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动态数组的使用

C++中动态数组的使用

假设要在应用程序中存储医院的病历,程序员将无法知道需要处理的病历数上限。就小医院而言,为稳妥起见,程序员可对上限做合理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将预留大量的内存,进而降低系统的性能。
为减少占用的内存,可不使用前面介绍的静态数组,而使用动态数组,并在运行阶段根据需要增大动态数组。 C++提供了 std::vector,这是一种方便而易于使用的动态数组,示例程序如下所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dynArray (3);

    dynArray[0] = 365;
    dynArray[1] = -421;
    dynArray[2]= 789;

    cout << "Number of integers in array: " << dynArray.size() << endl;

    cout << "Enter another element to insert" << endl;
    int newValue = 0;
    cin >> newValue;
    dynArray.push_back(newValue);

    cout << "Number of integers in array: " << dynArray.size() << endl;
    cout << "Last element in array: ";
    cout << dynArray[dynArray.size() - 1] << endl;

    return 0;
}

输出:

Number of integers in array: 3
Enter another element to insert
2017
Number of integers in array: 4
Last element in array: 2017

分析:

由于还未介绍矢量和模板,如果不明白程序中的语法,也不用担心。请尝试将输出与代码关联起来。从输出可知,数组的初始长度为 3,这与第 7 行的数组( std::vector)声明一致。在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第 15 行仍让用户输入第 4 个数字,而第 18 行使用 push_back( ) 将这个数字插入到数组末尾。这个矢量动态地调整其长度,以存储更多数据。输出证明了这一点:矢量的长度变成了 4。访问矢量中的数据时,语法与访问静态数组类似。第 22 行访问最后一个元素,其位置是在运行阶段计算得到的。索引从零开始,而 size( ) 返回矢量包含的元素数,因此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为 size( )-1

注意:

要使用动态数组类 std::vector,需要包含头文件 vector,如示例程序的第 1 行所示:
#include <vector>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