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之路(六)设计模式(不全,后续会逐渐更新)

设计模式是在大量实践中总结和理论化之后优选的代码结构、编程风格、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设计模式免去我们自己再思考和摸索。式就像是经典的棋谱,不同的棋局,我们用不同的棋谱,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套路”

一、创建型模式(5种)

1.工厂方法模式

  • 概述:实现了创建者与调用者的分离,即将创建对象的具体过程屏蔽隔离起来,达到提高灵活性的目的。
  • 工厂方法模式:用来生产同一等级结构中的固定产品。(支持增加任意产品)

2. 抽象工厂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用来生产不同产品族的全部产品。(对于增加新的产品,无能为力;支持增加产品族)

3. 单例模式

所谓类的单例模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软件系统中,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实例对象,并且该类提供一个取得其对象实例的方法。如果我们要让类在虚拟机中只能产生一个对象,我们首先必须将类的构造器的访问权限设置为private,这样,就不能使用new操作符在类的外部产生类的对象了,但是在类的内部仍可以产生该类的对象。因为在类的外部开始还无法得到类的对象,只能调用该类的某个静态方法以返回类内部创建的对象,而静态方法只能访问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所以,指向类内部产生该类对象的变量也必须定义为静态的

①单例的饿汉式实现(一开始就创建对象

public class Singleton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ank bank1 = Bank.getInstance();
        Bank bank2 = Bank.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bank1 == bank2);//true
    }
}

class Bank{
    
    //1. 私有化构造器
    private Bank(){
    }
    
    //2. 在类内部创建对象,且赋值给指向该对象的静态变量
    private static Bank instance = new Bank();
    
    //3. 提供公共的静态的方法,返回类的对象
    public static Bank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② 单例的懒汉式实现(要用的时候才创建对象

public class Singleton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ank2 bank1 = Bank2.getInstance();
        Bank2 bank2 = Bank2.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bank1 == bank2);//true
    }
}

class Bank2{
    //1. 私有化构造器
    private Bank2(){

    }
    //2. 声明一个静态变量
    private static Bank2 instance = null;

    //3. 提供公有的静态的方法,返回类的对象
    public static Bank2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Bank2();
        }
        return instance;
    }
}
方式好处坏处
饿汉式线程安全对象加载时间过长
懒汉式延迟对象的加载目前的写法线程不安全

③单例模式的引用场景

  1. 网站的计数器,一般也是单例模式实现,否则难以同步
  2. 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一般都使用单例模式实现,这一般是由于共享的日志文件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因为只能有一个实例去操作,否则内容不好追加
  3. 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因为数据库连接是一种数据库资源
  4. 项目中,读取配置文件的类,一般也只有一个对象。没有必要每次使用配置文件数据,都生成一个对象去读取
  5. Application也是单列的典型应用
  6. windows的Task Manager(任务管理器)也是很典型的单例模式
  7. Windows的Recycle Bin(回收站)也是典型的单例应用。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回收站一直维护着仅有的一个实例

4. 建造者模式

5. 原型模式

二、结构型模式(7种)

1. 适配器模式

2. 装饰器模式

3. 代理模式

  • 概述:代理模式是Java开发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设计模式。代理模式就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public class NetWork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erver server = new Server();
		ProxyServer proxyServer = new ProxyServer(server);
		proxyServer.browse();
		/**
		连接网络前的各种检验。。。
		真实的服务器访问网络
		*/
	}
}


interface Network{

	public void browse();
	
}

//被代理类
class Server implements Network{

	@Override
	public void browse(){
		Sysout.out.println("真实的服务器访问网络");
	}

}

//代理类
class ProxyServer implements Network{

	private Network work;
	
	public ProxyServer(Network work){
		this.work = work;
	}
	
	@Override
	public void browse(){
		check();
		work.browse();
	}
	
	public void check(){
		System.out.println("连接网络前的各种检验。。。")
	}
}

  • 应用场景:
  1. 安全代理:屏蔽对真实角色的直接访问
  2. 远程代理:通过代理类处理远程方法调用(RMI)
  3. 延迟加载:先加载轻量级的代理对象,真正需要再加载真实对象。比如你要开发一个大文档查看软件,大文档中有大的图片,有可能一个图片有100MB,在打开文件时,不可能将所有的图片都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用代理模式,当需要查看图片时,用proxy来进行大图片的打开。
  • 分类
  1. 静态代理(静态定义代理类)
  2. 动态代理(动态生成代理类)——JDK自带的动态代理,需要反射等知识

4. 外观模式

5. 桥接模式

6. 组合模式

7. 享元模式

三、行为型模式(11种)

1. 策略模式

2.模板方法模式

  1. 解释:抽象类体现的就是一种模板模式的设计,抽象类作为多个子类的通用模板,子类在抽象类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改造,但子类总体上会保留抽象类的行为方式
  2. 解决的问题
    ① 当功能内部一部分实现是确定,一部分实现是不确定的。这是可以把不确定的部分暴露出去,让子类去实现
    ② 也就是说,在软件开发中实现一个算法时,整体步骤是固定的、通用的,这些步骤已经在父类中写好了。但是某些部分易变,易变部分可以抽象出来,供不同子类实现。这就是一种模板模式
  3. 模板方法的应用场景:
    ① 数据库访问的封装
    ② Junit单元的测试
    ③ JavaWeb的Servlet中关于doGet()/doPost()方法的调用
    ④ Hibernate中的模板程序
    ⑤ Spring中JDBCTemlate、HibernateTemplate等

3. 观察者模式

4. 迭代子模式

5. 责任链模式

6. 命令模式

7. 备忘录模式

8. 状态模式

9. 访问者模式

10. 中介者模式

11. 解释器模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