线上预留添加ESD器件,如果RS232芯片无ESD防护功能的话。或者考虑到后期维护更换的RS232芯片有可能不带ESD,一般可以预留不上件。
- 结构放置应考虑测试的便捷性,不能板子出问题了要经过一大堆诸如拆机箱、拆散热器等费时费力的操作才能进行调试debug。(对DEBUG串口而言此条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