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
3.1 技术简历的制作方法
前言
简历是求职的第一关,如果简历做的都不好,那么第一批就会被淘汰。在春招实习和秋招阶段,会有大量的简历进入系统,HR最开始筛选的标准一般是简历的格式是否合理,个人信息是否完善。在给图森和字节跳动做校园大使的1年多时间里,我收到了近5000份简历,最后成功获得面试机会的不足10%,90%的人倒在了简历关。大多数简历被刷并不是因为学校不好,也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简历做的太不专业!细节决定成败,简历做不好会毁掉整个秋招。本文我将从简历模板,项目描述,简历制作关键点等几个方面介绍技术简历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简历模板如何选择
简历一般要求为PDF版本,除了 PDF 简历之外,通常还有 Markdown、Word、Latex 简历,但是这些形式的简历排版方式和使用方式都各不相同,投递时也都需要转换成 PDF 简历,因为 PDF 排版和格式都不容易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改变,适合作为简历文档。对于第一次制作简历的求职者来说最方便的制作方式是使用简历模板。我个人使用的是实验室的祖传简历模板,不花哨,比较简练和清晰,格式如下:
上述模板的word版:https://github.com/zhuhaochuan/Resume ,大家可以自行下载然后转换成PDF。
其他的简历模板可以上GitHub搜索Resume,会有很多开源的模板,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项目和实习经历描述关键点
项目和实习经历是简历当中最具含金量的部分,我总结了3个关键点:
-
简历当中的项目是否足够契合当前投递的方向:
如果你投递的方向是后端开发,然后你把在实验室做的深度学习或者其他杂七杂八的算法项目写在前面那一定会让面试官很迷惑,你到底是来做开发的还是投错了岗位,如果面试官问你你是不是对算法方向感兴趣的时候基本你当前投递的方向已经GG。投之前请三思自己到底做算法还是开发,完全无关的项目最好别写。
-
项目的重点是否能够体现:
项目的描述有3个关键部分:为什么做,怎么做,以及结果数据对比。在项目描述当中,如果能够将Why,How和Result描述清楚,就能够让面试官眼前一亮。切勿只是堆砌技术词汇,比如项目当中用到了A,B又用到了C这样简单的描述。如果对某个技术只是一知半解,或者项目当中只是调了个包,那么最好不要写在项目描述里。如果被面试官追问使用细节或者实现细节,回答不出来会让场面更尴尬。
-
实习经历次数不要写的过多:
我建议实习经历2段最佳,如果你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实习,我觉得长时间的实习收益远大于短时间多次数。因为实习时间越长,你所接触的深度和广度就会有质的区别,3个月和半年所能够描述的点就会很不一样。其次如果有2次以上的短时间实习经历,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没有一个连贯的经历,我就被问过为什么第一段实习只有3个月不到,是不是不适应等等之类的问题。与其让面试官或者HR疑惑,不如就用更长些的篇幅将1-2次实习经历描述的更好。
简历制作注意点事项
简历的制作是需要精益求精的,对于简历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推敲。我认为制作简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简历请使用PDF ,最好不要使用Word
一般大多数公司比如各类独角兽都会使用这个Moka系统,BAT和头条都有内部的内推系统但是使用方式基本相似,我使用过字节的内推系统也基本是和Moka差不多。这些系统对Word文档的信息提取很差,导致很多个人信息可能会错位,比如电话提取成邮箱号,实习描述和项目描述错位等等。如果内推人员不细心可能会导致上传的信息有误,而且很少有人会上传之后还去check。我在字节实习的时候最多一天邮箱收到100+份简历,每天晚上10点之后光内推都要耗费1-2小时。内推人省事了也会增加对你这个人的好感。 其次就是大家在学校使用的基本都是Windows的Word,而公司内部面试官使用的大多是Mac。Mac 默认打开word使用的是Pages 文稿。会有一些不兼容和格式问题。这样的简历看起来会很糟心。所以,使用PDF不仅看着舒服,内推简历的人也会省很多事情!
格式清晰,切勿浮夸
简历的格式要清晰明了,几个部分排列整齐,不要弄的花里胡哨还带很多色彩,这对于面试官来说也很难短时间抓住你简历的重点。我个人建议简历结构如下:
- 教育背景
- 实习项目经历
- 学术成果
- 技能
- 学校实践
除此之外,简历的页数不要过多,一页最好,最长不要超过2页。
切勿过分夸大自己
你对简历上的每一个字都要负责,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被面试官问到,如果你不能自圆其说那么就一定不要往简历上写。 一旦自己过分夸大事实被面试官发现反而会减分。
做好简历review
大家都知道code上线需要review,而你的简历更需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