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综述:
💞目的:本系列是个人整理为了学习VLAN相关知识
的,整理期间苛求每个知识点,平衡理解简易度与深入程度。
🥰来源:材料主要源于 使用VMware组建VLAN网络实验环境 进行的,每个知识点的修正和深入主要参考各平台大佬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个人实验自证。
🤭结语:如果有帮到你的地方,就点个赞和关注一下呗,谢谢🎈🎄🌷!!!
请先收藏!!!,后续继续完善和扩充👍(●’◡’●)
文章目录
VLAN基础知识
概述
- 广播帧和广播域
- 定义
- 广播帧:一种以太网数据帧,其
目的MAC地址全为1
(即FF:FF:FF:FF:FF:FF),表示该帧是发送给网络中所有设备
- 广播域:指网络中
一组相互接收广播消息的设备
,也即网络中所有能接收到同样广播消息的设备集合
- 广播帧:一种以太网数据帧,其
- 特点
- 共享信息:广播域内的所有设备共享接收到的广播帧
- 限制范围:通常
由路由器等设备限定边界
(路由器不会转发广播帧),防止广播扩散到其他网络 - 特殊地址:广播帧使用特殊的地址,目的MAC地址设置为1表示发送给网络中所有设备
- 网络性能:过多的广播流量会占用大量带宽,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甚至引起“广播风暴”
- 安全性:广播域内的设备可以相互监听和干扰,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 作用:
- 网络管理:常用于
网络设备的发现和信息收集等任务
。例如,当一台新设备加入网络时,它可能会发送一个广播帧来询问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以便了解网络结构和配置。 - 地址解析:在IP网络中,ARP(地址解析协议)使用广播帧来
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当一个设备需要发送数据给另一个设备,但只知道目标设备的IP地址时,它会发送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帧,询问拥有该IP地址的设备的MAC地址。 - 服务通告:某些服务和应用程序使用广播帧来
通告自身的存在
。例如,网络打印机或文件服务器可能会定期发送广播帧,以便让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知道它们可以提供服务。 - 故障诊断:在网络故障诊断中,广播帧可以用来
测试网络连通性
。例如,使用Ping命令发送到广播地址可以帮助确定网络中哪些设备是活动的。 - 数据传输:在某些网络协议中,如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广播帧被用来向多个接收者同时发送数据。
- 安全性和攻击:广播帧也可能被用于
网络攻击
,如广播风暴攻击,其中恶意设备发送大量广播帧以消耗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塞甚至瘫痪。
- 网络管理:常用于
- 定义
- 广播域分割
- 原因:若整个网络只有一个广播域,一旦发出广播信息,就会传遍整个网络,并对域中主机带来额外的负担
- 解决方法:路由器能够
通过网络接口(LAN Interface)分割广播域
,但通常路由器接口数量有限
- 实例:ARP协议中在一个广播域中广播导致的网络带宽和大量设备的无用开销,如下:
- VLAN技术
- 背景:路由器进行广播域的分割不够灵活,而二层交换机只能构建单一的广播域
- 作用:VLAN技术能够将
一台物理交换机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
- 优缺点:利用VLAN技术有
网络构成灵活多变
这个优点,同时也伴随着网络构成复杂化
这个缺点
- VLAN原理
- 未设置VLAN的二层交换机:任何广播帧都会被转发给
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
(Flooding) - 设置VLAN的二层交换机:VLAN通过
限制广播帧转发的范围
分割了广播域,如图所示,通常不同颜色的VLAN使用VLAN ID
进行区分 - 本质:将一台物理交换机在逻辑上分割成了数台交换机,如果未做其他处理,VLAN间是无法通信的。
- 未设置VLAN的二层交换机:任何广播帧都会被转发给
- VLAN间的通信
- 问题:同一台物理交互机上,不同VLAN间居然无法进行直接通信
- 解决:通过
VLAN间路由
实现VLAN间的通信的数据中继服务,可以使用普通的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
- VLAN标识信息
- 作用:使得设备能够分辨汇聚链接发送的不同VLAN的数据帧
- 原理:IEEE 802.1Q协议规定,在以太网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字段之后、协议类型字段之前加入4个字节的VLAN标签(又称VLAN Tag,简称Tag)
- 字段解释
字段 | 长度 | 含义 | 取值 |
---|---|---|---|
TPID | 2Byte | Tag Protocol Identifier(标签协议标识符),表示数据帧类型。 | 表示帧类型,取值为0x8100时表示IEEE 802.1Q的VLAN数据帧。如果不支持802.1Q的设备收到这样的帧,会将其丢弃。各设备厂商可以自定义该字段的值。当邻居设备将TPID值配置为非0x8100时,为了能够识别这样的报文,实现互通,必须在本设备上修改TPID值,确保和邻居设备的TPID值配置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