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控制领域,西门子PLC S7-1200凭借出色性能和高性价比深受青睐。选择合适硬件是搭建高效稳定控制系统的关键,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选择S7-1200硬件的步骤和方法。
一、明确控制需求
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仔细梳理控制系统需接入的各类信号数量,如数字量输入(DI),像按钮、传感器的开关信号数量;数字量输出(DO),例如控制继电器、电磁阀等执行器的信号数量;模拟量输入(AI),如温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连续变化信号数量;模拟量输出(AO),比如控制变频器、调节阀等设备的信号数量。
2. 评估控制任务复杂度:分析控制逻辑的复杂程度,简单任务如电机的启停控制;复杂任务可能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复杂算法和多设备协同控制。若需执行复杂数学运算、逻辑判断,要选择处理能力更强的硬件。
3. 梳理通讯需求:确定系统与其他设备(如上位机、智能仪表、其他PLC等)的通讯需求,明确所需通讯协议,如PROFINET、MODBUS TCP等;以及通讯距离、数据传输速率要求。
二、CPU模块选型
1. 依据输入输出点数和任务复杂度:CPU 1211C适用于小型简单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点数和处理能力有限;CPU 1212C适用于中型系统,在点数和扩展能力上有所提升;CPU 1214C处理能力更高,可扩展更多模块,适合较复杂控制系统;CPU 1215C和CPU 1217C适用于大型、超复杂控制系统,支持更多输入输出点,具备高级功能和强大扩展能力 。例如系统需20个数字量输入和15个数字量输出,控制任务中等复杂度,可选择CPU 1212C;若还有较多模拟量输入输出需求,可考虑CPU 1214C及以上型号。
2. 考虑存储容量: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越大、数据处理量越多,所需存储容量越大。大型项目含复杂算法和大量数据存储,需选择大容量存储器的CPU,以保障系统高效运行,避免因存储不足导致运行异常。
3. 关注供电方式:DC/DC/DC型号需24V DC供电,适用于直流电源环境;AC/DC/RLY适用于交流电源,要根据现场电力条件选择,确保供电稳定,影响系统稳定性。
三、IO模块选型
1. 数字量模块:根据数字量输入输出点数需求选择。数字量输入模块(DI)接收开关量信号,如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字量输出模块(DO)控制外部设备的开关动作。若系统有大量数字信号需处理,需配备足够数量的DI和DO模块,注意模块的输入输出类型(源型或漏型)要与外部设备匹配。
- 源型输入
外部信号电源正极接模块输入点,负极接COM端,电流从模块流出。
- 漏型输入
外部信号电源负极接模块输入点,正极接COM端,电流流入模块。
- 源型输出
模块输出端为正极,电流流向负载(如继电器线圈正极接模块,负极接电源0V)。
- 漏型输出
模块输出端为负极,电流从负载流入模块(如继电器线圈正极接电源+24V,负极接模块)。
2. 模拟量模块:有模拟量输入模块(AI)和模拟量输出模块(AO)。AI模块接收模拟信号(温度、压力等),AO模块输出模拟信号控制设备。选择时关注测量类型和范围,如测量电流或电压的AI模块,支持信号类型(-10V到10V、4到20毫安等)要与传感器输出信号匹配,确保测量准确性和系统正常运行。
四、通信模块选型
1. 依据通信协议:若系统需与上位机通过以太网通讯,使用PROFINET协议,需选择支持PROFINET的以太网通讯模块;若与其他设备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讯,选择支持该协议的模块,确保通信模块与现有设备接口类型及通信需求兼容。
2. 考虑接口数量:根据需连接的设备数量选择,连接多个设备时,选择接口数量充足的通信模块,满足系统通信连接需求。
五、信号板选型
信号板安装在CPU正上方,虽功能不如其他模块直观,但能提升系统扩展便捷性和效率。系统有灵活扩展需求,如增加通信接口、数字量输入输出点时,可考虑选择合适信号板搭配,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接口数量和功能合适的信号板。
六、电源模块选型
1. 确定电源类型:根据现场供电条件选择交流电源(AC)或直流电源(DC)的电源模块,确保与供电系统匹配。
2. 选择合适电源电压:常见电源电压有24V DC、120V AC、230V AC等,选择与系统中其他设备电源电压一致的电源模块,避免电压不匹配损坏设备。
3. 计算电源功率:计算系统中所有模块的总功耗,选择功率大于总功耗的电源模块,保证电源有一定余量,确保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