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项目需用到MOC3201控制双向可控硅驱动12V交流负载,但是双向可控硅的外围电路电阻级电容作用很是不解,就从普通的晶闸管(可控硅)开始从原理分析。以下是翻阅了几本电力电子技术书籍总结的相关知识。
普通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全称晶体闸流管,也称为可控硅。其内部结构及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可以等效为两个互补连接的三极管。当g极有足够的门极电压,且晶闸管的阳极也有正向电压,那么T1三极管将处于正向偏置,而门极电压又产生基极电流Ig,则T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g。而Ic1又是T2的基极电流,则T2的集电极电流Ic2=Ic1β2=β1β2Ic2,然后如此循环下去形成正反馈,使晶体管达到饱和导通。因此晶闸管导通后,即使门极电压消失,其内部也会因为电流正反馈的存在而继续保持导通。所以控制极的作用仅仅是触发晶闸管导通。
因此,可总结出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条件:
- 导通条件:
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加正向电压;门极和阴极之间也加正向电压。 - 触发导通:
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了控制作用,因此门极所加的电压一般为脉冲电压。 - 关断条件:
使流过晶闸管的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
普通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晶闸管的正向特性分为阻断状态OA段和导通状态BC段,当IG=0时,若Uak的未增加到正向转折电压Ubo,器件处于正向关断状态,只有很小的正向漏电流,,若大于正向转折电压则漏电流急剧增大,器件导通。导通后的特性BC段和二极管的正向特性相似。这种方式称为“硬开通”,但是这种方式容易损坏晶闸管。一般采用增加IG的方式,减小正向转折电压,控制晶闸管导通。
其反向特性类似于IG=0时的正向特性,到达反向击穿电压,但是其反向特性晶闸管击穿与IG大小无关。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有:
- 正向重复峰值电压Udrm:即晶闸管正向阻断时,允许加在晶闸管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一般为正向转折电压Ubo的80%
-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即晶闸管反向阻断时,允许加在晶闸管两端的反向峰值电压,一般为反向转折电压Ubr的80%
- 正向平均电流If:规定条件下,允许连续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平均值。若正弦半波电流的最大值为Im,则If=Im/π
- 维持电流Ih:规定条件下,维持晶闸管连续导通的最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