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赋能!让传统工业企业重新夺回数字化转型主动权!

对于大部分传统工业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就像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终点要去,却举步维艰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数字化人才储备对于工业企业的主干业务来说,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换句话说,在企业大部分的经营过程中,IT部门并不是必需品

自身因为没有数字化人才,所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需要依赖第三方服务商来支撑,自然企业自身也就丧失了主导地位。服务商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这让企业在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数字化转型成果自然也难以保障。

而企业如果想要掌控数字化的主动权,必然得硬着头皮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团队,而恰恰令管理者头疼的是,工业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又比其他行业要复杂的多,诸如ERP、MES、供应链这类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的系统,存在大量的个异化情况,很少有标品系统能够满足和匹配,这就导致如果想要定制化开发这些数字化系统,工业企业要比其他行业的公司投入更重的IT资源。

因此,复杂的业务需求和工业企业难以提升的IT资源投入形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这个矛盾直到低代码工具的出现或许存在新的解法。

01、低代码是什么

低代码,当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一种构建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

低代码平台通过提供预先封装好的标准化组件,极大地简化了企业开发流程,使业务人员、产品经理IT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直观的可视化/图形化界面高效完成应用系统的搭建,显著减少了代码编写的工作量。

具体而言,低代码平台(如:织信)为不同角色提供了多样化的开发可能性:

  • 业务人员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数据表单、图表、调查问卷等表单类应用,满足日常业务需求。

  • 而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快速构建项目管理、OA、CRM等轻量级应用,加速产品迭代和市场响应速度。

  • 技术人员则可以借助低代码平台构建更为复杂的核心系统,如ERP、MES、PLM等,以此来加速企业数字化的进程。

02、低代码对于工业企业的意义

1、降低对团队规模和人员能力的要求

构建一个标准MES系统需要的团队建制至少都需要有7个人以上,包含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前后端开发、测试、UI设计等,并且由于MES系统涉及到复杂业务、跨系统对接、多终端使用等多方面的开发工作,所以对于整个团队的行业经验和研发能力来说都有极高的要求。

而引入织信低代码平台,至少能够提高60-70%的开发人效,而这个提升的主要业务逻辑在于,平台把MES系统常用的模型构建、流程管理、交互页面开发等工作均可通过高度精炼的业务模型单元实现快速配置开发,省去了大量的基础研发环节。让开发人员只需要专注在复杂度高的业务功能上面。

而模块化的开发模式,也使得对开发人员的能力要求更加宽松。开发人员只需要合理使用配置功能,基本可以避免大部分编写不规范造成的低级bug的出现。

2、短频快起步

在大型软件项目中,诸如ERP、MES等系统的起步阶段往往周期十分漫长。这主要原因是一旦项目开始启动,前期的框架构建工作量非常大,这时如果需要对于前期架设好的业务模块进行修改,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项目评估,多人协同参与的项目中,这种问题尤为明显。因为一不小心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稳定性和健壮性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而低代码平台,采用的模块式开发,可以让我们不用在前期系统架构上面花太大的精力,根据需求逐一开发具体的环节模块,后面通过平台内部的配置工具,也可以快速的实现各流程模块的快速串联。

3、一站式规划,避免开倒车

在很多已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往往由于不同业务场景下采购的多家厂商的数字化系统,导致在协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直接的数据打通。但是这种“打通”往往成本十分高昂

低代码平台能够实现覆盖整个企业全流程的各类场景系统和应用。如果企业起步就考虑使用低代码平台,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统一平台内的各类系统打通仅需要一个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

4、自主可控

自建团队相比和第三方公司合作来说,虽然在成本上会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对于掌控了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权来说,长远价值肯定是更大的。这种价值不单单是体现在开发成本的比较上面。我们还要看到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带来的隐形价值,自主团队能够更加快速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调整,及时帮助业务部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03、低代码在工业领域的新实践

以织信低代码做过的客户“HW”来举例。

1、客户简介:

HW公司是一家国家批准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生物健康领域研究,迄今为止已有近20年的经营历史。从基础研发到安全功效评价,再到应用技术支持,HW一直以来秉承着追求品质,践行工匠精神理念。为了率先践行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HW内部决定在原有的自动化生产基础上,引入织信平台,将低代码与生产工艺深度融合,实现产品生产智能制造,解决传统制造的批间差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均一、稳定、高效、可控

2、客户需求:

HW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制造工艺由传统人工操作向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入了解和验证织信平台的能力边界之后,就衍生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HW公司计划通过低代码开发的方式,率先在行业内建设一套智能制造应用工厂。先是通过低代码平台实现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两朵云(工业云、办公云),三张网(工业网、办公网、安防网)组成的数字化基础平台,再对工业系统应用层SCADA、DCS、PLC、MES等系统与办公系统OA、ERP、追溯系统、检测分析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实现从设备层、链路层到应用层的整个业务环节的互联互通。

3、实践思路:

  • 基于织信低代码平台的API功能快速对接硬件设备与办公网络,确保OT与IT设备融合

  • 逐步构建SCADA、MES、ERP、OA等系统,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规划及财务管理等功能。

  • 通过织信低代码快速构建数据中心云管理平台,提升工厂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

4、实践成效:

HW公司在引入织信低代码后,内部第一时间就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字化需求调研。紧接着,织信团队为其提供一周的低代码培训课程,彻彻底底的将低代码开发能力赋能给到HW的开发人员。

培训完后,HW公司便开始了长达一年的低代码开发旅程。截至2024年1月,HW公司顺利上线了5套数字化系统,有效解决了生物行业生产设备与系统的信息孤岛,并将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设备运行监控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等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生产全要素连接。

实现了原料入库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改变了原有的生产计划模式,提升了调度、质量、设备等生产效率,实现了半成品零污染,产品批间差缩小,配备精准度提升,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客户满意度提升,销售量同比提升26%,单个产品成本降低6%以上。实现了关键控制点精准可控,降低单位能耗,年节约能耗210万元

实现了产品制造全生命周期在最优选工艺参数下完成,解决了生产批间差难题,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的均一、稳定、高效、可控

结束语:

随着在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成功落地,不断验证了低代码方案的强大优越性,能够帮助企业从根本上解决IT资源投入和企业数字化需求极度不匹配的问题。为工业企业实现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织信低代码平台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服务商,现已累计为20多个行业,40000+企业用户提供全栈低代码技术支持。并在不同的行业,提出深度场景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选方案。

  • 28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