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系列】容错机制详解

一、容错机制详解

检查点是Flink容错机制的核心。这里所谓的检查,其实是针对故障恢复的结果而言的。在有状态的流处理中,任务继续处理新数据,并不需要之前的计算结果,而是需要任务之前的状态。当故障恢复之后继续处理,应该与发送故障前完全一致,我们需要检查结果的正确性,因此,checkpoint又称一致性检查点

检查点的保存

  • 检查点保存:周期性地触发保存
  • 保存的时间点:当所有任务都恰好处理完一个相同的输入数据时,将它们的状态保存下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Tuple2<String, Long>> wordCountStream =env.addSource(...)
                                                             .map(word -> Tuple2.of(word, 1L))
                                                             .returns(Types.TUPLE(Types.STRING, Types.LONG));
                                                             .keyBy(t -> t.f0);
                                                             .sum(1);

数据源为一个个单词,源任务从外部数据源读取数据,并记录当前的偏移量,作为算子状态保存下来,然后将数据发给下游的Map任务,它会将单词转换成(word,count)二元组,初始count=1L,也就是(“hello”,1)这样的形式,这是一个无状态的算子任务。进而以word作为键进行分区,调用sum()方法对count值进行求和,Sum算子会把当前求和的结果作为按键分区状态保存下来。

当我们需要保存检查点(checkpoint)时,就是在所有任务处理完同一条数据后,对状态做个快照保存下来。把快照写入外部存储中,由状态后端的配置项检查点存储(CheckpointStorage)来决定,有作业管理器的堆内存(JobManagerCheckpointStorage)和文件系统(FileSystemCheckpointStorage)两种选择,一般写入持久化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从检查点恢复状态

在运行流处理程序时,Flink会周期性地保存检查点,当发送故障时,就需要找到最近一次成功保存的检查点来恢复状态。我们处理完三个数据后保存了一个检查点,之后继续运行,又正常处理了一个数据flink,在处理第五个数据hello时发送了故障,这里Source任务已经处理完毕,偏移量为5,Map任务已经完成,而Sum任务在处理中发生了故障,此时状态并未保存,接下来需要从检查点来恢复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查点配置

检查点的作用是为了故障恢复,我们不能因为保存检查点占据了大量时间、导致数据处理性能明显降低,为了兼顾错性和处理性能,可以在代码中对检查点进行各种配置

1、启动检查点

默认情况下,Flink程序是禁用检查点的,为Flink应用开启自动保存快照的功能,需要在代码中显示地调用执行环境enableCheckpointing()方法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 每隔 1 秒启动一次检查点保存
env.enableCheckpointing(1000);

传入一个长整型的毫秒数,表示周期性保存检查点间隔时间,不传参默认500毫秒。检查点的间隔时间是对处理性能和故障恢复速度的一个权衡,如果我们希望对性能的影响更小,可以调大间隔时间;而如果希望故障重启后迅速赶上实时地数据处理,就需要将间隔时间设小一些

2、检查点存储

检查点具体的持久化存储位置,取决于检查点存储(CheckpointStorage)的设置,默认设置,存储在JobManager的堆内存中,而对于大状态的持久化保存,Flink提供了在其他存储位置进行保存的接口

具体可以通过调用检查点配置setCheckpointStorage()来配置,需要传入一个CheckpointStorage的实现类。Flink主要提供了两种CheckpointStorage:作业管理器的堆内存(JobManagerCheckpointStorage)和文件系统(FileSystemCheckpointStorage)

// 配置存储检查点到 JobManager 堆内存
env.getCheckpointConfig().setCheckpointStorage(new JobManagerCheckpointStorage());
// 配置存储检查点到文件系统
env.getCheckpointConfig().setCheckpointStorage(new FileSystemCheckpointStorage("hdfs://namenode:40010/flink/checkpoints"));

对于实际生产应用,将CheckpointStorage配置为高可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S3等)

3、其他高级配置

检查点还有很多可以配置的选项,可以通过获取检查点配置(CheckpointConfig)来进行设置

CheckpointConfig checkpointConfig = env.getCheckpointConfig();
(1)检查点模式(CheckpointingMode)

设置检查点一致性的保证级别,有精确一次(exactly-once)和至少一次(at-least-once)两个选项。默认级别为exactly-once,而对于大多数低延迟的流处理程序,至少一次就够用了,处理效率会更高

(2)超时时间(checkpointTimeout)

指定检查点保存的超时时间,超时没完成就会被丢弃掉,传入一个长整型毫秒数作为参数。

(3)最小间隔时间(minPauseBetweenCheckpoints)

用于指定在上一个检查点完成之后,检查点协调器(checkpoint coordinator)最快等多久可以保存下一个检查点的指令。这意味着即使已经达到了周期触发的时间点,但只要距离上一个检查点完成的间隔不够,就依然不能开启下一次检查点的保存。这为正常处理数据留下了充足的间隙,当指定这个参数时,maxConcurrentCheckpoints的值强制为1

(4)最大并发检查点数量(maxConcurrentCheckpoints)

用于指定运行中的检查点最多可以由多少个,由于每个任务的处理进度不同,完全可能出现后面的任务还没完成,前一个检查点的保存、前面任务已经开始保存下一个检查点。

若前面设置了minPauseBetweenCheckpoints,则maxConcurrentCheckpoints这个参数就不起作用了

(5)开启外部持久化存储(enableExternalizedCheckpoints)

用于开启检查点的外部持久化,默认在作业失败时不会自动清理,如果想释放空间需要自己手动清理。里面传入的参数ExternalizedCheckpointCleanup指定了当作业取消的时候外边的检查点该如何清理

  • DELETE_ON_CANCELLATION:在作业取消的时候会自动删除外部检查点,但是如果是作业失败退出,则会保留检查点
  • RETAIN_ON_CANECLLATION:作业取消的时候也会保留外部检查点
(6)检查点异常时是否让整个任务失败(failOnCheckpointingErrors)

用于指定在检查点发生异常的时候,是否应该让任务直接失败退出,默认为true,如果设置为false,则任务回丢弃掉检查点然后继续运行

(7)不对齐检查点(enableUnalignedCheckpoints)

不再执行检查点的分界线对齐操作,启用之后可以大大减少产生背压时的检查点保存时间。这个设置要求检查点模式(CheckpointingMode)必须为exactly-once,并且并发的检查点个数为1

public class CheckPoin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env.setParallelism(1);

        env.enableCheckpointing(500);
        env.getCheckpointConfig().setCheckpointStorage(new FileSystemCheckpointStorage("hdfs:\\"));
        CheckpointConfig checkpointConfig = env.getCheckpointConfig();

        // 设置检查点超时
        checkpointConfig.setCheckpointTimeout(60000L);
        // 设置CheckPoint级别
        checkpointConfig.setCheckpointingMode(CheckpointingMode.EXACTLY_ONCE);
        // 下一个检查点必须在上一个检查点完成、才能开始
        checkpointConfig.setMinPauseBetweenCheckpoints(500);
        // 如果设置 setMinPauseBetweenCheckpoints  setMaxConcurrentCheckpoints 之只能是1
        checkpointConfig.setMaxConcurrentCheckpoints(1);
        // CheckpointingMode.EXACTLY_ONCE setMaxConcurrentCheckpoints(1); 必须是、不必等到检查点对齐、大大减小检查点保存时间
        checkpointConfig.enableUnalignedCheckpoints();
        // 开启检查点外部持久化保存、当前作业失败、不会清楚检查点、
        checkpointConfig.enableExternalizedCheckpoints(CheckpointConfig.ExternalizedCheckpointCleanup.RETAIN_ON_CANCELLATION);
        // 默认情况下、是不允许检查点失败、发生失、进行退出
        checkpointConfig.setTolerableCheckpointFailureNumber(0);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Event> stream = env.addSource(new ClickSource())
                .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WatermarkStrategy.<Event>forBoundedOutOfOrderness(Duration.ZERO)
                        .withTimestampAssigner(new SerializableTimestampAssigner<Event>() {
                            @Override
                            public long extractTimestamp(Event element, long recordTimestamp) {
                                return element.timeStamp;
                            }
                        }));


        env.execute();

    }

}

保存点

除了检查点外,Flink还提供了另一个非常独特的镜像保存功能——保存点(Savepoint)

一个存盘的备份,它的原理和算法与检查点完全相同,只是多了一些额外的元数据,事实上,保存点就是通过检查点的机制来创建流式作业状态的一致性镜像(consistent image)

保存点中的状态快照,是以算子ID和状态名称组织起来的,相当于一个键值对,从保存点启动应用程序时,Flink会将保存点的状态数据重新分配给相应的算子任务

1、保存点的用途

保存点与检查点最大的区别,就是触发的时机,检查点是由Flink自动管理的,定期创建,发生故障之后自动读取进行恢复,这是一个自动存盘的功能;而保存点不会自动创建,必须由用户明确地手动触发保存操作,所以就是手动存盘。因此两者尽管原理一致,但用途就有所差别了:检查点主要用来做故障恢复,就是容错机制的核心;保存点则更加灵活,可以用来做有计划的手动备份和恢复。

保存点可以当做一个强大的运维工具来使用,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创建一个保存点,然后停止应用,做一些处理调整之后再从保存点重启,它适用的具体场景如下:

  • 版本管理和归档存储:对重要的节点进行手动备份,设置为某一版本,归档(archive)存储应用程序的状态
  • 更新Flink版本:目前Flink的底层架构已经非常稳定,当Flink版本升级时,程序本身一般是兼容的,这时不需要重新执行所有的计算,只要创建一个保存点,停掉应用、升级Flink后,从保存点重启就可以继续处理了
  • 更新应用程序:在程序兼容的情况下,状态的拓扑结构和数据类型都是不变的,直接更新应用程序,从之前的保存点加载
    (这个功能非常有用,我们可以及时修复应用程序中的逻辑bug,更新之后接着处理;也可以用于不同业务逻辑的场景,比如A/B测试等)
  • 调整并行度:应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需要的资源不足或已经有了大量剩余,也可以通过保存点重启的方式,将应用程序的并行度增大或减少
  • 暂停应用程序:有时我们不需要调整集群或更新程序,只是单纯地希望把应用暂停、释放一些资源来处理更重要的应用程序,使用保存点就可以灵活实现应用的暂停和重启,可以对有限的集群资源做最好的优化配置
2、使用保存点

保存点的使用非常简单,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来创建保存点,也可以从保存点来恢复作业

(1)创建保存点

在命令行中为运行的作业创建一个保存点镜像,只需要执行:

bin/flink savepoint :jobId [:targetDirectory]

这里jobId需要填充做镜像保存的作业ID,目标路径taretDirectory可选,表示保存点存储的路径

对于保存点的默认路径,可以通过配置文件flink-conf.yaml中的state.savepoints.dir项来设定:

state.savepoints.dir: hdfs:///flink/savepoints

对于单独的作业,可以在程序代码中通过执行环境来设置:

env.setDefaultSavepointDir("hdfs:///flink/savepoints");

由于创建保存点一般都是希望更改环境之后重启,所以创建之后往往紧接着就是停掉作业的操作。除了运行的作业创建保存点,我们可以在停掉一个作业时直接创建保存点:

bin/flink stop --savepointPath [:targetDirectory] :jobId
(2)从保存点重启应用

我们已经知道,提交启动一个Flink作业,使用的命令是flink run;现在要从保存点重启一个应用,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bin/flink run -s :savepointPath [:runArgs]

状态一致性

一致性的概念和级别

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事务中,一致性也是重要的一个特性。Flink中的一致概念,主要用在故障恢复的描述中

一致性就是结果的正确性。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强调的是不同节点中相同数据的副本应该总是一致的,从不同节点读取时总能得到相同的值。多个节点并行处理不同的任务,我们要保证计算结果时正确的,必须不漏掉任何一个数据,而且也不会重复处理同一个数据,在发生故障、需要恢复状态进行回滚时就需要更多的保障机制了,通过检查点的保存来保证状态恢复后结果的正确,故主要讨论的是状态一致性

状态一致性的三种级别:最多一次(AT-MOST-ONCE)、至少一次(AT-LEAST-ONCE)、精确一次(EXACTLY-ONCE)

  • 最多一次:当任务发生故障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直接重启,别的什么都不干;既不恢复丢失的状态,也不重放丢失的数据。每个数据再正常情况下被处理一次,遇到时就会丢掉,这就是最多一次处理
  • 至少一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会希望至少不要丢掉数据,所有数据都不会丢、都能被处理,有些数据可能会被重复处理。这种一致性级别叫做至少一次
  • 精确一次:最严格的一致性保证,意味着所有数据不仅不会丢失,而且只被处理一次,不会重复处理
端到端的状态一致性

完整的流处理应用,应该包括了数据源、流处理器、外边存储系统三个部分。这个完整应用的一致性,就叫做端到端(end-to-end)的状态一致性,它取决于三个组件中最弱的一环。一般来说,能否达到at-least-once一致性级别,主要看数据源能够重放数据;而能否达到exactly-once级别,数据源、流处理器内部、外部存储系统都要有相应的保证机制。

端到端精确一次

对于Flink内部来说,检查点机制可以保证故障恢复后数据不丢,并且只处理一次,已经可以做到exactly-once的一致性语义了

端到端的一致性的关键点,在于输入的数据源端和输出的外部存储端

输入端保证

Flink读取的外部数据源。对于一些数据源来说,并不提供数据的缓冲或是持久化保存,数据被消费之后就彻底不存在了。对于这样的数据源,故障后我们即使通过检查点恢复之前的状态,可保存检查点之后到发送故障期间的数据已经不能重发了,这就会导致数据丢失,只能保证at-most-once的一致性语义,相当于没有保证。

想要在故障恢复后不丢失数据,外部数据源就必须拥有重放数据的能力。常见的做法就是对数据进行持久化保存,并且可以重设数据的读取位置。一个最经典的应用就是 Kafka。在 Flink 的 Source 任务中将数据读取的偏移量保存为状态,这样就可以在故障恢复时从检查点中读取出来,对数据源重置偏移量,重新获取数据

数据可重复 + 检查点 达到at-least-once一致性语义的基本要求

输出端保证

数据有可能重复写入外部系统,因为检查点保存之后,继续到来的数据也会一一处理,任务的状态也会更新,最终通过Sink任务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外边系统;只是状态改变还没有存到下一个检查点中,这时如果出现故障,这些数据都会重新来一遍,就计算两次。对 Flink 内部状态来说,重复 计算的动作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状态已经回滚,最终改变只会发生一次;但对于外部系统来说, 已经写入的结果就是泼出去的水,已经无法收回了,再次执行写入就会把同一个数据写入两次

为了实现端到端的exactly-once,我们还需要对外部存储系统、以及Sink连接器有额外的要求,有两种方法:幂等写入、事务写入

幂等写入

幂等操作,就是说一个操作可以重复执行很多次,但只导致一次结果更改,也就是说,后面再重复执行就不会对结果起作用了。例如在数学领域,对e^x求导不变;在数据处理领域,对HashMap的插入操作,如果是相同的键值对,重复插入不起作用

并没有真正解决数据重复计算、写入的问题,而是说,重复写入也没关系,结果不会改变。这种方式的主要限制在于外边存储系统必须支持这样的幂等写入,比如Redis中键值存储,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中满足查询条件的更新操作

需要注意,对于幂等写入,遇到故障进行恢复时,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不一致。因为保存点完成之后到发生故障之间的数据,其实已经写入了一遍,回滚的时候并不能消除它们。如果有一个外部应用读取写入的数据,可能会看到奇怪的现象:短时间内,结果会突然“跳回”到 之前的某个值,然后“重播”一段之前的数据。不过当数据的重放逐渐超过发生故障的点的时候,最终的结果还是一致的

事务写入

事务是应用程序中一系列严密的操作,所有操作必须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中所做的所有更改都会被撤销。事务有四个基本特性ACID: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rrespondence)、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写入的基本思想是:用一个事务来进行数据向外部系统的写入,这个事务是与检查点绑定在一起的,当Sink任务遇到barrier时,开始保存状态的同时就开启了一个事务,接下来所有数据的写入都在这个事务中,待到检查点保存完毕时,将事务提交,所有写入的数据就真正可用了,若中间过程出现故障,状态会回退到上一个检查点,而当前事务没有正常关闭,所以也会回滚,写入到外部的数据就被撤销了

具体来说,又有两种实现方式:预写日志(WAL)和两阶段提交(2PC)

预写日志(write-ahead-log,WAL)
  • 1、先把结果数据作为日志状态保存起来
  • 2、进行检查点保存时,也会将这些结果一并做持久化存储
  • 3、在收到检查点完成的通知时,将所有结果一次性写入外部系统
    在Flink中DataStream API提供了一个模板类GenericWriteAheadSink,用来实现这种事务型的写入方式。

注意:预写日志这种一批写入的方式可能会写入失败,在执行写入动作之后, 必须等待发送成功的返回确认消息,在成功写入所有数据后,在内部再次确认相应的检查点才代表着检查点的真正完成,这里需要将确认信息也进行持久化保存,在故障恢复时,只有存在对应的确认信息,才能保证这批数据已经写入,可以恢复到对应的检查点位置。

但这种“再次确认”的方式,也会有一些缺陷。如果我们的检查点已经成功保存、数据也成功地一批写入到了外部系统,但是最终保存确认信息时出现了故障,Flink 最终还是会认为没有成功写入。于是发生故障时,不会使用这个检查点,而是需要回退到上一个;这样就会导 致这批数据的重复写入

两阶段提交(two-phase-commit,2PC)

分成两个阶段:先做预提交,等检查点完成之后再正式提交。这种提交方式是真正基于事务的,它需要外边系统提供事务支持

  • 1、当第一条数据到来时,或者收到检查点的分界线时,Sink任务都会启动一个事务
  • 2、接下来收到的所有数据,都会通过这个事务写入外部系统;这时由于事务没有提交,所以数据尽管写入了外边系统,但是不可用,是预提交的状态
  • 3、当Sink任务收到JobManager发来检查点完成的通知时,正式提交事务,写入的结果就真正可用了
    当中间发生故障时,当前未提交的事务就会回滚,于是所有写入外部系统的数据也就实现了撤回。这种两阶段提交(2PC)的方式充分利用了 Flink 现有的检查点机制:分界线的到来,就标志着开始一个新事务;而收到来自 JobManager 的 checkpoint 成功的消息,就是提交事务 的指令。每个结果数据的写入,依然是流式的,不再有预写日志时批处理的性能问题;最终提交时,也只需要额外发送一个确认信息。所以 2PC 协议不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exactly-once, 而且通过搭载 Flink 的检查点机制来实现事务,只给系统增加了很少的开销
    Flink 提供了 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 接口,方便我们自定义实现两阶段提交的 SinkFunction 的实现

不过两阶段提交虽然精巧,却对外部系统有很高的要求。这里将 2PC 对外部系统的要求 列举如下:

  • 外部系统必须提供事务支持,或者Sink任务必须能够模拟外边系统上的事务
  • 在检查点的间隔期间,必须能够开启一个事务并接受数据写入
  • 在收到检查点完成的通知之前,事务必须是等待提交的状态,在故障恢复的情况下,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如果这个时候外边系统关闭事务,那么未提交的数据就会丢失
  • Sink任务必须能够在进程失败后恢复事务
  • 提交事务必须是幂等操作
    2PC在实际应用同样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具体在项目中的选型,最终还应该是一致性级别和处理性能的权衡考量
Flink和Kafka连接时的精确一次保证

在流处理的应用中,最佳的数据源当然是可重置偏移量的消息队列了,它不仅可以提供数据重放的功能,而且天生就是以流的方式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所以作为大数据工具中消息队列的代表,Kafka可以说与Flink是天作之后,实际项目中也经常会看到以Kafka作为数据源和写入的外部系统的应用。

1、整体介绍

端到端的exactly-once,我们从三个组件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Flink内部

Flink内部可以通过检查点机制保证状态和处理结果的exactly-once语义

(2)输入端

输入数据源端的Kafka可以对数据进行持久化保存,并可以重置偏移量(offset),所以我们可以在Source任务(FlinkKafkaConsumer)中将当前读取德偏移量保存为算子状态,写入到检查点中;当发生故障时,从检查点中读取恢复状态,并由连接器FlinkKafkaConsumer向Kafka重新提交偏移量,就可以重新消费数据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3)输出端

输出端保证exactly-once的最佳实现,当然就是两阶段提交(2PC),作为Flink天生一对的Kafka,自然需要用最强有力的一致性保证来证明自己。Flink官方实现的Kakfa连接器中,提供了写入到Kafka的FlinkKafkaProducer,它就实现了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接口

public class FlinkKafkaProducer<IN> extends 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IN,FlinkKafkaProducer.KafkaTransactionState,
FlinkKafkaProducer.KafkaTransactionContext> {
...}

写入Kafka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两段式的提交:处理完毕得到结果,写入Kafka时是基于事务的预提交;等到检查点保存完毕,才会提交事务进行正式提交。如果中间出现故障,事务进行回滚,预提交就会被放弃,恢复状态之后,只能恢复所有已经确认提交的操作

2、需要的配置
  • 1、必须启用检查点
  • 2、在FlinkKafkaProducer的构造函数中传入参数Semantic.EXACTYL_ONCE
  • 3、配置Kafka读取数据的消费者的隔离级别
    这里所说的 Kafka,是写入的外部系统。预提交阶段数据已经写入,只是被标记为“未提交”(uncommitted),而 Kafka 中默认的隔离级别 isolation.level 是 read_uncommitted,也就是可以读取未提交的数据。这样一来,外部应用就可以直接消费未提交的数据,对于事务性的保证就失效了。所以应该将隔离级别配置为 read_committed,表示消费者遇到未提交的消息时,会停止从分区中消费数据,直到消息被标记为已提交才会再次恢复消费。当然,这样做的话,外部应用消费数据就会有显著的延 迟
3、事务超时配置

Flink 的 Kafka连接器中配置的事务超时时间 transaction.timeout.ms 默认是 1小时,而Kafka 集群配置的事务最大超时时间transaction.max.timeout.ms 默认是 15 分钟。所以在检查点保存时间很长时,有可能出现 Kafka 已经认为事务超时了,丢弃了预提交的数据;而 Sink 任务认 为还可以继续等待。如果接下来检查点保存成功,发生故障后回滚到这个检查点的状态,这部分数据就被真正丢掉了。所以这两个超时时间,前者应该小于等于后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