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常见布线规则总结

  1. PCB板上预划分数字、模拟、DAA信号布线区域。

  2. 数字、模拟元器件及相应走线尽量分开并放置于各自的布线区域内。

  3. 高速数字信号线走线尽量短。

  4. 敏感模拟信号走线尽量短。

  5. 合理分配电源和地。

  6. DGND、AGND、实地分开。

  7. 电源和临界信号走线使用宽线。

  8. 电源线和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

  9. 数字电路放置于并行总线/串行DTE接口附近,DAA电路放置电话线接口附近。

  10. 小的分立器件走线必须对称,间距比较密的SMT焊盘引线应从焊盘外部连接,不允许在焊盘中间直接连接。

  11. 关键信号线优先:电源、模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

  12. 布线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线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

  13. PCB设计中应避免产生锐角和直角,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同时PCB生产工艺性能也不好。

  14. 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锡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重要信号线不准从pin脚间穿过。

  15. 合理选择PCB层数。用中间的电源层(vcc layer)和地层(Gnd layer)可以起到屏蔽作用,有效降低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也可大大缩短布线长度,减少信号间的交叉干扰

  16. 层间布线方向:应该互相垂直,顶层是水平方向,则底层为垂直方向,可以减少信号间的干扰。

  17. 包地:对重要信号进行包地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也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包地,使其不能干扰其他信号。

  18. 加去耦电容:在IC的电源端加去耦电容。

  19. 高频扼流:当有数字地和模拟地等公共接地时,要在它们之间加高频扼流器件,一般可以用中心孔穿有导线的高频铁氧体磁珠。

  20. 走线长度:走线长度越短越好,这样受到的干扰就会减少;当然不是所有走线只追求短,比如DDR走线,讲究的是时钟、地址、数据走线之间的等长,比如为了实现等长的蛇形走线。

  21. PCB布线设计的重要参数

    1. 铜走线(Track)线宽:单面板0.3mm(≈12mil),双面板0.2mm(≈8mil)

    2. 铜箔之间的最小间隙:单面板0.3mm,双面板0.2mm

    3. 铜箔线距离PCB边缘最小1mm,元件距离PCB边缘最小5mm,焊盘距离PCB边缘最小4mm

    4. 一般通孔安装元件的焊盘直径是焊盘内径的2倍

    5. 电源线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不应低于12mil,CPU出入线不应低于8mil,线距不低于10mil

  22. PCB上有保险丝、保险电阻、交流220V 的滤波电容、变压器等元件的附近应在丝印层印上警告标记
  23. 交流220V电源部分的火线和零线间距应不小于3mm。220V电路中的任何一根线与低压元件和和pad、Track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mm,并丝印上高压标记,弱电和强电之间应该用粗的丝网线分开,以警告维修人员小心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