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切片资源分配(Python)

- 设计虚拟5G网络切片,为不同业务(如自动驾驶、VR)分配带宽和延迟资源,评估服务质量。
 - 提示:用 networkx 建模网络,优化算法分配资源。

import tkinter as tk
import networkx as nx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backends.backend_tkagg import FigureCanvasTkAgg
import random
import matplotlib.animation as animation


# 设计虚拟 5G 网络切片,为不同业务分配资源
def allocate_resources():
    # 创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模型
    G = nx.Graph()
    # 添加节点代表不同业务和基站
    G.add_nodes_from(['Autonomous Driving', 'VR', 'Base Station'])
    # 添加边代表连接
    G.add_edges_from([('Autonomous Driving', 'Base Station'), ('VR', 'Base Station')])

    # 为不同业务分配带宽和延迟资源
    bandwidth_allocation = {
        'Autonomous Driving': random.randint(50, 100),  # Mbps
        'VR': random.randint(20, 50)  # Mbps
    }
    latency_a
实际上,从5G发令枪打响时,3GPP、BBF、GSMA、中国移动、KT、SK Telecom、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等标准组织、运营商和设备商就将网络切片技术作为5G网络的关键技术。 近几年来在业界戮力研发下,网络切片技术历经两次“锤炼”,渐入佳境。基于网络切片的原型验证和应用试验逐步落地,而首版网络切片标准将在今年年中完成。 那么,距离网络切片切开5G大面包还有多远? 对此,《通信产业报》()记者采访了多年深耕无线网络技术的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和中兴通讯5G综合方案总监郝男男,他们认为,5G网络切片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网络切片技术要想走向现网,助力5G网络升级,面临异厂家网络切片互操作困难、5G网络切片端到端原型验证和应用示范缺乏、网络切片商 实际上,网络切片技术在5G发迹之时就担当业界“团宠”。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早已深入人心,相比于4G等传统移动通信技术,5G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广的连接和更可靠的性能,能够实现万物互联。 ITU为5G定义了eMBB(移动带宽增强)、eMTC(海量物联网)、ULRR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三大场景。eMBB场景主要是传统业务的增强,主要聚焦语音、上网等传统业务,而eMTC和ULRRC两个场景则是利用5G海量连接、高可靠和低时延的特性,与医疗、交通、农业等诸多行业合作,催生出多种多样改变社会的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