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6讲

战国争雄

历史上有件大事,叫三家分晋。韩、赵、魏本身是大夫,分晋后成为诸侯,甚至在半个世纪以后,也就是公元前403年,这三家大夫的诸侯地位也被当时周天子认可,就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强雄林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从这一年写起。

司马光为什么从这一年写起呢?其实他在责备当时周天子——周威烈王。因为你作为最高领袖,自己打乱了祖宗家法,明明他们是大夫,这个时候升格为诸侯,天子自乱章程,那还了得?

战国时期历史出现了明显的趋势。首先第一个大趋势,就是礼坏乐崩。

顾炎武《日知录》有一则《周末风俗》,春秋战国是一个风水岭。春秋尊天子,战国不尊天子;春秋讲礼与信,战国不讲这一套;春秋宴会赋诗,战国不讲这一套;春秋赴告策书,战国不讲这一套。所以当时顾炎武下一结论:社会到战国产生巨变。变化发生在一百三十三年之间,这一百多年顾炎武用八个字来形容,叫“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历史发展到这个时间段,原先旧的贵族逐渐没落,而上升到历史舞台上的人,以前咱们称之为新兴地主阶级,当然这个话也未必概括得准确。总之这些人掌握着军功,要么给江山社稷立有大功,要么有能力,要么有知识。所以这个时期士大夫群体越来越大,他们学得文武艺,要货卖帝王家,邀君主之宠,列国也在富国强兵。

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就曾经指出过,战国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个趋势:权贵的没落和贤的上升。原先的权贵逐渐被拍死在沙滩上,而贤走上历史舞台。这个贤,就包括有知识、有军功,还有能力,其中知识越来越重要,而能力、军功也不可小觑,当时有诸子百家,也有纵横之士,比如说苏秦、张仪。

钱穆《国史大纲》曾说,史记有《十二诸侯年表》,十二诸侯里,到战国时期国力还十分强盛的,就只剩下秦楚两国。值得关注的是,秦是地处蛮夷,一度为礼乐封国的中原大国所看不起,对他们很藐视。可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文明程度更低的国家,在后来的年代里异军突起,而原先那些大国则是逐渐土崩瓦解。

秦并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一统天下的工作。短短十年中国大洗牌,在整个中国发展历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贾谊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因为统一工作的基础是在秦始皇之前多少代就已经进行了,比如说从秦始皇祖上的秦孝公这里就开始了一场重要的运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分两次,公元前356年一次,公元前350年一次。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彻底的一场运动,虽然商鞅身死,但秦法未败,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很独特。

秦国就是虎狼之国。商鞅变法最重要一条,就是用军功来激励起将士杀敌的积极性。有学者推测说秦国的将士在战场上,左手拿的是人头,右手拿的是刀矛剑戟,为什么这样?是因为秦国尚首功,按敌军的人头来计功。可是敌军也不示弱,这个时候列国都在进行变法,但秦人的变法最彻底,而且秦国有穷兵黩武之风。这样的话秦始皇能够在列国争强之中异军突起。

秦晋之际

为什么秦坐不稳天下,十五年就灭亡,楚汉相争四年,最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原因大家都知道,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这个话说得不错,但是不全面。今天学者大部分认为,陈胜、吴广的确是农民,刘邦、项羽可不是,所以说阶级矛盾使得秦灭亡好像有夸大之嫌。今天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与其说秦灭亡在农民战争手中,还不如说秦灭亡在反秦势力手中,这是复杂的社会矛盾使然,其实道理也很明显。

第一,秦政权建设犯了一个大忌,即操之过急。方向是对的,但是超乎了人们的承受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秦对百姓的治理靠的是大棒加蜜糖,最终百姓只能孤注一掷。而且在秦的建设之中,郡县制是有力的,但是不是对老百姓有利,而是对秦朝统治者有利,君王的命令能上传下达,可以实现财政政令的统一,但是老百姓不行,这个政策忽视了老百姓还有一个饱和度的问题。

刘邦掌握政权的时候,他的确知道郡县制说是个好东西,但没有操之过急,他搞了一套他的分封。郡县并行虽然有很多弊病,但是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团结群众,尤其是团结反秦势力。

此外,秦团结人心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当时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咒语。事实上,楚国强大的不只是它的军事力量,还包括它的文化力量。例如汉初,基本是一派楚风,包括楚服、楚歌乃至楚国的道家思想。

有学者之处,汉家天下基本上是布衣形象。刘邦是亭长出身,韩信是乞丐,樊哙是贩夫走卒,萧何的郡县小吏。布衣卿相是有好处的,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战国以来的趋势就是贵的没落和贤的上升。另外,这些人来自民间,懂得社会疾苦,具有辨别力(等到第四代武帝才有大肆盘剥的行为,而后宣帝亦出身民间)。

汉初气象

黄老道家是道家的一个分支,他们将道家思想应用到了政治领域,讲究的是无为而无不为,通过顺应自然的态度,最终实现的是无不为。无为只是他的手段。这种做法今天会被称为小政府大社会,也就是说,统治者没有力量治理,治理多了也不好,于是发动群众自己管理,尊重社会自有的规律。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黄老思想来自齐国,可以追溯到《管子》,这是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宫所处。他们提出的策略被称为”道法家",他们把法家的政治学说和道家对的自然哲学糅合在一起,这个道是为治国理政服务的,无为而治。这样的学说是百科全书派,在当时很有影响。

后来的《吕氏春秋》,吕不韦团结了来自各个诸侯国的精英,他们为未来的秦王朝出谋划策,这部书的主导思想也是道家。不过秦王嬴政并没有采纳。

郭沫若《十批判书》有一篇《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他认为,吕不韦和秦王政不仅有利益纠葛,而且还有价值观、世界观的分歧。多以最后吕不韦的这个理想破灭了,但破灭不代表这个理论没有合理性,有时候恰恰是合理性太强了,但由于其前瞻性,为时人所不取。

汉承秦制,只是对一些不符合当时社会需求、老百姓意见大的进行减损,保留了稳定社会秩序的那些制度。所以汉初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政治建设,它采用的就是黄老,“萧规曹随”就是一个例子。从汉惠帝到吕后,以及文帝、景帝,这种思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萧规曹随”

汉初的政治是尽量避免矛盾的。《史记·儒林列传》记录了一则事迹,两个儒生,黄生和辕固生,前者认为商汤、周武王,是以臣犯君,而后者认为他们是吊民伐罪。辕固生居然说,按照黄生的逻辑,太祖高皇帝诛暴秦,是不应该的吗?讨论到这里,就已经涉及汉家天下合法性的问题。这时,景帝打圆场说“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 ,不为愚”,他是用一系列手段化解矛盾。

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 ,不为愚

但是黄老之治只是避免矛盾,但不能化解矛盾,是一个危险的定时炸弹,汉初贾谊就曾经给文帝上过一封奏疏《治安策》,言说了许多背理尚德的社会问题。到武帝的时候,于是发生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内忧和外患。他不再用黄老,二十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有为政策只能在儒家语境里发生。这时候的儒学不再是先秦的纯儒,夹杂了很多政治管理的因素:选贤举能、因任命人、赏罚分明。这些因素在先秦很大程度上是法家的因素,不过这时儒家成为一个包容的体系,甚至要歌颂君权。

在这个思路指引下,汉武帝加强了自己的权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 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让诸侯国自行分散,解决王国问题。
  • 出现十三州,设立监察单位刺史
  • 统一财政,任用桑弘羊
  • 起用一系列出身低微的将帅人次,例如卫青霍去病

武帝要选拔一批没有任何牵绊,只效忠自己的青年将领。例如攻打匈奴,原先的将领有各种各样的顾虑,但是武帝自己提拔的青年将领不应该有这种顾虑。
如果说李广、程不识这些人是守成型的将领,那么卫青、霍去病就是攻击型的将领。

第一场大仗是河套战役,拿下河套,设立朔方郡。当时丞相公孙弘曾经提出,皇帝如果迁徙豪民去朔方,劳民伤财。但是会有所谓“纯臣”为武帝说话,即朱买臣,驳斥公孙弘十条,公孙弘一条也不能反驳,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皇帝,朱买臣是皇帝的心腹。

第二场则是河西战役,战后设立了河西四郡。

第三场战役漠北战役,封狼居胥,“漠南无王庭”,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汉武帝稳定了社会秩序,取得了一系列的政治成果,但是代价也非常之大,即举全国之力打这场仗。老百姓已经捉襟见肘,许多地区闹出了民变,后来武帝以《轮台罪己诏》,给自己一生的政策画了一个句号。

值得关注的是,南匈奴后来汉化,迁徙到内地,融入中华民族,很多北方人都带有匈奴的血统。因此,中国民族根本不是血缘认同,而是文化认同:认同礼乐诗书,认同孔孟之道,认同汉字汉语,认同中华的价值观。

煌煌盛世

有亡秦之失,无亡秦之祸。 --《资治通鉴》

汉昭帝登基之后,对朝政改弦更张,许多政策随之收敛,尤其是当时招致百姓贫弱的盐铁官营。当时官家的铁器十分劣质,盐官营设计诸多利益,老百姓吃不起盐,后来桓宽还整理了一部书叫做《盐铁论》

昭帝、宣帝时期,与匈奴的关系得以缓和,这时的匈奴已经不如从前了。

西汉穷途

孝宣皇帝,在臣僚眼中,是很不错的皇帝,但是汉元帝刘奭就不行。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元帝时,国力比较羸弱,昭君出塞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成帝时期,汉成帝的母家干政,这时候的太后王政君,有一个侄子,叫做王莽。到了王莽取代孺子婴临朝称制的时候,西汉气数已尽。

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匮乏,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口碑好的人未必真有水平。天下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人,能够安抚汉室,可这是装出来的。

王莽的错误在于食古不化,他按照周礼和古文尚书的内容去做。

刘秀治理天下采取的是柔道,学习汉初的做法。

两汉之交

光武中兴也为后世埋下很多定时炸弹,刘秀和世家大族达成了妥协,刘秀本身就是大地主,一度想要丈量土地,他要“度田”,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东汉风云

所谓光武,即是他要光耀汉武帝的辉煌,政治意义是很明显的,刘秀推行的是柔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但东汉也有很多社会问题。

一个表现是对西域的经营和管控上。两汉之交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匈奴分裂。

汉章帝时,外戚窦家势大,巧取豪夺,甚至侵占了沁水公主的天地。和帝时,又刺杀齐殇王子刘畅。

而匈奴分裂后,南北对立,南匈奴联合汉廷攻打北匈奴,于是北匈奴开始了几个世纪的西迁运动。

汉末乱世

赵翼《廿二史札记》里提到,汉朝有个非常罕见的现象,东汉时候皇帝的寿数都不长。年幼的皇帝登基只能靠着皇帝的母家,也就是外戚,强大的外戚对皇权形成干涉,所以皇帝等亲政之后就要依靠宦官的势力打压外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十常侍专政。汉朝的皇帝还不至于诛杀皇帝,不同于唐朝。宦官、外戚,这两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事实上还是皇权的牌,但都制约了皇权。

宦官迫害党人,不是死,就是把他终身监禁,直到黄巾起义爆发。黄巾起义和道教爆发有关系,这时候道教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可是很快黄巾军就被平息。可是平息之后,东汉奄奄一息,宦官还在作祟,于是有了董卓进京。

鼎足三分

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探讨汉末以后的局势,他认为,曹魏政权和东汉政权,乃至以后的司马氏政权不一样,曹魏政权其实是一个法家政权,他不读儒家经典。《十一家注孙子》里收录了曹操注,他提出许多方针是针对庶族地主阶级的,比如“唯才是举”,而汉的做法是“举茂才”“举孝廉”,非常重视德行,尤其是以孝治天下。

举孝廉,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而汉家政权和司马氏政权,陈寅恪先生则认为是儒家政权,儒家政权都的是经书,以纲常礼义为执政工具,袁绍也是儒家政权。袁家累世公卿,是士族,属于士大夫阶层,垄断学术资源,这个"学“主要是儒家。

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统治集团,曹魏是法家政权,袁绍是儒家集团,刘备是儒家集团,孙策、孙权、孙坚是儒家集团。世家大族和政权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庶族地主和世家大族一定程度上能够抗衡,但是没有胜过世家大族。等到什么时候庶族地主才能出头?大概要到刘宋之后,甚至是隋唐科举制之后。

相比于儒家大族,曹操更具军事才能,因此官渡之战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他唯才是举,能够统一群众,能发展生气产,实行屯田。

但是,当时统一的条件尚不具备,自两汉之交以来,豪强地主膨胀的局面愈演愈烈。到东汉末期豪强地主势力相当之大,世家大族累世公卿,掌握着财富和兵力,乃至学术资源。所以这样的局面没有解决,统一也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统一。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能够从南方起事打到北方统一中国的,如果有的话,朱元璋可以算是一次,可是这也是建立在蒙古贵族的腐败上的。如果说还有一次,大概就是蒋介石北伐,但是北伐之后也是内部派系林立。所以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从南方统一北方的。南方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它没有地理优势,打到北方的话,补给是很大的问题,有没有贯通的交通干线,而北方到南方就更为容易,因为有地理优势。

政归司马

曹魏的旗帜十分鲜明,但是身边也有世家大族,就是司马氏,由于曹操势力很大,司马氏这一族暂时就服从曹操。可是曹操的后代不如曹操的时候,司马氏就反抗了起来。

司马氏采用的是很不光彩的手段,一方面他要斩杀异己,一方面还要把自己打扮得醇厚严谨。

将无同

当时有人和王戎谈论,圣教和老庄有什么异同,有人说,将无同,王戎很高兴。”将无同“就意味着许多谈玄的人,已经把玄学的内容和统治阶层意志结合在一起,所以为司马氏忘,存在的东西就有合理性。清谈之风在嵇康、阮籍那个时代都是试探,通过老庄思想表现与儒家大族司马氏的格格不入。但是后来的实谈逐渐流于清谈,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司马氏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取得政权,有很多不光彩的地方,也隐含了许多矛盾。

八王之乱

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无国可爱,无君可忠。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第一个问题在于,司马氏政权的治国方略有问题。它拿儒家思想粉饰门面,但实际上实行的是阳谋,这种做法跟”外儒内法“类似,但如果全部用的是阴谋术,就难以得民心。儒家从法理上论证了民意和天意是温和的,这对于皇帝就有很大的制衡力量。所以司马氏政权的立国方略就很有问题。

另外一点,它的国家结构有问题,国家结构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司马炎统一,采用的方式是分封亲戚。秦始皇认识到,分封制度可能是取乱之举。采用郡县制度,”国“就成为一个装点了,郡县制度中央集权,保障了政令的上传下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司马氏错误地吸收了曹魏败亡的教训,他们一方面认为儒家典籍是合理的,应当进行分封,另外一方面,他们主张曹魏政权败亡的教训是没有庞大的亲戚子侄集团吗,所以他把自己的亲戚子侄分封成诸侯。事实上,曹魏时期的诸侯,曹彪、曹植这些人,名为诸侯,实际上如同囚虏。

兵败淝水

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一般左边为门,右边为阀,世家大族具有的排场,一般人不具备。田余庆认为,形成门阀政治应当说只是东晋一朝。东晋一朝很特殊,是门阀地主干预制约皇权,但是皇权和诸多门阀并生,门阀不敢轻易取代皇权,形成了种种制衡,虽然有皇权和门阀之间的矛盾,但门阀之间也有诸多矛盾。

王与马,共天下

史书的记载很有意思,国家正史讲究正统,比如《三国志》里,蜀汉和孙权就不是正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华夏文化的香火才能传下来。

中国五千年文明,至今没有断绝,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公权力在支撑,在建造公权力的同时也建造了一整套制度文化。古代政治有自身的制约因素,比如帝王有一套谏官,有儒家思想,有天道鬼神和祖宗之法。这一套东西都在制约帝王的权力。所以古代中国像汉唐时代能够防范许多不良的社会倾向,使得社会相当程度上稳定下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