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记录笔记
这个问题我印象中探讨过很多次,但是简单来讲就是方便日后在遇到相似问题时查询解决方式,并在记录笔记的过程汇总中对知识进行一轮新的复习。
这样一生,如果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来讲的话,我不可能只学习一门技能,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当只会一门技能时,做不做笔记其实无所谓,但是当你学会多种技能时,你需要笔记这样一个第二大脑来帮助存储那些琐碎并不通用的知识,你自己的大脑来记忆通用性的知识,可以迁移的方法。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做什么永远比怎么做更重要。
1.1 知识的分类
1.1.1 元认知
解释:能指导你思考背后的思考,指导你解释原理背后的原理。
理解:思考某件事的趋势,行为最底层的解释。
1.1.2 程序类
解释:常说的方法/套路。
理解:这一系类方法套路当你熟悉掌握后,你就可以自由组合,在不同场景中根据情况的不同灵活应用。
1.1.3 概念类
解释:理解事物的基本方式,对事物的概念。
理解:你所了解的概念越多,思维做出判断时思考越全面,而你对当前世界认知的维度越丰富。
1.14 事实类
解释:教科书中的种种事件,例如,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中国有多少个朝代?…
理解:特定情况下有用,也是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但是这类知识的可迁移能力最弱。
2、 印象笔记的优势及个人使用方式
以前我是用有道云笔记的,但是有道云笔记的对于笔记的搜索以及网页的收藏能力太弱,故转向印象笔记,在印象笔记中发现了标签功能,该功能可以结合笔记本文件夹的使用对笔记进行两个维度的搜索整理,故这两天研究了下如何使用印象笔记对知识进行管理。
2.1 使用印象笔记对笔记和标签的整理方式


2.2 我的使用方式
2.2.1 具体思路
- 用笔记本系统建立以目的区分的一次分类,笔记本系统使存储结构化,是静的,方便查阅;
- 用标签系统建立笔记的二次分类,并添加其动态属性,方便被动搜索;
2.2.2 总结
利用印象笔记中笔记和标签的三级分类,主干采用笔记进行分类,细节采用标签进行分类,同时使用单独的标签系统对当前文章状态进行分类。
3、 记笔记(三记三不记)
三记:
-
涉及到软件安装和配置
-
涉及到项目实战技能记
-
涉及到出错问题必须记
三不记:
-
书上有的知识点不记
-
网上已经有完善的参考笔记不记
-
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记
参考链接
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如何利用印象笔记的标签功能和笔记本功能整理笔记1
如何利用印象笔记的标签功能和笔记本功能整理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