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同学问我一个问题,大概就是为何我能输出那么多,是怎么高效管理自己时间的,自己工作后就特别累。
同步几点:
1.我也会累,我也是人,我也没做那么多事情
2.我也会休息,睡觉,摸鱼,偷懒,刷视频,刷文章,闲逛群聊
3.并不是别人不累,只是他们不喊累
4.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是你的任务分配,精力分配,是你的效率,你的专注
5.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抓大放小,做重要的事情,其他可以忽略,外包;优先级很重要
6.累可能是因为没心力,适当休息,好好生活,享受生活,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早睡很重要
再说几句大实话。
1.我很能摸鱼
2.我很能用碎片时间
3.我做的事情并不多
4.输出我做起来不难
5.难的事情集中做
6.我也在偷懒和拖延
7.我最近感冒,状态挺差
8.下班后,我也不想动
9.刷短视频真的很舒服
10.我也有很多畏难情绪
11.很多事情我不想做
12.趋易避难,我也有
13.你看到的只是假象
14.我也天天迷茫焦虑
15.每天安慰自己和找出路
16.我时间多同时也很孤独
17.我挺享受孤独也要承担不安
18.我啥也不会,一堆毛病
以上,谁没事告诉你心里话或是大实话,少,平时我也不会说,因为没必要。
出门在外,身份,人设,标签,印象,都是自己给的,哪怕是现实生活中,不深入接触,你也不知道这个人面具背后是什么样子。
今天也不聊鸡汤,也不聊什么方法了,因为已经说的足够多了,我想AI更擅长回答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帮你做好非常详细的安排和计划。
但真的有用吗?我想它的用处并不在现在,而是以后。
有时一个人需要的并不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情绪安慰,一种心理,一种认可,一种感受。
就像现在,其实我有一堆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人都如此,你羡慕别人也要去看到他背后都做了什么,承受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再好的方案,再好的计划,都需要人去执行。
执行的前提是你想做这件事,你有心力,有状态做这件事。
如果真的觉得工作中特别累,掏空了自己,不想动,那么就多休息,养好状态再出发。
注意这里说的养好状态是真的去养,从健康的角度好好对待身体。
1.不熬夜
2.不贪吃
3.不贪玩
4.适度运动
5.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第五点别和前三点冲突,比如让你开心的事儿,千万别少熬夜,让你开心的事别是暴饮暴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你开心的事别是疯狂的玩,不节制。
适度这两个字非常关键,有些事情并不是不能做,只是一个尺度和量的问题。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性格诸多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人能够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有的人不行,不要拿别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
尊重身体,尊重健康,再行动,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