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带宽是否指的是在频域中能够分解出来的不同频率的波能产生的最大的频率差呢?
5、为什么带宽越大,也就是信号被分解出来的频率范围越大,传输速率越快?
1、带宽的概念
1.1 定义
定义: 带宽通常用来描述通信线路或信道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中某一点的最高数据率。其单位是bps(比特率,bit per second,每秒多少比特),有时也简称为“带宽”而不带单位。例如,我们常说的“带宽为4M”实际上是指4Mbps。
每次看到这种书面解释我都会满脑子疑问与不解,作为一个非通信科班出身的我来说根本无法从这晦涩难懂的文字里提取出带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不要紧,我又找了些形象的解释,答大体都是下面这两类例子。
1.2 举例
(1)水管与水流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六根不同直径的水管,它们的直径分别是1.4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这些水管代表了不同大小的“带宽”。
水管直径:在这里,水管的直径就相当于带宽的宽度。直径越大,意味着水管越粗,能够容纳的水流也就越多。
水流:水流则代表了数据传输。当水从水管中流过时,它就像是在传输数据。
传输能力:
- 1.4厘米的水管:非常细,水流(数据传输)会非常慢且有限。
- 3厘米的水管:比1.4厘米的要粗一些,水流(数据传输)会快一些,但仍然有限。
- 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水管:随着直径的增加,水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量都会显著增加。
- 20厘米的水管:这是最大直径的水管,能够容纳最大的水流(数据传输),速度最快,量也最大。
【带宽的含义】
在这个比喻中,带宽就是指水管的直径,它决定了在给定时间出水口的出水量。在LTE网络中,带宽的大小决定了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速度。带宽越大,网络在同一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就越多,用户就能享受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因此,当我们说LTE网络支持“1.4, 3, 5, 10, 15, 20 MHz”的带宽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网络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数据传输通道,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这些不同的带宽配置就像是不同直径的水管,各自有着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和速度。
(2)马路
当然,我们可以用马路的例子来形象地解释带宽。
想象一下,有一条繁忙的城市马路,这条马路就像是一个信号传输的通道,而马路上的车辆则代表着信号中的各种频率成分或者说是数据流量。
- 马路的宽度与带宽的关系:
马路的宽度:可以看作是带宽的类比。如果马路很宽,那么它就能容纳更多的车道,从而允许更多的车辆(即数据)同时并行通过。这种“宽”马路的高容量对应于信号传输中的高带宽,它允许信号中包含的更多频率成分或更高数据速率的同时传输。
马路的拥堵情况:虽然马路很宽,但如果交通非常拥堵(类似于信号传输中的干扰或拥塞),那么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也会受到影响。然而,与带宽的直接定义不同,拥堵情况更多地与信号传输的质量、效率和稳定性相关。
不同车辆类型与频率成分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车辆(如轿车、货车、公交车等)看作是信号中不同频率的成分。每种类型的车辆都需要在马路上占据一定的空间(即带宽),而整个马路(即整个信号通道)的容量则决定了能够同时容纳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车辆(即频率成分)。
-如果一个信号具有较宽的带宽,那么它就像是一条宽敞的马路,能够同时承载更多种类型的车辆(即更多频率成分的信号),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复杂的信息传输。
总结来说,马路的宽度可以类比为信号传输中的带宽,它决定了信号通道能够同时容纳多少数据或频率成分。而马路的拥堵情况则与信号传输的质量、效率和稳定性有关,但它并不直接等同于带宽的定义。
(3)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