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规划技术路径——基于高德地图的公共服务设施覆盖评价

以往的分析评价方式真的对吗?

1.中国的城市规划长期受制于数据的获取,使得规划决策多为拍脑袋式决策。规划工作的数据基础高度依赖测绘数据、统计资料以及政府部门的官方数据,在进行城市系统性、综合性分析方面,会有很多掣肘的地方。

2.以常见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覆盖范围评价为例。基于测绘和文字资料,辨认地理位置,照搬规范,使用刻板的直线距离(步行可达300米、500米、1000米)来评价教育设施覆盖水平是否合理?直线距离不代表步行距离,真实路网未必可达!

3.有没有适用于大多数城市的一套智慧规划方案?使分析流程可以做到更为自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请你往下看

基于高德地图的公共服务有效覆盖范围分析

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范围,是指人以某一种交通方式(通常为步行)可到达的距离,那么就可以通过现成的高德地图,在一个准确的交通网络上构建拓扑关系图,进行可达性分析。

高德地图由一个叫做路径规划的API接口。给它起点和终点,就可以告诉你自驾车、公交、自行车、步行4种方式的路线、距离、时间等信息。

但了解Gis的朋友可能会吐槽,工作中使用Arcgis等地理信息软件一样可以做到啊,那请你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 如果是对消防站的有效覆盖范围评价,即5分钟消防车可到达的边缘,将交通拥堵情况考虑进去,是否更加科学?高德地图路径规划计算依据实时交通流速度!这里不得不说,垂直领路数据运营商确实有其垄断的优势。

  • 利用Gis软件构建一个准确的城市级别的拓扑路网(包含小区级道路)意味着怎样的工作量,有现成的为何不拿来用?

如何准确得获得的“15分钟”步行圈?

我们以成都市世纪城会展中心为例,该地块内部路网曲折,周边是商业办公群,路网规整。以会展中心为起点画出等时圈,可以很好地表达出真实路网可达行与固定半径缓冲区的区别。

选择好一个起点后,以此为中心我们的服务器会按照步行速度70m/分钟的通用标准,建立一个50mX50m,边长2100m的网格(70*15*2),并以1050半径的圆选掉外围点。下图仅为简单示意

然后依次生成从起点到各渔网中心点之间的OD对,使用O点与D点的坐标值依次访问高德地图路径规划Api,分析结果绘制圈层图。下图为计算出的5分钟、10分钟、15分钟圈层图,和圆形缓冲区是不是有很大区别呢?

后记

除了公共设施服务评价,我们的匠人云规划平台还支持POI检索、坐标拾取、地址编码、行政区划提取、等时圈、公交可达性、空气水环境等城市大数据等智慧规划功能,欢迎前往尝试。

匠云官网:http:\\139.224.59.68

规划不易,且行且珍惜,长按二维码关注并支持我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Wonder ZH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