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步骤
1.统计PV访问量(指标)

Page View(简称:"PV")
⻚⾯访问或点击量。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新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指标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test-nginx-logs*")
(7)指标栏中选择:
聚合: 计数
定制标签: PV
2.统计客户端IP(指标)

客户端IP:
通常指的是访问Web服务器的客户端IP地址,也可以理解为是UV。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创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指标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test-nginx-logs*")
(7)指标栏中选择:
聚合: 唯⼀计数
字段: clientip.keyword
定制标签: IP
3.统计web下载带宽(指标)

带宽:
统计nginx返回给客户端⽂件⼤⼩的字段进⾏累计求和。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创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指标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test-nginx-logs*")
(7)指标栏中选择:
聚合: 求和
字段: SendBytes
定制标签: 带宽
4.访问页面统计(水平条形图)

访问资源统计:
对URI的访问次数统计。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创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平条形图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oldboyedu-linux80-nginx*")
(7)指标栏中设置(即Y轴)
聚合: 计数
定制标签: 访问量
(8)添加"存储痛",选择"X"轴
聚合: 词
字段: uri.keyword
顺序: 降序
大小: 5
...
定制标签: URI
5.分析客户端的城市分布(垂直条形图)

分析客户端的城市分布:
需要借助logstash的filter插件的geoip实现对客户端的IP地址进⾏地域解析。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创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垂直条形图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oldboyedu-linux80-nginx*")
(7)指标栏中设置(即Y轴)
聚合: 计数
定制标签: 城市分布
(8)添加"存储桶",选择"X"轴
聚合: 词
字段: geoip.city_name.keyword
顺序: 降序
大小: 5
...
定制标签: 城市名称
6.城市分布百分比(饼图)

分析客户端的城市分布:
需要借助logstash的filter插件的geoip实现对客户端的IP地址进⾏地域解析。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创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饼图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oldboyedu-linux80-nginx*")
(7)指标栏中设置(切片大小)
聚合: 计数
定制标签: 城市分布
(8)添加"存储桶",选择"拆分切片"
聚合: 词
字段: geoip.city_name.keyword
...
定制标签: 城市名称
7.IP的TopN统计(仪表盘)

IP的TopN统计:
统计访问量的客户端IP最⼤的是谁。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Visualize Library(可视化库);
(3)创建可视化
(4)基于聚合
(5)仪表盘
(6)选择索引模式(例如"oldboyedu-linux80-nginx*")
(7)指标栏中设置(即Y轴)
聚合: 计数
(8)添加"存储桶",选择"X"轴
聚合: 词
字段: client.keyword
顺序: 降序
⼤⼩: 3
...
8.自定义dashboard

kibana界⾯⿏标依次点击如下:
(1)菜单栏;
(2)Dashboard
(3)创建仪表盘
(4)从可视化库中添加即可。