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 第七章 开关电源

  1. 7.1反激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反激变换器主要由开关管(如MOSFET)、变压器、二极管和输出电容等组成。在开关管导通期间,输入电压加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初级绕组中的电流线性增加,此时次级绕组的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变压器储存能量。当开关管关断时,初级绕组电流为零,变压器中的磁场能量通过次级绕组释放,次级绕组的二极管导通,将能量传递给输出电容和负载,实现能量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 = N s N p D 1 − D V i n V_{o}=\frac{N_{s}}{N_{p}}\frac{D}{1 - D}V_{in} Vo=NpNs1DDVin(其中 N s N_{s} Ns N p N_{p} Np分别是变压器次级和初级绕组匝数, D D D是开关管的占空比, V i n V_{in} Vin是输入电压, V o V_{o} Vo是输出电压)。其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隔离和多路输出,但输出功率相对较小,输出纹波较大。
    • 应用场景
      • 常用于小功率、对成本敏感且需要隔离的电源应用,如手机充电器、小型电子设备的辅助电源等。
  2. 7.2正激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正激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包括开关管、变压器、二极管和输出电容。在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压通过变压器初级绕组耦合到次级绕组,次级绕组的二极管导通,将能量直接传递给输出电容和负载。同时,为了防止变压器磁芯饱和,需要一个复位绕组来使磁芯中的磁通复位。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 = N s N p D V i n V_{o}=\frac{N_{s}}{N_{p}}DV_{in} Vo=NpNsDVin(其中各参数含义同上)。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输出电压纹波小,输出功率较大,效率较高;缺点是电路相对复杂,需要额外的复位电路,变压器设计要求较高。
    • 应用场景
      • 适用于中小功率的电源系统,如计算机电源、工业控制电源等,对输出电压稳定性和功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3. 7.3推挽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推挽变换器由两个开关管、一个带中心抽头的变压器和输出整流电路组成。两个开关管交替导通,当一个开关管导通时,另一个开关管截止。例如,当开关管 Q 1 Q1 Q1导通时,输入电压加在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上半部分,电流从输入电源通过 Q 1 Q1 Q1和初级绕组上半部分,在次级绕组感应出电压,经整流二极管为负载供电;当 Q 1 Q1 Q1关断、 Q 2 Q2 Q2导通时,电流通过初级绕组下半部分,次级绕组感应出相反方向的电压,同样为负载供电。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 = N s N p D V i n V_{o}=\frac{N_{s}}{N_{p}}DV_{in} Vo=NpNsDVin(参数含义同上)。推挽变换器的优点是变压器利用率高,输出功率较大,能够提供对称的正负电源输出;缺点是存在变压器偏磁问题,可能导致变压器饱和,电路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偏磁。
    • 应用场景
      • 常用于需要较大功率输出和对称电源的场合,如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源、某些需要正负电源供电的工业设备电源等。
  4. 7.4全桥和半桥隔离式降压变换器

    • 全桥隔离式降压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全桥变换器由四个开关管、一个变压器和输出整流电路组成。四个开关管按照一定的顺序导通和关断,形成一个交流方波电压加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例如,先让 Q 1 Q1 Q1 Q 4 Q4 Q4导通,再让 Q 2 Q2 Q2 Q 3 Q3 Q3导通,如此交替,在变压器次级绕组感应出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变为直流输出电压。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 = 2 N s N p D V i n V_{o}=\frac{2N_{s}}{N_{p}}DV_{in} Vo=Np2NsDVin(参数含义同上)。全桥变换器的优点是输出功率大,能够适应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适用于大功率场合;缺点是电路结构复杂,需要四个开关管的精确控制,成本较高。
      • 应用场景
        • 主要应用于大功率的工业电源、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等。
    • 半桥隔离式降压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半桥变换器由两个开关管、两个电容、一个变压器和输出整流电路组成。两个电容将输入电压分压,两个开关管交替导通,在变压器初级绕组上产生一个交流电压,工作原理与全桥变换器类似,但电压应力是全桥变换器的两倍。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V o = N s N p D V i n V_{o}=\frac{N_{s}}{N_{p}}DV_{in} Vo=NpNsDVin(参数含义同上)。半桥变换器的优点是电路相对简单,成本低于全桥变换器,也能实现隔离和较大功率输出;缺点是两个电容的电压平衡问题需要注意,输出功率一般小于全桥变换器。
      • 应用场景
        • 常用于中等功率的电源系统,如液晶显示器电源、小型服务器电源等。
  5. 7.5带隔离的Sepic和Cuk变换器

    • 带隔离的Sepic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带隔离的Sepic变换器在基本Sepic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变压器实现隔离。它主要由输入电容、电感、开关管、变压器、二极管和输出电容等组成。在开关管导通时,输入能量存储在电感和输入电容中,同时变压器初级绕组储能;开关管关断时,存储的能量通过变压器次级绕组和二极管传递给输出电容和负载。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较为复杂,与变压器匝数比、占空比等因素有关。其特点是可以实现升压和隔离功能,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小,电磁干扰较小,但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 应用场景
        • 适用于需要隔离且对输入输出电流纹波要求较高的电源应用,如一些对电磁兼容性要求高的电子设备电源。
    • 带隔离的Cuk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带隔离的Cuk变换器也是在基本Cuk变换器基础上增加变压器实现隔离。它包括两个电感、开关管、变压器、二极管和两个电容。工作过程中,能量在两个电感和电容之间转移,并通过变压器实现隔离和电压变换。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同样取决于变压器匝数比和占空比等因素。其特点是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小,能量传递过程相对平滑,能实现升降压和隔离功能,但电路中有多个电感和电容,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 应用场景
        • 应用于对电源质量要求较高、需要隔离和灵活电压变换的场合,如高精度的测试设备电源。
  6. 7.6 Boost派生隔离变换器

    •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Boost派生隔离变换器是在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变压器等元件实现隔离功能。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源对电感储能;开关管关断时,电感中的能量通过变压器耦合到次级绕组,再经过整流等电路为输出提供能量,实现升压和隔离。
    • 电压变换关系和特点
      •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与变压器匝数比和占空比有关,一般能够实现升压输出。其特点是可以实现隔离和升压,适用于需要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且要求隔离的场合,但电路相对复杂,转换效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 应用场景
      • 例如在一些需要将电池电压升高并隔离输出的设备中,如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隔离电源。
  7. 7.7软开关技术

    • 7.7.1硬开关与软开关
      • 硬开关概念
        • 硬开关是指在传统的功率变换器中,开关管在高电压下导通,并且在大电流下关断。在导通和关断过程中,开关管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很快,会产生较大的开关损耗,并且由于电压和电流的重叠,还会产生电磁干扰。例如,在普通的PWM变换器中,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过程就是硬开关过程。
      • 软开关概念
        • 软开关是通过在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开关管的电压或电流为零,或者使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率减小,从而降低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的技术。软开关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功率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 7.7.2零电压开关与零电流开关
      • 零电压开关(ZVS)
        • 原理和实现方式
          • 零电压开关是指在开关管开通时,使其两端电压为零。实现方式通常是在开关管两端并联电容,在开关管关断后,利用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的谐振,使开关管两端电压下降到零,然后在零电压下开通开关管。这样可以避免开关管在高电压下开通产生的损耗。
        • 应用场景和优势
          • 应用于高频功率变换器中,可以显著降低开通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尤其适用于负载变化范围大的场合,能够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保持较低的开关损耗。
      • 零电流开关(ZCS)
        • 原理和实现方式
          • 零电流开关是指在开关管关断时,使其流过的电流为零。一般是通过在电路中串联电感,在开关管导通期间,电感电流线性上升,当需要关断开关管时,利用电感和电容的谐振,使电感电流下降到零,然后在零电流下关断开关管,减少关断损耗。
        • 应用场景和优势
          • 适用于开关管关断损耗较大的电路,如某些采用晶闸管的变换器。在这些电路中,利用ZCS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关断损耗,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效率。
    • 7.7.3软开关电路的分类
      • 谐振型软开关电路
        • 工作原理和特点
          • 谐振型软开关电路是利用电感和电容的谐振现象来实现软开关。在电路中,通过合理设计电感、电容的值和电路的拓扑结构,使开关管在开通和关断时刻,电压或电流满足软开关的条件。其特点是能够有效降低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但电路结构相对复杂,需要精确的参数设计和控制。
        • 分类和应用场景
          • 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等类型。串联谐振软开关电路适用于电流型变换器,并联谐振软开关电路适用于电压型变换器。例如,在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中,常采用串联谐振软开关电路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
      • 准谐振型软开关电路
        • 工作原理和特点
          • 准谐振型软开关电路是在基本的PWM变换器基础上,通过在开关管两端并联或串联谐振元件,使开关管在开通和关断时实现软开关。它的工作过程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有一段时间处于谐振状态,其他时间则类似于传统的PWM控制。其特点是电路相对简单,容易实现,开关损耗比硬开关电路有所降低,但不如谐振型软开关电路效果显著。
        • 分类和应用场景
          • 根据谐振元件的连接方式分为零电压准谐振(ZVS - QR)和零电流准谐振(ZCS - QR)等类型。常用于对开关损耗有一定要求,但对成本和电路复杂度也需要考虑的电源应用,如一些中小功率的开关电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请向我看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