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采集的认知无线电时间和功率分配(一)——知识扫盲

参考资料来自:https://x.cnki.net/read/article/pdfonline?filename=1019692099.nh&tablename=CMFDTOTAL&dbcode=CMFD&topic=&fileSourceType=1&taskId=&from=&groupid=&appId=CRSP_BASIC_PSMC&act=&ts=1584181528728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认知无线电定义:感知其工作环境,能够动态、自主地调整其参数,以适应系统运行。
无线电网络是开放式的频谱共享的,包括
授权用户,即主用户 Primary User,PU,具有频谱接入的优先权;
认知用户,即次用户 Second User,SU,可在不对PU造成干扰的时候接入频谱。

认知无线电技术网络 cognitive radio network,CRN 的目的:
1.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可靠通信
2.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特征:
具有认知能力,重构能力
认知无线电的认知行为
1.外部环境感知:干扰温度估计、频谱空洞检测
2.发射功率控制和动态频谱管理
3.信道估计与建模:信道状态信息估计、信道容量预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认知无线电网络架构:
目的:通过频谱感知、频谱决策、频谱共享、频谱移动为次用户提供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组成:
1.主用户:在一定频段内具有操作的权限。主用户的访问只能由基站控制,不受到任何其他未经授权使用的操作的影响。
2.主用户基站:具有频谱授权的固定设置网络组件。
3.认知用户:没有频谱许可证,只能通过机会主义的方式获取频谱资源。认知无线电用户的功能:频谱感知、频谱决策、频谱切换、认知无线电MAC/路由/传输协议。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与其他次用户通信。
4.认知用户基站:具有认知无线电的固定基础设施组件。为次用户提供单跳连接。
优点:
1.提高频谱利用率,满足各种设备对频谱的需求。
2.提供更高的宽带服务。
3.提高服务质量:延迟、传输速率、成本
5.无线服务的使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将从用户的角度得到改善。

认知无线电相关技术

1.频谱感知技术
功能:次用户检测信道中主用户的活动。避免干扰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准度和频谱利用率。

分为
单点频谱感知技术:单个用户可以独立执行频谱感知技术,包括主用户接受的检测、主用户发射端的检测
协作频谱感知技术:多个次用户感知同一信道,然后将感知到的信息发送给融合决策中心,决策中心判断是否存在空闲频谱。
由于单点频谱感知还受距离、信道衰落、阴影效应、频谱感知时间有限的影响,那么可以通过多个次用户协作进行感知。分为集中式感知、分布式感知、中继辅助协同感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点频谱感知分析单点频谱感知
单跳协同感知:

1.集中式协作感知:多个认知用户、一个融合中心 Fusion Center,F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分布式协作感知:多个认知用户,相邻的认知用户彼此共享感知信息,然后认知用户自己做出决策。
分布式协作感知
多跳协同感知:
3.中继辅助协同协作:感知结果通过多跳才能到达目标接收节点,所有中间跳都是中继。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
对传统的频谱管理方式提出了先进频谱管理技术 Advanced Spectrum Management,ASM,分为两类:动态频谱分配技术、动态频谱共享技术Dynamic Spectrum Sharing,DSS。
频谱共享技术
按照网络结构、用户行为、接入方式这三种方式分类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SS将频谱分配给多个用户,可以是主用户与次用户之间共享,也可以是次用户之间共享。动态频谱共享的步骤:
频谱分配、频谱接入、频谱移动,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动态频谱接入 Dynamic Spectrum Access,DSA
分配原则如下:
1.高动态性: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认知用户需要感知主用户的空闲频谱才能进行通信。这需要次用户及时更新空闲频谱的信息——应对主用户活动动态性。
2.提高系统性能
3.减少信令开销和计算量。
频谱接入要考虑到:
1.次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
2.认知用户之间的干扰
3.系统的收益函数和公平性
认知无线电网络传统采用机会式频谱接入 Opportunities Spectrum Access,OSA(也可以聚合机会频谱资源),按照不同的共享方式,分为:
重叠共享方式Underlay,交叉共享方式Overlay,混合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terweave频谱共享
次用户通过检测时间、频率二维的频谱空洞,检测不同频段内主用户的使用情况,若有空闲则进行机会接入。不能保证主用户不受干扰,但次用户可能由于长时间不能接入频谱而导致无法通信。

功率控制技术
目的:
1.减小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
2.减少认知用户间的干扰
功率控制算法
1.能耗问题:次用户应尽量降低自身的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对其他用户的干扰,降低”远近效应“的影响,增加系统容量。
2.满足次用户的Qos:信干噪比等,这要求增加发射功率,这与能耗要求矛盾,需要均衡二者。
方法:
1.开环功率控制:认知用户和认知用户基站之间同时参与功率控制,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根据主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认知用户基站反馈的基本要求。
闭环功率控制:认知用户根据自身搜提供的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调整,无需主用户基站的基站反馈
2.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控制认知用户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达到功率控制的目的。
下行链路控制:控制认知用户接收端的发射功率,减少“角度效应”影响。
3.集中式功率控制:认知用户基站作为控制中心,动态调整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和链路增益,以适应主用户系统的需求。
分布式功率控制:认知用户作为控制中心,自发的调整自身的发射功率、参数,算法简单,效率高。
常用闭环式功率控制和分布式功率控制。

能量采集技术 Energy Harvesting,EH
射频供电的CRN中,认知用户具有能量采集技术,能收集射频信号的能量,并用于数据传输。
能量采集体系结构:
认知无线传感网络、认知蜂窝网络、认知无线网状网络、认知局域网
射频认知无线电网络:
1.集中式:基于CRN的全局信息和认知用户基站采集到的射频信号能量,可以是实现频谱接入的最佳控制。
2.分布式:认知用户频谱接入以及射频能采集的决策都是由认知用户自己决定,无法实现频谱接入的最佳控制。
射频能量采集的CRN组件:
无线收发器
频谱分析仪:用于观察和分析被测信号的频谱使用情况
信息提取单元:利用频谱使用信息建立和维护频谱访问环境的信息库
决策单元:基于信息库进行频谱接入决策
节点设备:传感器
A/D转换器:将节点设备上的模拟信号数字化
功率控制器:用于处理来自A/D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用于网络信号
储能装置
功率管理单元:从射频能量采集器中分配能量——决定采集的能量是存储还是转移到其他部件
射频能量采集器:采集射频信号并转化成电能。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CRN吞吐量,认知用户发射端需要在通道选择具备:
1.如果认知用户的能量采集水平低,则应选择主用户——授权用户容易占用且具有较强射频信号的信道来采集能量。
2.如果认知用的能量采集水平高,则选择空闲并且数据传输成功率高的信道——信道质量高的

中继协作技术
作用:接收和重新发送信号到目的地,提高来自基站的链路不好的用户数据速率
优点:提高CRN的系统性能,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传输可靠性。
协同中继:提高频谱效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继协作网络组成:一个源节点,一个继电器,一个目的节点。
按照中继节点的工作模式:
半双工:更普遍更易实现,要求使用正交信道进行传输和接受,但降低频谱的传输效率
全双工:相同的频段内进行均匀的发射和采集,有自干扰
根据信号在中继器上进行处理的方式:
模拟中继AR:继电器只需重新传输获得的信号。缺点:会对CRN的空暇频谱干扰,中继转发后会有噪声
数字中继DR:继电器需要对解码进行调制并且重新传输。缺点:解码和调解消耗中继能量,有更大的时延,设备更贵。
模拟中继技术:
放大转发AF,又称非再生中继方案,简单,无需知道源信号是如何进行编码的,目的节点可从源节点、中继转发节点处获得独立的衰落报警,因而可以实现充分的分集,性能良好。但是,转发时会放大源中继信道上的噪声,有一定的失真。
步骤:
1)源节点通过广播传输信号,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获取报警
2)中继节点放大从源节点获取的功率,并将其转发给目的节点
3)目的节点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信号进行解码组合
数字中继DR:
解码转发DF,又称再生中方案,信号的处理一般由源、中继信道的传输性能决定。对源信号先解码再编码发送,所以在这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误差都会随着中继节点跳数增加而增加,这会影响中继的性能。所以DF协议的关键是目的节点成功解码由中继节点转发的信息,否则通信失败,其次能够正确解码信息,否则降低系统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且校验须在编码中实现,得到分集顺序给中继转发节点。
步骤:
1)源节点通过广播传输信号,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获取警报
2)中继节点对源节点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码检测,将信息转发给目的节点
3)目的节点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信号进行解码组合
压缩转发CF
由源节点直接发送信号至目的节点,中继节点转发压缩的信号到目的节点。中继节点无需完全解调接收到的源信号,只有源信号中与接收信号具有相关性的部分才需要解调。
当中继节点更靠近目的节点的时候,CF中继更加优于AF、DF中继,毫无意外,那么CF的实现技术较之AF和DF更加复杂。

  • 6
    点赞
  • 4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PCIe连接的设备可以是显卡、声卡、网卡等。 Flow control(流量控制)是PCIE中的一种基础机制,用于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PCIE的flow control可以分为两种方式:Credit-based Flow Control(基于信用控制)和Acknowledg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 Flow Control(确认/否定确认控制)。 基于信用控制是PCIE中最常用的流量控制机制。发送方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向接收方设备发送一个信用(credit)值,表示发送方设备可以发送的最大数据量。接收方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会发回一个更新的信用值给发送方设备,发送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用值确定下一次可以发送的数据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控制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避免数据丢失或信道阻塞。 确认/否定确认控制是PCIE中的一种备用方式,当发送方设备发送数据后,接收方设备会发回一个确认或否定确认信号给发送方设备,以告知是否成功接收数据。如果发送方设备收到否定确认信号,则会重新发送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总结来说,PCIE中的flow control机制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设计的。基于信用控制和确认/否定确认控制是两种常用的流量控制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来控制数据的传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