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于PLC的枕式包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3
第一章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2.1 枕式包装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6
2.2 枕式包装机的控制方案 6
第三章 枕式包装机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7
3.1 PLC 电路设计 7
3.2 温度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9
3.3电机选用与触摸屏设计 10
3.4 伺服系统软件编程 10
4.1 枕式包装机控制要求 14
4.2 控制系统方式选择 15
五、PLC的硬件结构 15
六. 设计领域 18
七.结论 20
基于PLC的枕式包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因为国内包装方面的技术的发展的很慢,在包装技术方面一直落后于国外的发展。一直到1970年左右,在北京的一个企业里面引进了第一个包装机,然后在之后的慢慢发展中,中国在包装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本文旨在介绍中国枕式包装机的原理和设计,借PLC系统来把指令方面的要求传递到机械里,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的操作,高效的实现这些功能。依据一系列的设计和调整之后发现:基于PLC的枕式包装机控制系统可以使设备运行的更加可靠,然后就能够实现操作的目的,并且也可以把这个运作到具体的工作中。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packag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packaging technology has been lagging behind that of foreign countries. Until about 1970, the first packaging machine was introduced into an enterprise in Beijing,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ed, China’s packag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pillow packing machine in China. By means of PLC system, the requirements of instructions are transmitted to the machine, so as to realize the op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realize these functions efficiently.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designs and adjust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pillow packag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can make the equipment run more reliably, and then can realize the purpose of operation, and can also put this operation into specific work.
关键字:枕式包装机 PLC 控制
Key words: Pillow packaging machine PLC Control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枕式包装机主要是用于固体物包装的常用设
准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系统正处于包装中
机械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包装
机械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精度,大大提高了生产
效力。 PLC体积小,可靠性高,编程简单等特点。
点,采用PLC控制包装传动系统,电路简单
单且便于更换零件。随着社会的不停的前进,人们的消费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所以购买的东西也相应的增多了,那么为了让产品可以买到一个更好的价格,提高它的附加价值,所以把产品在包装方面也做一个完善,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好多和包装有关系的行业都迅速崛起,其中枕式包装机在这期间也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缺点的,比如说制造的耗时比较长,成本也比较高,包装机的功能并没有很完善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向一些做的优秀的国家学习,设计一种基于PLC的枕式包装机控制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中国的那些食品包装都变得越来越小,不过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产包装小了之后加工的就会快了,而且小包装更能体现出一个工厂的能力,就是说他这个机器厉不厉害,因为弄小的包装就更需要机器设备的精准度很好,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性能,他是不可能生产出来小包装的。而现枕式包装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起以前那种用人的手去包装食品的东西,这种包装更加安全,而且要比人工的效率要高,还能体现出来中国在制造水平上面的能力,以前的那种包装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了,即将被淘汰了。
在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等,一步一步的发展中,世界迎来了一个更好的局面,好多速食或者说是不同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在满足生存的情况下,于是开始追求食品上的满足,而工业或者是企业为了迎合大众的思维,并且在其中赚取利润他们对自己的工厂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自己的技术在一步一步的提高,效率也在一步一步的提高。我们了解到外国已经有好多这样的产品了,他们利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和活跃的思维在食品方面做了很大的研究如果想要提高食品的价格,那么就必须在包装上面做手段,提高包装的速度和安全性,并且丰富包装的外形,迎合大众的喜好,这样就会使食品,有一个更好的销量,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外国好多食品都卖的特别好,比如说美国的食品。这是因为美国最先引进了枕式包装机,并且把这种包装机广泛的应用到各种的生产中,不只是食品上。所以美国发展的很好,不过现在各种的枕式包装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各种好的坏的层出不穷,为了使食品,有一个好的保障,那么就应该选择一个良好性能的包装机去提高效率提高安全并且赚取最大的利润。
在中国,包装机的发展过程中有这么几个特点:使用包装机,还可以提高各种各样的技术,因为包装机里面它包含了好多的科技在里面,比如说无负压缩,电子技术等各种新型的技术,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档次;可以很好的利用已有的资源,并且把应有的资源发挥到最大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并且把各个要素都充分利用到,并且也可以减少成本还能够提高综合的利用率;增强科技方面的研究能力,具有先进的头脑快速的步伐,紧跟时代让科技也成为中国的一个可以骄傲的话题,并且推动中国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好的未来;使用包装机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可以减少一定的能耗,并且还可以使得技术得到提高,因为现在食品方面的耗能还是很大的,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不重视起来,那么必将不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第二章
2.1 枕式包装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枕式包装机的结构
枕式包装机的结构由输送机构,驱动膜进给机构,光电开关,制袋装置,纵向密封装置,人机界面,水平密封装置和产品输出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图 1 枕式包装机的结构
1 - 输送机构 2 - 驱动送膜机构 3 - 光电开关
4 - 制袋器 5 - 纵密封器 6 - 人机界面
7 - 横密封器 8 - 产品输出机构
枕式包装机的工作流程与控制要求
枕式包装机的工作过程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热封装置加热,调整袋子长度,穿线包装膜,调整切割的最终位置,调整送料位置。根据其工作流程,枕式包装机的控制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 2 包装机控制操作流程
2.2 枕式包装机的控制方案
根据包装机的控制操作流程图,确定PLC用作控制器来构建控制系统。控制方案是:(1)使用三个按钮作为包装机的启动和停止以及不安全时的紧急停止开关; (2)一个旋转开关,用于切换包装机的自动和手动模式; (3)使用镍铬镍硅热电偶与FX2N-4AD专用模块相结合,收集温度信号;(4)PLC输入端口X0,X1采集主电机输出A和B相的脉冲,高速计数器C251对脉冲进行计数,通过程序比较调整伺服薄膜电机的速度,实现自动化功能定位。 (5)采用两个接触开关(颜色标记,工具位置)采集信号,并结合控制程序完成光电定位操作中包装机械的控制,如追逐,反追逐和慢跑。(6)可以通过触摸屏的虚拟按钮完成袋长度,设定热封温度的初始值,并将设定值传送到PLC程序进行处理。通过触摸屏显示电机过载时产品的计数和清除以及报警。
第三章 枕式包装机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 电路设计
确定控制方案后,根据包装机械控制流程要求,确定控制系统需要配置13个输入端口和11个输出端口,如表1所示。表1 PLC端口分配
表 1 PLC 端口分配
输入端口
输入设备 输出端口
输出设备
X0 主电机 A 相脉冲主电机 B 相脉冲刀位检测
色标检测备用
反追按钮正追按钮点动按钮启动按钮停机按钮安全按钮
自动手动切换旋钮
主电机过载信号膜电机过载信号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Y10 Y11 Y12 Y13 COM0
COM1 主电机脉冲膜电机脉冲主电机启动膜电机启动 上封温控信号下封温控信号纵封温控信号备用
膜电机正反转脉冲正向追踪指示灯反向追踪指示灯运行指示灯
主电机接地
膜电机接地
X1
X2
X3
X4 ~ X6
X7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
特殊功能模块FX2N-4AD-TC完成水平密封水平温度信号的采集(根据包装材料,温度采集范围为-10~500°C),并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入它到PLC。处理它。 PLC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图 3 PLC 电路设计
在图中,工具位置和颜色标记检测由光电开关控制。当检测到彩色标记信号时,光电开关闭合,脉冲发送到PLC,通过程序比较调整胶片的透射和切割速率,从而确保封装。精确。
3.2 温度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工厂的电源一般为380V,因此该总电源电路采用三相五线380V供电方式。此外,特殊功能模块FX2N-4AD用于采样温度模拟量并将其转换为数字量并发送到PLC进行处理,以实现温度控制功能。具体的温控模块电路设计如图4所示。图4温控模块电路图
图 4 温度控制模块电路图
在此温度控制模块中,FX2N-4AD根据设置平均DLXN51V7FCM8收集的温度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给 PLC 进行下一步处理。同时,用户通过人机界面设置上密封,下密封和垂直密封温度,PLC根据程序设置将实时平均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温度过低,PLC将向相应的模拟开关发送脉冲。当模拟开关接收到来自PLC的信号时,温度控制开关闭合,为相应的加热器供电,加热器开始工作,相应的机构被加热。加热指示灯亮起。当实时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温度时,PLC脉冲信号停止,相应的温度控制开关关闭,加热器停止工作,加热指示灯熄灭。
3.3电机选用与触摸屏设计
选择MR-E系列通用交流伺服放大器中的MR-E-70A,HF-KN73(B)J-S100与伺服放大器MR-E-70A组合使用。额定输出功率为750W。输出扭矩7.2N m,额定速度3000r / min,最高速度4500r / min,瞬时速度5175r / min。
根据控制要求,本设计采用F930GOT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设备[5]。 F930GOT设计安装在控制面板或操作面板的外表面上,可以连接到面板内部的FX或A系列PLC编程端口。
它还可以通过计算机链接通信连接到PLC或MELSEC系列以外的微型计算机板。可以使用F930GT监视和更改PLC中的数据设备。
3.4 伺服系统软件编程
根据控制要求,该小型固体包装机械包装速度可在 20 ~230 包/ min 之间进行设定,每包装一个产品对其进行计数,且在包装过程中可自动调整电机转速,从而完成色标的自动定位,伺服系统控制流程如图 5 所示。
图 5 伺服系统控制流程
根据控制要求,小型固体包装机械的包装速度可设定在20~230袋/分钟之间,每包装一个产品,电机速度可在包装过程中自动调节,从而完成自动化色标。定位,伺服系统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图5伺服系统控制流程
根据控制要求,当执行颜色代码确认时,按下“返回原点”按钮将自动缓慢运行,直到水平密封即将关闭。出于安全原因,该设备自动以最低速度运行,即20包/分钟。当水平密封位置接近开关检测到信号时,它进入中断程序1.此时,如果尚未确认颜色代码,则设备自动停止以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为了便于设定包装速度,程序设置为按下按钮将速度值改变为1.按下按钮时,速度设定值加上并以速度减去5包,当速度达到230包/分钟时。它不再可能增加,当速度达到20包/分钟时,它就不能再减少了。程序设置当光电开关检测到颜色代码时,它进入中断程序2,比较脉冲值并收集。当设备执行初始颜色代码调整时,按“返回原点”后设备会自动缓慢运行。程序将此时的主电机输出脉冲值保存为初始值。完成颜色标准调整后,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每次光电开关检测到颜色代码时,都会跳转到中断程序2,并将主电机的输出脉冲与之前的输出脉冲数进行比较。主电机,如果脉冲值增加。 ,主电机运行速度过快,需要增加膜电机输入脉冲的数量,增加膜电机的运行速度。 反之则减小膜电机的运行速度,从而达到自动光电定位的目的。
各行各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都要先进行包装,所以包装机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产品生产的重要设备。包装机械的包装速度,包装精度,系统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生产的效率,所以全自动化的,控制功能先进的包装机是市场上的主导产品。XX包装机械厂委托北京凯控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其一款枕式食品包装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指标是能实现自动温控,自动追踪色标,每分钟包装数量达到180包左右。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北京凯控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产品CKT-S5730BZ嵌入式工控电脑作为控制器。CKT-S5730采用的是最新的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概念设计的,独立的16通道数字输入和输出,8个模拟输入,自带脉宽口,集成一块5.7寸的彩色液晶触摸屏,实现了控制,人机交流一体化,相当于业界普遍流行的PLC+HMI控制。在软件上采用凯控公司自己研发的组态软件进行系统开发,采用嵌入式系统,组态软件、嵌入式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进行系统开发,同时大大缩短调试时间。包装机控制需求:
1实现触摸屏控制开机关机,在主电机的过载情况下进行过载保护,机器故障情况下紧急停车。
2实现点动输出,按住点动按钮,机器点动输出。
3停机时保证横封封刀抬起,不接触包装膜。
4自动控制横封上,横封下,纵封温度稳定。
5通过主电机测速齿轮的脉冲输入,控制步进电机与主电机速度同步。
6通过检测色标信号与封切位置信号之间的测速齿轮脉冲数,实现步进电机的自动追逐和追逐。
7可以通过触摸屏上的手动跟踪按钮实现手动跟踪和防跟踪。
8系统具有统计功能,可记录日常运行时间,累计运行时间,日常包装数量,累计包装数量。
应用凯控组态软件进行组态开发根据控制需求进行系统的控制逻辑设计,并设计显示界面。在这里共设计了三个界面,它们是操作监视接口,数据统计接口和系统帮助接口。我们把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来开发。首先是开机关机的实现,在这里需要实现以下几点,开机时点击监控界面上的启动按钮,系统预热10秒钟,之后启动主电机;停机时点停机按钮,在位置检测信号为一时,系统停止,关闭主电机。而且,当出现故障时,按外置的紧急停机按钮时,系统停机;主电机的过载保护信号为一时,系统停机。按点动按钮,系统点动输出。
第二个子系统是封切温度控制系统,在这里分为横上温度PID控制,横下温度PID控制,纵封温度PID控制。开机后系统自动对封切加热部件进行预热。对温度控制的各个参数的设定是通过点击运行监控界面中的"横上温度"“横下温度”“纵封温度"三个按钮分别设置各个参数。并且当温度出现异常时系统弹出温度异常报警对话框。
第三个系统主要是实现控制步进电机与主电机速度同步,同时通过对色标信号和封切位置信号的检测,输出步进电机的正追或反追。主电机启动后,安装在主电机上的测速齿轮进行主电机的速度的测量,输出相应的速度脉冲信号给CKT-S5730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这个速度脉冲信号,输出相应脉冲控制步进电机以主电机相同的速度运转。自动跟踪通过以下逻辑实现,检测色标信号和封切位置信号,先计算这两个信号之间的测速齿轮输出的脉冲数,再根据色标信号和封切位置信号出现的先后,来判断输出相应脉冲正追还是反追。,系统还可以实现手动正追反追,通过按运行监控界面上的"手动正追”"手动反追"来实现。系统还实现数据统计,通过数据统计界面可以显示本日系统的运行时间,本日的包装数量,系统累计包装时间,累计包装数量。并且每个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清零。
第四章
4.1 枕式包装机控制要求
包装机控制对象分析
枕式包装机的最重要的传感器材是开关输入量来传送给PLC的,然后PLC以这个为根据,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有关开关的输入量一般都会有:开始和停止按钮,色标信号,色标开关,紧急停止按钮,速度调节按钮,变频器开关,喷胶的开关,食品包装后路程的开关,食品生产线上面的开关,光电码盘,手动或自动开关。
压缩空气的开关也有一些输出量,而这些输出量包括色标补差信号灯,紧急停止指示灯,紧急停止信号等等
一般来说,那些输出的信号大部分都是那开关的输出信号,比如说主电机的驱动信号等这些信号都会由于相应的设备来进行一定的放大或者是缩小,然后使得人对信号有一定的敏感,就会更加快捷方便的识别出来这些信号。
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个自检模块,而这个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使PLC、各种驱动器,还有变频器等不同的状态进行一个正常的检测,如果说这些设备全部都是正常的,那么这个设备就会被正常的运行,但如果说它的检测是不正确的,那么就会停止各种驱动器,还有变频器等不同的状态进行一个正常的检查,如果说这些设备全部都是正常的,那么这个设备就会被正常的运行,但如果说它的检测是不正确的,那么会就会停止。而在这个阶段这个模块里面又会被分成各种各样的子模块,比如说有自动运行子模块还有手动运行子模块,这样也可以表现出来整个运行模块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内核。那如果说遇到错误的时候,他就会停止运行,然后就会在人机交互的界面显示出来一些错误信息,让你根据这些错误信息来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4.2 控制系统方式选择
在以前的枕式包装机里面,一般以那种单片机为中心的系统,可能会有一些不能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也可能会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但只要有问题,就应该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在单片机里面,他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因为它的结构非常的复杂,所以它并不能很好的实现。还有就是在很多的那种控制电路里面,它会有很多的线去完成一个一个的功能,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琢磨,也就会造成一定的错误,那这些错误可能会增加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那如果说基于PLC的枕式包装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了,一般这样的装机,它们的程序是很简单的算法也没有那么难,因此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很容易被利用的,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很好的简易性能所以他的修复功能的方面也很简单,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当然,软件还有调试这一阶段,只要可以很好的把握其中的原理,那么它的调试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那么也就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还有使用的性能。所以在这这一次的设计里面,我选择了用PLC来作为基地,来自主的调控整个系统。
在现在控制系统方面,有两种的技术,比较成熟的技术那就是Dcs系统和PLC控制系统那么这两个系统在进行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PLC的成本会比dcs的成本要少一些,更加经济一点,并且PLC中是没有一个很专业的运行站的,也就是说它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互联的,这样的话,那在修复的成本中也会小一点,也会更加方便一点。一个小小的PLC控制器,他就可以收到成千上万个输入输出的点,如果说控制对象的设备比较多,而且比较繁杂,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选PLC,因为这个是最适合的。
所以我们的枕式包装机使用的也是PLC控制器,因为枕式包装机的控制是比较集中的,而在PLC各种控制器里面枕式包装机也是运用的,是集中控制系统。因此所有的被控制的对象都可以很直接的和PLC进行连接,然后很直接的有PLC来控制,也可以进行通信。
为了减少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在其中控制系统里面会增加一个过滤的设备,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信息的交流。
五、PLC的硬件结构
5.1
PLC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输入输出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编程器和电源。
(1).输入输出单元:这个单元是在PLC中与外界联系的一个单元电路,通过这个电路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控制,比如说开关等,这个电路里面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件就是电荷藕和器件,可以有效的,减少外界的打扰和操作的增加灵敏性。虽然说每一个输入输出点都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如果说一个点出了问题,是不会影响到他的器件,因为他们互相的控制器是不同的。
(2).存储器:PLC中有两个存储器,一个是给用户用的,另一个是存储系统资源的,那用户使用的存储器是为了存外界编程,而系统使用的存储器就是为了存内部的编程。
(3).中央处理单元:在PLC控制系统里面有很多的微处理器,而这些微处理器的型号有很多种,通常比较常用的微处理器型号有8080、8096等,通过这些微处理器对整个设备进行控制,而在本篇论文里面所说所指的是微处理器是8096。
(4).电源。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按钮,是控制给PLC供电使用的。
(5).编程器;就是编程序的,然后他可以把那些程序存到PLC的存储器里面也可以去自行检修这些程序的正确性,它一般会被分成两类一类是智能的一类是简易的,简易的比较便宜,智能的比较贵。
根据本篇论文的需要一定要挑选一个最合适的PLC,因为PLC在枕式包装机控制系统里面有很重要,很重要的用途,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而现在在市场上面主要有的那些PLC厂家,知名度比较高的,就是三菱,西门子等等,经过一系列的比较,然后我们选出了最适合枕式包装机所使用的型号。因为我们考虑到了产品的性价比,还有售后方面的问题,在挑选设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就像枕式包装机这个设备还要求器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执行,速度要快,所以考虑到这些特点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对比,选出了和枕式包装机性能最符合的PLC控制系统。
5.2
它是一个与个人计算机不同的即时系统。在传统的基于继电器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整个系统在设计改变时几乎完全重新加工,这是耗时且费力的。同时,继电器具有接触不良,磨损和体积大的缺点,导致成本降低。增加,可靠性低,难以修复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些缺点,美国DEC于1969年首次发布: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在发布之初,程序控制器被称为(可编程逻辑 - 控制器)。第一个目的是更换继电器,以便主要控制继电器逻辑和其他定时或计数功能,因此它也称为顺序控制器。它的结构也像微型计算机,所以它也可以称为微机可编程控制器(MCPC)。直到1976年,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正式将其命名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称为PC。因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很常见,并且经常与可编程控制器一起使用,为了区分这两者,所以一般都称可程式控制器为PLC 以加以分别.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PLC控制器,根据制造商和适用场所而有所不同。但是,根据单元的复杂程度,每种标签可分为大,中,小两种;而一般工厂和学校通常使用小型PLC。其中,日本F系列和中国A系列PLC更受中国人欢迎。
PLC控制器的发展历程
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PLC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迅速发展,全球PLC控制器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0%~30%。随着工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PLC控制器市场容量基础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PLC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PLC增长非常迅速。综合资料显示,2004年,全球PLC销售收入约10亿美元,在自动化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PLC控制器是在20世纪70年代模仿原始继电器控制的原理而开发的。
PLC控制器只有开关逻辑控制,第一个应用是汽车行业。它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操作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控制各种类型的机器或生产过程。用户编程的控制程序表示生产过程的过程要求,并将它们存储在PLC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根据存储程序的内容逐个执行运行时,以完成处理流程所需的操作。PLC控制器的CPU具有指示程序步骤的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期间,计数器每执行一步自动递增1,程序从初始步骤(步骤编号为零)执行到最后一步(通常用于END指令),然后返回到初始步循环操作。 PLC控制器完成一个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循环。不同类型的PLC控制器,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使用梯形图进行PLC编程显示了解决逻辑的快速优势。在微秒级中,1K逻辑程序小于1毫秒。它将所有输入视为一个开关,16位(也是32位)是模拟的。大型PLC控制器使用另一个CPU来执行模拟操作。将计算结果发送到PLC的控制器。
对于具有相同I / O点数的系统,使用PLC控制器的成本低于DCS(约40%)。 PLC没有专用的操作站,它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很常见,因此维护成本远低于DCS。一个PLC控制器,可以接收数千个I / O点(最多8,000个I / O)。如果受控对象主要是设备互锁且环路较小,则更适合使用PLC。由于使用通用监控软件,PLC更容易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近10年来,随着PLC控制器价格的不断降低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设备开始采用PLC控制器进行控制。 PLC控制器在中国的应用迅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PLC控制器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中国的高速增长势头。
通用PLC控制器应用于专用设备时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但PLC控制器相对一般嵌入式控制器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用户最初使用的是嵌入式控制器,现在逐渐用通用PLC控制器或定制PLC代替嵌入式控制器。
(1).通信服务阶段是指PLC和其他的一些板块进行通信,然后来进行工作的运行,这样可以更加高效率的完成一些指定的工作,还会减少一些错误的发生。
一般在PLC停的时候,就会主动处理那些通信方面的操作。
(2).内部处理阶段就是说PLC要去看一看微处理器中所有的板块里面有没有出现什么差错,然后去看一看别的操作是如何进行的,而且还会主动的去实现一些内部的操作。
(3)输入处理也可以叫作输入采样,那么它的功能主要就是把一系列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次序写到内存里面,然后微处理器才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如果存到了一定的界限,那么最先被存进去的东西就会被删掉,然后再重新的进行程序的运行
(4).输出处理就是在所有的算法或者指令进运行结束后把最后的结果输出来,通过寄存器,或者是别的存储器把那些数据存储起来从而使设备得到一定的讯息,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5).程序执行的这一个阶段是说他可以依据事先规定好的次序,根据算法,一步一步的来进行扫描,比如说有个程序,它需要跳到别的指令上面,那么就要按照跳的地址跳转到那个界面。再比如说用户所使用的程序和输入输出的状态,有关系的话,那么PLC,就会根据用户的使用状态来进行调整,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操作。
5.3
扫描技术
当PLC控制器投入运行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为扫描周期。在整个操作期间,PLC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输入采样阶段
在图像区域中的相应单元内。输入采样完成后,将转移到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 / O映射区域中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读取输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控制器始终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扫描每个梯形图时,始终首先扫描由梯形图左侧的触点形成的控制线,并且按照第一个左,右,第一个和第一个顺序逻辑操作由触点形成的控制线。然后下来。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系统RAM存储区中逻辑线圈的相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I / O映射区域中输出线圈的相应位的状态;或确定是否执行梯形图规则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也就是说,在执行用户程序期间,只有I / O映射区域中输入点的状态和数据不会改变,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位于I / O映射区域或系统RAM中储藏区域。状态和数据可能会发生变化,上面列出的梯形图,程序执行结果将在使用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上工作;相反,下面的梯形图,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应用于上一个扫描周期中列出的程序。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时,PLC控制器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根据I / O映射区域中的相应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输出锁存电路,并通过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围设备。此时,它是PLC控制器的实际输出。
相同的几个梯形图以不同的顺序排列,结果不同。另外,扫描用户程序的操作结果与中继控制装置的硬逻辑的并行操作的结果不同。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花费的时间对于整个运行是可以的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般来说,PLC控制器的扫描周期包括自诊断,通信等,如下图所示,即一个扫描周期等于所有时间的总和,如自诊断,通信,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设计领域
六.设计领域
6.1
目前,PLC控制器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纺织,交通,环保,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用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切换逻辑控制
这是PLC控制器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了逻辑控制和顺序控制。它可用于单一设备控制,多机组控制和自动装配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装订机,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线等。模拟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许多连续变化,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有必要在模拟(模拟)和数字(数字)之间实现A / D转换和D / A转换。 PLC制造商生产匹配的A / D和D / A转换模块,以生成用于模拟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运动控制
PLC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圆周运动或线性运动。从控制机构配置的角度来看,早期使用开关I / O模块来连接位置传感器和致动器现在通常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例如可以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世界上所有主要PLC控制器制造商的产品几乎都具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例如温度,压力和流量。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控制器可以编程各种控制算法来完成闭环控制。 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调节方法。大中型PLC具有PID模块,许多小型PLC控制器也具有该功能模块。 PID处理通常是专用的PID子程序。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广泛的应用。数据处理
现代PLC控制器具有数学运算(包括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数据转换,排序,表查找,位操作等功能,可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将这些数据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执行某些控制操作,或者可以使用通信功能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其他智能设备,或者打印和制表。数据处理通常用于大型控制系统,例如无人驾驶的柔性制造系统;它还可以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例如纸张,冶金和食品工业中的大型控制系统。沟通和网络
PLC控制器通信包括PLC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以及PLC控制器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迅速。每个PLC控制器制造商都非常重视PLC控制器的通信功能,并且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系统。新生产的PLC控制器均具有通讯接口,通讯非常方便。
6.2输出
PLC控制器的数字输出类型分为三种类型: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继电器输出不同的公共点可以有不同的交流和直流负载,电压可以不同,负载电流可达2A /点;但继电器输出模式不适合高频动作负载,这取决于继电器的寿命。 。它的寿命随负载电流的增加而减小,一般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有些公司可以达到1000万次以上,响应时间为10ms。晶体管输出适应高频动作,响应时间短,一般约为0.2ms,但它只能承载DC 5-30V负载,最大输出负载电流为0.5A /点,但每4个不应大于0.8A点。晶闸管输出晶闸管(SCR)的负载能力为0.2A /点,只能有交流负载,能适应高频动作,响应时间为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