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一、理论指导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全面提速
1、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内涵
数字经济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其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是数字化发展的先行者。银行业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采用信息提升业务效率的内生需求和天然优势,其数字化发展程度在各行业中处于第一梯队。
基于业界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定义,结合金融领域特征,我们认为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和技术要素为驱动,加速组织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和重塑,有效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级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2、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本质
数字化转型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被赋予了新的特征。各领域数字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推动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数据、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推动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加速传统产业的模式变革。
较之传统生产要素,数据、技术这两个新型生产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均质性、非排他性的特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数字化生产关系具有普惠化,即普通人获得数据更方便;头部化,即数据向少数头部平台集中;个性化,即用户需求追求与众不同;共享化,即更多生产资料社会化占有等特征。
3、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特征
银行业作为数字化发展的先行者,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坚持以金融科技为主引擎,以智能移动终端领域为主渠道,以场景化金融生态为主阵地,以丰富和提升客户体验为主路径,以建立敏捷化组织为主轴,持续推进模式创新与体制机制变革。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数据化(Datafication)。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的发展及业态创新本质上是基于数据信息的价值创造,通过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的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创造更多价值,同时降低各类成本,使价值创造更有效率。银行天生与数据相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应以数据为核心,持续推进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释放数据的业务和经营价值,实现全量全要素的连接和实时反馈,提升对业务的感知、决策、创新、营销、风控水平,提升业务体验、业务效率与经营价值。
(2)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 。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智能化是建立在数据化基础上对功能和服务的全面升华。银行业一直坚守服务国计民生的立业初心,在降低服务门槛的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