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想寻大树乘凉 不如自栽 自给 自乘凉
📕 写在最前
" 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识库,顺带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路径,这样就会特别清晰。" |
🚩好那么,开始阅读吧!
🚀先看成果
大家来到我的知识库网站,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从2023年4月1日建站开始,这个网站会一点点地丰富,也因为你的到来,让这个网站开始变得更有价值。因为我认为志同道合的人本就应该成群结队在这里,我将再一次声明建站的初衷:
我想制作这样一个知识库网站:在这里,我会为每一个跟我一样,但不知从何下手的的大学生,提供我所了解的每一项技能的详细学习的路线。如果这个网站能够给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点的帮助,就一切都值得了。
好了,接下来将具体向你展示我当初从想法到建站的过程。
🚗学习路线
第一步:发现痛点
痛点一:资料收集得太多太杂,急需整理。
- 是否你也跟我一样:
“收藏=学会”
?常常各种资源、文章、博客,包括GitHub链接、PDF文档收藏了很多,但却基本不看?导致此的很大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资料少,反而是因为资料太多、太杂了
。没有条理
,也没有分类
、更不好检索
,故而有时候你想查阅却不知道从何看起。我认为收集资料没有问题,但是强烈建议在入库的那一刻便做好归类与标记
,这样就可以方面后续的检索和学习。把资料用起来,这个才是关键。痛点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顾着闷着头跑,而忽略了全局。
-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一头扎进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问题,然后就吭哧吭哧出不来,导致后来慢慢失去了当初的兴趣,最后被劝退。我认为要想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要有一个全局的概念,也就是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路径。知道自己身处在知识体系的位置,明确学习路径,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
而搭建知识库网站,正好可以应对这两个痛点。
第二步:本地部署
打造一个免费的个人知识库,干净又卫生!
打造一个免费的个人知识库,干净又卫生!
在部署的过程中,同Blog的搭建过程一样,我也没有全部跟着教程的操作进行。在视频的10:30左右,也就是成功打造网站之后,Up主介绍了很多部署的方案,同时视频演示的是云服务器的部署。在这里,我选择使用
GitHub Page
的方式:不需要购买云服务器,同时也省去了域名的购买。因为对于学生党来说,这一笔钱算得上是一点负担,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站也只为自己使用,部署到GitHub就已足够。
第一步:初始化一个项目
然后我们选择一个目录,作为我们的博客站点目录。也就是项目要生成的目录。
比如我在D盘下新建了一个myblogs的目录然后打开CMD黑框,cd到该目录,执行如下命令:
通过使用 CD 命令,并加入参数 /d ,可以通过一个步骤,直接进入指定盘符下的任意文件夹。 一个步骤进入D盘下的myblogs目录,如: cd /d d:\myblogs
初始化成功后,可以看到 目录下创建的几个文件 index.html 入口文件 README.md 会做为主页内容渲染 .nojekyll 用于阻止 GitHub Pages 忽略掉下划线开头的文件 直接编辑 docs/README.md 就能更新文档内容,当然也可以添加更多页面。
第二步:本地运行docsify创建的项目
通过运行 docsify serve 项目名称 启动一个本地服务器,可以方便地实时预览效果。
默认访问地址 http://localhost:3000 。
第三步:GitHub Page部署
相较于Blog的部署,知识库的部署要简单很多。
创建一个新的
repository
在GitHub上创建一个
用户名.github.io
仓库推送本地仓库至远程
git init //初始化仓库 git add . //添加所有文件进暂存区 git commit -a -m "my first commit" //提交文件到仓库 以备提交到远程 //当确定好自己所有的文件可以提交到远程时 执行下面的命令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设置 Github Page
点击仓库的
Setting
–Page
,在Branch
处选择master
,在次一个选项处,选择/doc
选择完成之后,点击
save
,即可看到自己的网址了
第四步:配置参数、优化改造
CSDN:
Docsify官方文档:
第五步:标准化上传流程
掌握了以上全部知识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式运营我们的知识库了。在这里,我向您介绍一下我本人每次上传知识库的流程,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流程,就不用在羁绊在工具层次,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编辑优质的内容当中。
🚩首先,你需要了解下面这个知识:
多页文档
如果需要创建多个页面,或者需要多级路由的网站,在 docsify 里也能很容易的实现。例如创建一个
guide.md
文件,那么对应的路由就是/#/guide
。假设你的目录结构如下:
. └── docs ├── README.md ├── guide.md └── zh-cn ├── README.md └── guide.md
那么对应的访问页面将是:
docs/README.md => http://domain.com docs/guide.md => http://domain.com/guide docs/zh-cn/README.md => http://domain.com/zh-cn/ docs/zh-cn/guide.md => http://domain.com/zh-cn/guide
根目录下创建一个
Content
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中生成md
文件并编辑,这样网站就可以承载多个md
。不过,要想能够实现在导航栏选择切换不同的md
,就需要配置_sidebar.md
。具体配置如下:[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S9XY2jj-1681530438843)(…/Picture/屏幕截图20220308220825.png)]
这样就可以在导航栏显示了。
(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你可以在
根目录
下创建一个Picture
文件夹,用来存放md
文件中的图片,那样就不需要将图片上传至图床,也就解决了“图传会不会过期”
、“图床非会员功能限制怎么办”
等困扰。)编辑结束后,即可参照
第三步
,使用bash
命令轻松部署。( 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在本地编辑的时候,可以输入
cmd
命令,打开http://localhost:3000
端口,实时查看渲染结果。)[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wL3gzfjZ-1681530438845)(…/Picture/屏幕截图20220308221828.png)]
❓ 疑问汇总
我的GitHub账户在搭建Blog时已经使用了怎么办?
-
第一种方案:使用Gitee Page部署。
Gitee有着和GitHub极其相似的操作逻辑与功能,且其友好的中文界面,对于国人来说更好操作。
你可以将目标文件夹重新上传至Gitee仓库,我认为更快捷的方式是:先将文件夹
上传至GitHub
,然后使用Gitee的克隆
功能,将GitHub仓库克隆到Gitee上,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次提交,多平台共享。 -
第二种方案:重新注册一个GitHub账户。
我对比了GitHub和Gitee,发现
Gitee
开启Page功能需要实名认证
,相较而言,GitHub
的注册只需一个邮箱账号,且Page功能可以直接开放
,这对于小白练手很是友好。所以我认为第二种方案更加友好。但是Gitee属于国内的节点访问相对比Github快许多,但如果有其他的需求也可以更具自己的需求选择。
参考文献
By : Lucas Zhong | 20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