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ultisim仿真设计有源、无源,二阶、四阶滤波器

电子实训老师让设计滤波器,说参考模电课本,课本也没有多少知识点,最后还是自己到
网上找软件,用软件设计。
二阶的自己还会根据截止频率fc计算R、C,自己设定参数,但四阶的就不会算,所以用filterpro(不能设计无源的)设计有源的滤波器,自己设计无源,再用Multisim仿真。
题目如下:
1.
用Multisim设计一个截止频率fc=10KHz的二阶无源低通、高通滤波器;允许偏差 ±5%;
设计一个截止频率fc=10KHz的二阶有源低通、高通巴特沃斯滤波器;允许偏差 ±5%;
2.
使用Multisim设计一个截止频率fc=10KHz的四阶无源低通、高通滤波器;允许偏差 ±5%;
设计一个截止频率fc=10KHz的四阶有源低通、高通切比雪夫滤波器;允许偏差 ±5%;

以下是我用Multisim仿真原理图及幅频特性:

1.二阶无源低通滤波器原理图及其幅频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四阶无源低通滤波器原理图及其幅频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何在Multisim设计四阶带通滤波器 #### 设计原理 为了构建一个四阶带通滤波器,在Multisim中的方法通常是采用级联两个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来实现。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更陡峭的滚降特性,从而更好地抑制不需要的频段[^1]。 #### 组件选择 - **运算放大器**:用于构成Sallen-Key拓扑或其他类型的有源滤波器配置。 - **电阻和电容**:这些元件决定了滤波器的具体响应曲线,包括中心频率、品质因数Q等参数。 #### 步骤说明 创建第一个二阶部分: ```plaintext 放置两个运放U1A, U1B形成双运放芯片741CN; 连接R1 (10kΩ), R2 (10kΩ)作为反馈网络; C1 (1nF), C2 (1nF)决定下限截止频率fL; 调整组件值以满足所需的传递函数要求。 ``` 接着建立第二个相同的二阶模块并与前一阶段相接合,确保两者的输入输出端口正确相连。这样便形成了完整的四级架构。 #### 参数设定 当设置具体数值时,需考虑目标应用的需求,比如期望的工作频段宽度及过渡区间的平滑度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RC组合的比例关系来改变系统的特征频率点位置[^2]。 #### 验证与优化 完成初步搭建之后,应当运用Multisim内置的功能来进行AC分析,观察幅频特性和相位变化情况;必要时候还可以引入噪声模型评估实际性能表现。依据所得数据适当修改原件参数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