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论 语言 人偶,以及神

笛卡尔将人类定义为“有思想的机械”,相传他仿照自己5岁时死去的独生女制造了一个人偶,并宠爱有加。

小孩爱玩洋娃娃,与其理解为一种育儿游戏,不如理解为人类创造生命的天性使然。人类在世间寻找同类,但世间回荡着的只有人类自己的呼喊——动物没有智慧,神又从来不回答。作为神的造物的人类,会感到刻在灵魂里的不安吧?于是人类接管上帝的工作,借无机物创造了人偶,那是人类的仿制品。

游戏《血源诅咒》里,人偶对自己的存在产生疑问:

“猎人们跟我聊过教堂。关于神、以及他们的爱。但是……神又爱他们自己的造物么?我是一个人偶,一个由你们人类创造的人偶。那你们曾想过爱我吗?当然……我确实爱你。这不就是因为是你做的我吗?”

人类一厢情愿的爱着神,并模仿神的行为,依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偶。 

可神真的爱他的造物么?

人并不爱人偶,因为人偶不完美。作为神的仿制品的人类,竟然会认为神爱着他的造物。

人类的本质,是宿命般的孤独。


《攻壳机动队  Innocence》的末尾,抱着狗(动物)的义体人巴特和抱着洋娃娃(人偶)的小女孩(人类)沉默地对视着,洋娃娃的笑容美丽而诡异。

人类追求肉体超越,灵魂必然会失去容身之地,这就是“ghost”和“shell”的真正含义。姑且把人类理解为神的崇拜者和追逐者,当人类脱离了肉体成为神,从此也就失去了灵性,身为不完美的动物的灵性。

人是有灵性的,只有无机物和神没有灵性(神是无机物)。“灵性”脱胎于人的肉身,体现于人的动物欲望。

(创世纪,进化论和维特根斯坦)

可当人类发明(发现)语言,一切都改变了。“此”与“彼”分开,“灵”与“肉”分离——说语言的发明才是创世纪不为过吧?人和动物(人偶)的边界到底是什么?是身体和灵魂的分离。动物的身体和灵魂无法区别开,而人类可以区分,做到这一点的就是语言。人类诞生初期的混沌时代,灵魂寄宿在全身,或者说灵魂就是身体——如同机器的本质是机器自身。

语言绝对不只是描述世界的工具,“说不出口”的命题可以证明存在,但永远无法被描述,即使说出口也没有意义(维特根斯坦)。人类自以为思想无界,可仅仅是我们借以承载思想的语言就有了局限性。维特根斯坦像是哲学界的哥德尔,居高临下地对沉溺于构建“真理大厦”的哲学家们说:“世界的可证性弱于真理性。”于是哲学的大厦瞬间乌云密布,连数学大厦的根基都开始了动摇。

那么人类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意义吗?维特根斯坦没有回答,谁也不敢回答。

“不可言说之事,唯有保持沉默。”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