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内容结合了Ble_Core5.3中PHY层,参考相关博客,其中若有不足或不当之处,烦请之处,不甚感激。
一、发射机
发射功率
ble规范规定最大发射功率+20dBm,最小发射功率-20dBm,协议中将[-20,20]设置为四个挡位 。
+20dBm的发射功率对应100mW,-20dBm的发射功率对应0.01mW。
如果发射功率过小则不可能导致不被其他设备发现,如果在较短距离使用高发射功率会导致接收机饱和引起链路故障。
调制特性
蓝牙协议标准1.1开始就采用了GFSK调制方式,具体选取的参数是码元速率1Mbps,时延带宽积BT=0.5,调制指数在0.45~0.55之间。协议规定基于中心频点的正频率偏差表示比特1,负频率偏差表示比特0,如下图。(频率偏差表示调制波与载波的频率差)
同时,BLE标准对频率偏差有如下规定:
1.若PHY选择1sym/s,频率偏差需满足185Khz
2.若PHY选择2 Msym/s,频率偏差需满足370Khz
另外,BLE标准规定载波频率偏差必须低于150KHZ。
而咱们常说的2.4G中心频率是由芯片晶振倍频而来,若使用一款32Mhz@50ppm的晶振,那么经过倍频后,载波频率偏差范围则为120KHZ,因此在传输报文的时候中心频率2402MHz并不是严格的2402MHz,。
二、接收机
接收灵敏度
接收灵敏度表示芯片能够解调出来最小的信号的能力,通常以dBm为单位。蓝牙标准规定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需大于-70dBm。
那么问题来了,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必然引入噪声,不能对接收到的信号正确解码,那岂不是白用工?因此,引入误比特率BER的衡量标准,BLE规定了以下接收灵敏度,并选择0.1%作为其误码率接受标准。
功率P(单位mW)与信号强度SSI(单位dbBm)的换算公式
其换算公式如下:
SSI = 10 * log10(p)
例如10mW的发射功率:
SSI = 10 * log10(10)= 10dBm
例如0.000 000 1mW的接收灵敏度
SSI = 10 * log10()= 10 *(-7)= - 70d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